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张信华教授:GIST又一里程碑药物-Avapritinib核心数据解读

临床医学

1970-01-01      

1657 0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分别是胃肠间质瘤(GIST)的一、二、三线治疗药物,但PDGFRA外显子18突变的患者则对现有靶向药物都不敏感,尤其是D842突变的患者,有效率为零,治疗陷于困境。2020年初,全球首款针对PDGFRA外显子18突变晚期GIST的精准靶向新药Avapritinib在美国获批上市,让临床医生对这类患者重拾治疗信心。【肿瘤资讯】特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张信华教授,为大家分享Avapritinib的核心数据,剖析作用机制。

               
张信华
博士,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三科副主任
哈佛大学附属Dana-Farber癌中心和Brigham & Women’s Hospital访问学者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胃肠间质瘤专委会青委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胃肠间质瘤专委会委员兼副秘书长
国际胃癌协会(International Gastric Cancer Association )会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消化外科分会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胃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妇科肿瘤多学科协作专委会常委
                   

Avapritinib FDA获批,开启基于基因分型GIST精准治疗时代

张信华教授:胃肠间质瘤(GIST)是一种驱动基因较为明确的疾病,为依据基因分型进行精准治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GIST是最早有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肿瘤,但目前临床上仍习惯于以分线治疗模式为主,如一线伊马替尼、二线舒马替尼、三线瑞戈非尼,而未真正做到根据基因分型精准用药。在临床应用中,伊马替尼一线治疗对大多数患者有效,但长期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耐药突变,此时需要根据基因型选择后续药物。而原发耐药突变如PDGFRA外显子18突变,对现在所有线数的药物都不太敏感,特别是D842V突变的患者,有效率为零。我们今天谈到的BLU-285,又称Avapritinib,已被FDA批准用于PDGFRA外显子18突变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GIST,且呈现出不错的临床数据,对于活化环突变这一类型的胃间质瘤具有十分显著的抑制作用,有望开启基于基因分型的GIST精准治疗时代。

优秀数据源于强效、高选择性的作用机制

张信华教授:Avapritinib的研发过程决定了其具有十分确定的治疗位点。Avapritinib是一种强效、选择性的Ⅰ型KIT和PDGFRA突变抑制剂,其在药物结构上具有独特优势,对KIT D816V和PDGFRA D842V 激酶活性的抑制能力远高于Ⅱ型抑制剂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在关于Avapritinib的开放性、剂量递增/剂量扩展的Ⅰ期研究NAVIGATOR中,Avapritinib在入组的43例PDGFRA外显子18突变患者中取得了惊人的疗效,客观缓解率(ORR)高达86%,95%的患者表现为肿瘤缩小,临床获益率(CBR)高达95.3%。与此同时,多项临床试验也不断验证Avapritinib的良好疗效。基于NAVIGATOR研究的结果,Avapritinib被美国FDA快速审批通过用于PDGFRA外显子18突变晚期GIST患者的一线治疗。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Avapritinib也可在中国获得快速审批,使得原来无法接受靶向治疗的中国患者获益。

作用靶点不仅局限PDGFRA突变

张信华教授:PDGFRA 突变患者仅占GIST患者的5%~10%,有报告称约12%,属于GIST的少见突变类型。值得注意的是,Avapritinib的研发不仅仅只针对PDGFRA外显子18突变类型。实际上,它对KIT活化环的突变体(如KIT外显子11、11/17和17突变体)都有非常好的抑制效率。伊马替尼治疗后出现继发耐药的患者,大概有一半的患者发生了活化环突变。临床前研究显示,Avapritinib对临床上目前所观察到的所有KIT突变体均有活性,并且在所有测试的突变体上均优于伊马替尼,提示Avapritinib的广泛潜力。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有一半的耐药患者获益于Avapritinib治疗。我们也期待基石药业能够在中国开展相关临床试验,针对活化环耐药突变或原发突变的GIST患者进行进一步探索。同时,对于Avapritinib三线治疗的Ⅲ期临床试验的亚组分析结果,包括在活化环继发耐药突变患者中的有效性和生存结果也十分期待。

高选择性造就高安全性

张信华教授:Ⅰ期NAVIGATOR研究纳入患者超过200例,其中四线治疗患者占绝大多数。该研究中Avapritinib呈现出较为理想的疗效和安全性,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其一,Avapritinib是窄靶点、高选择性药物,因此靶向药物相关副作用较小。二线舒尼替尼、三线瑞戈非尼能够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A和PDGFR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R2、R3),可能引发手足综合征和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相比之下,Avapritinib不作用于这些靶点,不会引发相关不良反应,因此可以长期用药且保证安全性。其二,NAVIGATOR研究的结果显示Avapritinib的不良反应大多为1~2级,3级以上不良反应较低,未发现治疗相关5级不良反应,处于可控范围。我们十分期待Avapritinib Ⅲ期临床试验的最终结果,期待参加该研究的中国人群的安全性数据分析。

造福更多患者,Avapritinib未来可期

张信华教授:我对Avapritinib的期待有如下几点。首先,Avapritinib与瑞戈非尼对比的全球Ⅲ期研究VOYAGER虽然没有达到优效性终点,但Avapritinib的客观缓解率(ORR)高达17%,而在以往的二线或三线药物治疗中从没有达到过10%以上的ORR。该研究中30%以上的患者出现了肿瘤退缩,这为原本不能手术的患者带来了手术治疗的希望,作为一个外科医生看到这个结果十分开心。其次,Avapritinib使治疗有效的患者获得了较长的缓解时间,Ⅰ期研究显示缓解时间高达10个月以上,给了患者更多喘息机会以调整自身状态,为接受局部治疗创造条件。最后,Avapritinib除了靶向作用于PDGFRA外显子18突变以外,对活化环突变耐药的患者也具有较大的治疗潜力。我们希望尽快看到Ⅲ期研究的亚组分析结果,比如针对活化环耐药突变的KIT 外显子17/18靶点突变的疗效结果。期待Avapritinib取得理想的亚组分析结果,推动该药在中国快速上市,造福广大中国患者。

责任编辑:Linda
排版编辑:Raffle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科研资讯(站内):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Nature子刊:武大梁毅团队等首次..
  • FDA撤销授权,世卫停用,美国630..
  • BD护理科研论坛·安全感控专题..
  • 这几个月,你睡得还好吗?研究发..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