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医疗政策

AI概念催生泡沫,骗子众多,包括医疗AI裸泳者众!

医疗政策

1970-01-01      

1692 0

AI概念催生泡沫,骗子众多,包括医疗AI裸泳者众!

作者Dr.2,珍立拍股份公司董事长     

       

8月14日,《华尔街日报》报道一家号称AI公司,用真人假冒AI编程,并骗取了巨额融资。

     

一家名叫Engineer.ai的明星AI初创公司,由两名印度创始人创建,总部设在美国洛杉矶和英国伦敦的公司。该公司号称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程序,辅助缺少工程师的公司,自动“组装”新的代码。可以像定制披萨一样,为任何人和公司自动生成自己的各种网站和手机app。

 

据《华尔街日报》援引Engineer.ai多位高管和员工的说法,Engineer.ai并无AI。其所声称的大部分demo制作和软件生成,目前都是依靠印度,以及其他地方的人工工程师来完成的。甚至,这家公司连一个像样的人工智能专家团队都没有。

 

面对《华尔街日报》的指控,Engineer.ai也指出,自己曾经在其网站上发布的一份声明,该声明表示软件的“平均约60%”是机器完成,其余由人类生成。但是,当被再次问及其产品中到底哪个部分是如何用AI生产的时候,发言人以这些细节是核心技术专利为理由拒绝详细说明。


就是这么一家假冒AI的骗局公司,却获得大批投资者的关注,而且迅速吸引大量投资,成为欧洲最大规模的A轮投资。


去年11月,Engineer.ai对外宣布完成了295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Lakestar和JungleVentures领投,SoftBank的DeepCore参与。而这家base在伦敦和洛杉矶的初创公司,也成就了去年欧洲最大规模的一笔Al轮投资。

 

去年,日本科技巨头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 Corp.)推出了一支专用于人工智能的投资基金,预期资本为1080亿美元。这次投资也成为了软银DeepCore这笔AI专项基金,投资的第一个海外项目。


可见AI、 AI+这类概念对资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实际上,从2016年开始,AlphaGo一鸣惊人以来,AI靠着概念、愿景和人才,囤积了大批资源和融资,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估值发展体系。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如果不声称涉足AI,就唯恐被资本市场抛弃。现在AI落地,资本大潮退下,谁有真正本事,谁在裸泳就开始显现出来了。


就算谷歌、Facebook这样的AI重镇也不免遇到尴尬处境。


谷歌能够自动打电话的AI,被称赞通过图灵测试的Duplex,背后实则是真人在伪装。谷歌也承认Duplex订位服务的确有相当大的比重,大约有25%由真人完成,或是AI语音订位过程中有15%必须由真人接手完成。


Facebook曾开发过一个基于文本的虚拟助手Facebookm,并称这是一款可以和用户聊天,可以辅助工作的万能助手。但Facebookm的背后却隐藏着代理商,当聊天内容变得过于复杂的时候,这些代理商就会接管。如今Facebook已经关闭该服务,并且声称这只是一个实验品。

IBM沃森健康部门在成立 6 年,投资 50 亿后,仍然免不了裁员 70%,缩减服务规模的命运,几乎宣告了这个项目的失败,原因就在于技术与落地之间的巨大鸿沟。


在国内,科大讯飞曾在一次大型会议上展示的机器同声传译,同样被揭发实则由人类译员完成。
根据同传译员的揭露,现场部署的科大讯飞系统并未机器翻译发言内容,而是语音识别了人工翻译员的同传结果,再转录在会议屏幕上。

资金与技术实力雄厚的科技巨头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大量急需资本喂养且技术实力尚不明朗的创业公司了,尤其是很多医疗AI创业公司,号称能够自动识别、有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人工智能,实际大多只有一个数据值、决策树等,和人工智能没有关系。

当然AI的愿景依然美好,2017 年,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治疗新模式新手段,建立快速精准的智能医疗体系。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李总理也明确指出,2019 年要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加快在各行业各领域,当然也包含医疗领域,全面推进“互联网 +”的进程。从中足以见得国家对于医疗AI方面的重视程度。但是目前国内大批的医疗AI项目技术含量普遍不高。

但真正人工智能要建立机器学习产品还需要大量的研发,训练算法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技术资源以及数据。

AI+、医疗人工智能的骗局密布,水深坑多,需要警惕AI的资本泡沫,即使像软银这样的投资机构也没能绕过骗局。现在AI的估值、市值乃至商业化能力都在重估,回归理性,AI行业洗牌,伪AI创业公司将穷途末路。

(欢迎转载,注明作者和来源即可,愿意与Dr.2交流的请加微信号:2823095726)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医学库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90%的药企传统病例征集方式都在..
  • 新医保目录下,最受重创药企与产..
  • 法无禁止即可为!网售处方药事实..
  • 全面解析新版医保目录对医药全行..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