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在前不久刚刚落下帷幕的2017 CSCO学术年会上,由CSCO与赛诺菲联合举办、CSCO青委会承办的“扬帆远航-2017消化道肿瘤精英论坛CSCO总决赛”摘得最佳卫星会桂冠。在这次比赛中,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团队荣获协作先锋团队殊荣,名列总成绩第二名。通过这次比赛,中肿团队成员分别有哪些收获?对于明年的比赛,他们又有哪些建议和期待呢,让我们一起来倾听。
肿瘤资讯:请问参与活动的初衷以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内科王峰:大家好,我们是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团队,团队的主要成员有内科的王峰、介入科的顾仰葵、结直肠外科的林俊忠、放疗科的肖巍魏、肝胆外科的李斌奎、影像科的蔡培强、病理科的张梅芳,超声科的刘敏。我们团队的口号是:扬帆远航,传承辉煌。
我院的MDT组建于1998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9年的历史了,在此期间我们将MDT在全国进行了推广。对于这次比赛,主任对于我们的期待很高,老一代人在结直肠MDT讨论的开展上贡献很多,这次活动的目的是锻炼年轻医生。比赛的初衷当然是拿冠军。通过这次比赛,我们对各个专业领域都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增加了对其它专业的了解,提高了团队成员间的默契程度。
介入科顾仰葵:这次比赛带给我的收获概括为三点:承托、协作、收获。
· 承托,依托我们中心强大的平台支撑作用,我们在南区进入总决赛时以冠军的身份出线。
· 协作,虽然我们最后是亚军,但分数差距很小。在整个比赛进程中,展现出的团队协作精神,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一个团队精诚协作的力量。
· 收获,参加比赛需要熟悉NCCN和ESMO指南后面所有的文献。通过文献的学习,收获了知识。通过对其他团队的学习,收获到他们敏锐的思辨能力。通过比赛收获了我们团队之间的友谊。
肝胆外科李斌奎:比赛让我感觉到自己的使命感。因为我们的口号中有一句是“传承辉煌”。我们的前辈万德森,徐瑞华等诸多教授做了很多前期工作,我们年轻一辈也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老一辈在肠癌MDT方面所做的贡献。在出征之前,徐瑞华院长对我们说,年轻人要有底气、有豪气、有心气。有底气的意思就是,我院拥有19年MDT的历史基础,我们每天在MDT的氛围中浸润,对自己的水平应充满自信。有豪气就是要有宝刀屠龙、天下无癌这种舍我其谁的气概。年轻人要有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在老一辈的基础上承担自己的历史使命。有心气就是我们年轻人应该朝着冠军,要向全国一流甚至是世界顶尖水平迈进。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源于患者,来源于我们对工作的热爱,MDT是为了治愈癌症,只有一切从患者出发,在肠癌的慢慢抗癌路上跟患者站在一起,才能给病人带来更好的生存和更高的生活质量。我们只有热爱这份工作,才能做的越来越好。
影像科蔡培强:参与本次活动的初衷是: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取得冠军,为医院争光;最大的收获是获得了深厚的友谊,在这过程中,队友们给了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使我感受到了作为团队成员的骄傲,我由衷的感谢各位领队的关心支持。
放疗科肖巍魏:这次比赛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1、增加了成员之间的团结和友谊,通过比赛,大家不断的磨合,默契程度不断提升,这将是我们从医生涯中的美好回忆。2、从队友及对手身上学习到很多,包括知识的扩展,对每一个真实病例的解读、诊疗思维、治疗策略,很多的细节问题的处理等。
病理科的张梅芳:作为病理科医生,通过这次比赛,进一步深入的了解了每个科室对病理科的要求,体会到病理科的规范化报告对临床诊疗以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性,对我们以后工作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超声科刘敏:这次比赛作为超声科医生收获非常大。因为只有了解病例的全部信息,我们才能明确临床医生希望影像诊断提供什么样的资料。目前我院超声科已经能够做到精细分期,希望我们可以保持全国先进水平。
肿瘤资讯:您认为本次活动在设置、比拼环节最吸引你的特色和亮点是什么?
