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在线发表于《儿科学杂志》的2篇报告对结扎新生儿的动脉导管未闭(PDA)提出挑战,认为延迟或不做结扎可获得更好的结果。
Ronald Clyman博士及同事(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进行研究发现,推迟结扎PDA不会导致更差的神经发育结局;反而较早治疗的结果更差。他们于2005年引入治疗孕28周前出生的PDA患儿的新方案,所有PDA未闭的患儿继续接受预防性吲哚美辛,仅对符合特定标准者行外科结扎,如需要通气支持、肾功能衰竭或体重不增。结果该方案减少了结扎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而不影响肺支气管发育不良、菌血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及死亡的发生率。本次研究对比了选择性结扎方案引入前后患儿神经发育的结果,以明确较长期的PDA开放是否会导致脑氧合不足。结果显示,选择性治疗的异常结果减少,而在10日龄前行结扎治疗的患儿异常结局的发生率较高。
Lucia Mirea博士及同事(西奈山医院,多伦多)对来自加拿大新生儿网络的3556例孕32周前出生的PDA患儿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发现外科结扎PDA与较高的新生儿致死、致残率独立相关。57%的患儿仅接受了吲哚美辛治疗,18%采用吲哚美辛+结扎,9%仅行结扎,16%未接受药物或外科干预。多变量和倾向评分分析显示,不论是否接受吲哚美辛,行外科结扎治疗的患儿致残、致死率增高25%~35%。
Reuters Health Information 2012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