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背景:
基于pCR患者的远期预后优于残留病灶患者,FDA已通过pCR作为替代终点,有利于加速联合化疗使用的靶向药物的审批(Cortazar 2014)。
方法:
多中心随机I-SPY2试验以pCR作为主要终点,评估试验药物于T2-3期早期高危复发(根据HR状态、HER2情况及70基因MammPrint评定)乳腺癌女性中的疗效并检测所有标记物。对于HR+HER2-乳腺癌患者,只纳入70基因高危风险人群。至今,>1200患者随机进入14个研究组:对照组(紫杉醇序贯AC)、veliparib/卡铂组、来那替尼组、MK2206组、trebananib组、曲妥珠单抗/帕妥株单抗组、T-DM1/帕妥珠单抗组、pembrolizumabX4组、ganitumab/二甲双胍组、ganetespib组、PLX-3397组。7个药物组已完成并发现至少1个标记物(300名病人的III期确证试验中的成功概率>85%),另外2个已完成的药物组未发现标记物,1个药物组因毒性反应终止,3个药物组(patritumab/曲妥珠单抗、talazoparib/irinotecan、pembrolizumabX8)仍在入组。残留肿瘤负荷(RCB)评估疗效,RCB 0=pCR。
结果:
我们对头522名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5yr)评估pCR和无事件生存(EFS)、无远处转移生存(DDFS)的相关性。pCR率为36%(n=180),RCB=1-3例数为338。EFS和DDFS例数分别是82和65。整个研究人群中,pCR与3年ESF高度相关(p<0.001)。pCR患者和非pCR患者的3年复发风险(RR)分别是3%和24%,3年远处复发风险分别是2%和20%。pCR率因分子亚型而不同(HR+/HER2-:18%,HR+/HER2+:40%,HR-/HER2+:68%,HR-/HER2-:41%)。整体及不同分子亚组内的pCR与EFS均显著相关。
结论:
这是I-SPY2试验首个远期疗效数据情况,结果显示所有治疗组中、所有分子亚型的高危人群,pCR是EFS和DDFS一个非常强有力的结局替代指标。与Cortazar等人研究中pCR者/非pCR者的5年EFS风险比(HR=0.49)相比,I-SPY2试验中pCR者的预估EFS风险值明显更低,这表明相同高危人群纳入标准、标准病理评估及多种靶向治疗方案前提下的荟萃试验和平台试验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我们的数据支持对于同一标准人群评估EFS使以pCR作为主要终点指标加速新药审批。基于上述结果,I-SPY2试验将评估能否通过个体化治疗加减法实现“全民”pCR。
【2017 SABCS】会议预告上线!Oral Session摘要内容欢迎翻阅!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