内科王峰:本次活动最大的亮点就是都是真实案例,并且都是现场抽签后才能知晓病例,这就像我们日常的MDT形式,只有在MDT现场才能知道完整的病史,做出即刻的反应,这也展现了我们日常MDT的流程。
结直肠外科林俊忠:本次比赛秉承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的,而且实战性非常强。每个团队都要进行真实的病例演绎。对于大家的协作,专业要求很高。其实我们日常工作的流程就是这样,所以现场的演示,也就是日常工作的展示。当然可能也是我们的不足所在,因为比赛始终是有规则的,如果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现出最好的风采,就需要对比赛的规则进行更多的研讨,才能抓住精髓。希望明年我们有更好的成绩。
病理科的张梅芳:最后答辩中有评委的临时提问非常考验大家的临场发挥。
超声科刘敏:这次比赛环节的设置既有重点又有全面性。首先每个队的领队会阐述对结直肠肿瘤治疗方面最新领域的理解,既是个人展示,也是对知识深度和广度的阐释。其次是MDT的协作性,每个成员要从诊断、综合治疗方法等为大家医院的整体实力,也使团队的实力是得到全面的展现。
肿瘤资讯:扬帆远航比赛对于推动中肿以及国内MDT的发展有怎样的助益?
内科王峰:我们的团队非常年轻,平均的年龄不到37岁。可以在这样高水平的平台上展示自己,对年轻人来说是非常好的锻炼的机会。通过这次比赛,各个成员的默契程度和友谊程度也都得到了升华和提高。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包括日常的MDT中这种多学科的理念会更加的深入人心。目前为止,很多医院的MDT都是流于形式。通过扬帆远航可以向全国推广MDT的理念并带动全国的MDT的提高。
肿瘤资讯:您如何评价其它获奖MDT团队,在他们身上是否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经验。
内科王峰:从其它团队身上学到很多。各个团队对比赛的重视程度都很高,大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非常多。像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团队队友非常勤奋。另外,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的敏捷程度都有可借鉴之处。通过相互学习,未来我们都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肿瘤资讯:对于明年的活动有怎样的期待。
内科王峰:希望明年我们可以有更好的发挥和成绩。希望比赛设置更具新意,比如指南解读中,可以有多位成员从各自不同专业角度进行解读;在病例展示方面,可以更加贴合临床,缩减讲课或者指南的解读,使大家有更充裕的时间深入探讨病例。分数上,MDT讨论环节应该占到更大的比重。因为本身MDT讨论的重点在于多学科的参与以及大家思维的展示。
结直肠外科林俊忠:对规则提点小建议:1、各个医院提供的病例的起点、难度要求、问题的设置应该更趋一致,否则不同难度的病例会导致各团队对病例演绎存在偏差。2、病例展示中应限制讲课、分析等内容。3、对于各个环节分数的设置,前面两个环节因为采用平均分导致分差幅度非常小,而第三个病例环节采用从10分到0分的排位分数,权重的影响就显得非常的巨大。所以希望在明年的规则的设置上可以考虑这些。
影像科蔡培强:动图对影像科医生阅片能力考验很大,同时也占用不少比赛时间,如果ppt里有动图,就大家统一都有。并且最好是有限量,比如2个。
内科王峰:这次比赛展示了我们中国年轻医生的风采。我相信我们国家的一些医院,是有实力冲击国际一流水平的。希望在以后的比赛中,可以引入国际的评委和队员来参与,这样更利于我们水平的提高。
内科王峰:MDT设立的目的是使患者从多学科规范化的诊疗中得到最大的生存及生活质量的获益。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的整个团队也会以此为目标,做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SACN.OXA.17.11.9010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