1970-01-01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血管活性氧(ROS)水平升高相关,也与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功能改变相关。这些变化可能导致支架周围区域再狭窄、血栓形成或内皮功能障碍。本综述论述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ROS产生的分子机制、相关的病理事件包括再狭窄、内皮功能障碍、支架血栓形成,以及可能的治疗方法(图6)。目前的创新,包括生物可降解支架、一氧化氮供体涂层支架和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有望解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持续的氧化应激和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降低。
图6. 药物洗脱支架和相关血管壁病理变化
J Am Coll Cardiol.2013;61(14):1471-1481.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