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2019年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蔡建强教授、赵宏教授团队与美国杜克大学罗晟教授团队合作,在Annals of Surgery发表了题为“adjuvant chemotherapy versus observation following resection for patients with nonmetastatic poorly differentiated colorecta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的文章,为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术后辅助化疗提供了证据支持。罗晟教授为杜克大学生物统计系教授,其所在的杜克大学统计团队曾与中国医生有过多次国际合作,共同发表高分医学论文。【肿瘤资讯】特与罗教授合作,邀请罗教授在肿瘤资讯平台开设系列课程,通过自己原创文章以及与中国医生国际合作发表高分论文的实际案例,分享如何利用前沿统计分析方法发表高分论文的实战经验。第一期课程将于2月15日正式线上直播。近日,【肿瘤资讯】特别连线罗教授,请罗教授分享与蔡建强和赵宏教授团队的合作经历并介绍即将上线的直播课程所涉及的重要问题。
杜克大学临床研究所(DRCI)资深临床试验设计专家和临床方法学专家
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生物统计学和生物信息学全职教授
拥有美国约翰霍普金斯生物统计学博士学位,擅长设计和分析临床试验及观察性研究,使用纵向和生存分析数据进行动态建模,以及神经科学的统计学方法。专长于贝叶斯方法,自适应设计及决策,多模态数据统计模型与模拟。
是NIH/NINDS授权的首席研究员(PI),负责项目包括:1、NIH/NINDS在研项目“具有多元纵向结果的临床试验的统计方法”,该研究致力于开发临床试验中复杂纵向数据的统计学研究。2、NIA资助项目“阿尔茨海默症的综合建模和动态预测”,通过使用丰富的多模式数据(临床,神经影像学和遗传学)开发了阿尔茨海默病进展的新型预测模型。3、NINDS资助项目 “帕金森病临床试验:统计中心”,为NET-PD网络中的II和III期试验提供设计和分析。罗晟教授主持多项临床试验的策略制定、试验设计和执行、数据分析和解读,长期参与NIH项目评审,同时担任多个期刊编委及审稿人,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培养多名博士研究生以及访问学者 。 参与了杜克大学临床研究培训中心在中国的培训项目,与国内医生开展多项临床研究合作。
肿瘤资讯:您好,罗教授,非常高兴邀请到您和我们一起分享这篇文章的合作经验。2019年10月我们在平台上推出了你的团队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蔡建强和赵宏主任团队发表的一篇高分医学论文的介绍,(链接:http://www.liangyihui.net/doc/52875),很多临床医师都非常希望更多了解你的团队和中国临床医生如何进行国际合作,共同发表医学论文。您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合作经历吗?
罗教授:大家好。非常感谢【肿瘤资讯】的邀请。也谢谢大家对这篇文章的关注。
首先我介绍一下我们团队与蔡院长和赵主任团队的合作概况。在文章发表之前,其实我和赵宏医生一直在科研课题方向上有很多的讨论。蔡院长和赵医生的团队在临床科研方向上的探索是非常有前瞻性的,他们的实际临床经验也非常丰富,我们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哪些科研方向能够比较高效地做出科研成果,我们的团队主要负责判断,根据他们希望使用的数据特征,可以用哪些临床研究方法去尝试,究竟最终用哪些方法可以让科研成果更有创新性。
在我们前期已经有比较多的讨论后,2019年蔡院长和赵主任团队安排了他们的一位博士研究生来到了杜克大学,做我的访问学者。我们团队和他们的团队一起,联合指导这位访学的具体学习和科研合作,我的原博士毕业生也是我的得意弟子李侃,一起参与了科研合作的整个过程。我们的团队更多的是用我们判断的合适的各种临床方法和蔡院长、赵宏主任的科研方向密切配合,我们的团队负责数据的各项处理工作。
就像我在之前介绍过我们团队和临床医生有三种合作模式。( 链接http://www.liangyihui.net/doc/57564)。这里的模式就是我介绍的第二种模式。
在这次合作中,我们用的是公共数据,因此大大加快了科研成果的高效产出和发表。
我也会在2月15日的直播节目中详细介绍如何运用公共数据高效发表高分文章的关键。( 链接http://www.liangyihui.net/doc/57441)
肿瘤资讯:非常感谢罗教授的介绍。我们也非常期待您的直播课程的详细分享。这里还有一个临床医生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就是中国的临床医生到底需要对临床研究的统计知识掌握到哪种程度,到底医生们自己怎样用这些前沿的临床研究方法来处理他们的临床研究数据。
罗教授: 谢谢你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有代表性。也是大部分临床医生曾经问过我的问题。
首先我想就这个案例来看,我的访问学者茂锐在他来杜克之前,已经在中国自学过一些基本的统计知识,他也学习过一些统计软件的运用。因此我们的团队和他在沟通上是比较流畅的。我个人在和赵宏主任讨论科研方向和怎样运用我推荐的方法的讨论中,我感觉赵宏主任他们团队和我们方法学教授们彼此沟通科研问题也是非常流畅的。赵宏主任的团队和我们的团队合作,应该说基本的统计知识他们都了解。当然我觉得临床医生不需要对统计方法了解到和我们团队一样的程度。
我想解释一下我们的课程目标究竟是什么,我们的团队到底如何配合临床医生。
我们课程的目标是:临床医生们不需要把方法本身的细节花太多时间了解,重点是能没有障碍地理解方法学专家的判断。临床医生们能提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科研问题是最重要的,能知道什么数据能实现这类科研方向的研究,然后知道怎样和方法学团队合作。特别是我们在课程中介绍的前沿方法,大部分临床医生可能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临床医生只要能大致了解一下我们这些方法学专家原创方法的目的,方法可以运用做什么,自己的科研能否也尝试一下我们介绍的前沿方法就足够了。具体操作中,我们的专业团队会协助临床医生判断数据的特征和根据研究方向的目标,他们会推荐最佳方法。我们在课程中会用更多具体案例详细说明。
研究方向好,研究方法新颖,数据选择合适,特别是有好的公开数据可以用,发高分论文应该在三个多月一篇完成,还是比较有可行性的。而且团队合作也很重要。
肿瘤资讯:谢谢罗教授的介绍。最后一个问题。这篇文章中用的研究方法似乎大部分医生都没有机会用过,您能否介绍一下这种研究方法的特征和应用场景?
罗教授: 这个问题非常有价值。也是我制作课程的重点。我们的每期课程就是通过让大家阅读文章,先了解一下文章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然后在课程中我会详细解析这些研究方法,当初的研发初衷是希望解决哪类科研问题?这类研究方法可以应用到哪些方向的临床科研?这类方法的优势和前沿性有哪些?怎样运用到科研中做出一些比较前沿的创新研究?
大家在上课课程前,可以准备以下问题。1. 你目前打算研究的课题方向是什么。2. 你打算用什么样的数据,这些数据特点是什么。3。你看完文章中我们介绍的研究方法,感觉和自己的科研方向有什么好的结合点或者实际操作问题。
肿瘤资讯:非常感谢罗教授。我们非常期待你们的课程。也期待能有更多临床医生听完你们的课程能用在自己的临床研究中,做出有价值有创新的优质高分医学论文。再次感谢罗教授。
直播前,我们会整理大家看完罗教授课前分享的3篇文章的问题(文章附文末),以及大家关于临床研究方法学运用的问题,对于提出的问题罗教授会在直播中进行解答,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提交问题!
添加小助手微信,备注:听课,欢迎进群交流答疑!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