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热点资讯

信息量极大!

热点资讯

2021-08-04      

1607 0


据世卫组织发言人3月16日称,新冠病毒溯源国际专家组或将在下周发布赴华研究报告。尽管这次中国-世卫组织联合溯源研究的主要结论、发现和建议已于2月9日在武汉举行的一场联合发布会上对外宣布,但下一步具体溯源方向、计划等细节尚有待于在完整版研究报告中进一步明确。在此背景下,中国-世卫组织联合专家组中方组长梁万年17日接受《环球时报》专访,回应为何联合研究报告迟迟未能发布、中外方专家是否发生冲突争执、原始重要数据获取和“实验室泄露”假说是否已被彻底排除等多个敏感问题。

梁万年

梁万年 图自新华社


梁万年表示,尽管在联合溯源研究过程中,中外专家有时会对一些问题产生争论,但都是对科学问题的正常探讨,双方高度认可彼此的专业和科学精神,此次联合溯源中国部分的研究结果是中外专家们的共识。他同时回应称,完整版研究报告涉及内容较多,起草需要一定时间,而国际上部分政客媒体对溯源工作的政治化也干扰到国际抗疫合作。而对于“实验室泄露”假说,他则再次重申,“(该假说)极不可能”“未来不会就此开展溯源工作”是中国-世卫联合专家组的共识。

研究报告为何迟迟未能发布?

力求内容完整、严谨和科学,需要一定时间

环球时报:1月14日至2月10日,世卫组织和中国在武汉共同开展了联合溯源研究。您作为中方专家组组长,对这次联合溯源工作总体感受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梁万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是未解之谜,找到该问题答案的目的是预防未来大流行病的发生。世界卫生大会决议明确指出,溯源的目的是预防动物和人类被该病毒再次感染,避免形成新的人畜共患的宿主,以及降低人畜共患疾病出现和传播的更大的风险。

这次联合溯源,作为中方专家组组长,我有4个感受,一是双方专家都很好地坚守了科学的原则、开放的精神,在科学上都没有预设立场;二是双方专家相互信任、密切合作、开诚布公地充分交流,协同推进全球溯源中国部分工作;三是这次溯源工作的日程安排很满,实地参访马不停蹄,各位专家都很辛苦,可以说是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地在工作。四是此次联合溯源中国部分的研究结果是中外专家们的共识

疫情的溯源,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需要科学家们共同长期努力。我们很难寄希望于通过中国—世卫组织双方30个左右的科学家用一个月的时间给出所有问题的明确答案。对新冠病毒从哪里来、以什么样的途径感染到人、如何传播到武汉,这些问题还需要科学家继续深入研究。应该说通过联合专家组的共同努力,双方此次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共识,为全球溯源工作开了一个好头,具体来讲,一是武汉疫情首例确诊患者的发病时间确定为12月8日,疾病监测、早期病例搜索等工作没有发现更早的新冠肺炎病例;二是华南海鲜市场在疫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在疫情的发现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三是病毒是自然起源,从自然宿主到中间宿主进而感染到人的经典途径仍具有最大可能性;四是冷链传播这一新型传播方式在疫情起源和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五是疫情因实验室泄漏而发生的可能性是极端不可能的

环球时报:目前距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联合专家组结束在华联合研究已近一个月,世卫组织多次表示很快将发布联合研究报告,但却迟迟未能发布。这是因为中国专家和国际专家对报告分歧较大还是有其他原因?

梁万年:在此次溯源联合研究中,联合专家组根据溯源工作的需要,组建了流行病学、动物与环境、分子溯源三个小组。中外方专家在近一个月的实地参访、以及共同梳理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就联合研究报告的主要发现、结果和下步工作建议达成了一致,进而在2月9日举行的联合发布会上作了介绍。主要的研究结果在联合发布会上都已做了充分介绍,这些结论都是联合专家组通过科学方式反复讨论形成的,反映了大家的共识,是客观、科学和权威的。目前联合专家组中外方专家正在共同起草研究报告完整版,因为它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作为科学家我们要最大限度力求报告内容完整、严谨和科学,因此这一过程需要一定时间。

近来国际上一些政客和媒体出于一己私利,罔顾科学事实,执意将溯源这一科学问题政治化,对我们联合专家组的科学结论和报告内容进行肆意曲解,这种行为既是对我们科学家工作的极不尊重,也极大妨碍了国际抗疫合作。国际社会尤其是科学界,应当共同维护科学精神,在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开展溯源合作。

专家组曾发生冲突?

原始数据无法获取?假的!

环球时报:我们看到一些报道说,联合专家组中外方成员工作中发生了较大争执,甚至冲突。这是事实吗?您能否介绍具体情况?中外双方专家建立了怎样的工作关系?

梁万年:本次联合专家组的专家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有不同的背景和研究领域,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都是科学家,都坚持科学原则和开放精神。即使有时我们会对一些问题看法不同,甚至产生争论,但这都是对科学问题的正常探讨,双方也高度认可彼此的专业素质和科学精神。有些专家此前共同参加过一些国际会议,但并不熟悉,此次联合研究使得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对方,成为了很好的同事和朋友。在本次联合研究之初,我们制定了“四个共同”原则,也就是共同制定计划,共同实地考察,共同起草报告,共同对外发布。在这些原则指导下,双方专家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共同完成了此次联合研究。至于有些人故意炒作所谓“冲突”,我的外方同事已经明确说了,这完全不是他们的真实感受

环球时报:我们注意到,美国等一些国家说联合专家组在联合研究过程中受到诸多限制,无法获取原始数据,也无法接触想见的人。当时情况是这样的吗?

梁万年:在联合研究期间,我们专家组共同参访了包括金银潭医院、华南海鲜市场、武汉病毒所在内的9家单位,并与医务人员、实验室人员、科研人员、市场管理人员及商户、社区工作者、康复患者、牺牲医务人员家属、普通老百姓等进行了座谈,这些名单都是联合专家组的国际专家提出的。年初我们国内疫情有一些反弹,各地防控压力也比较大,但中国和武汉当地政府仍克服困难,尽力满足了国际专家的要求。

关于数据问题,在去年7月我们同世卫专家共同制定工作任务书之后,中方专家就开始全面开展溯源相关数据收集工作。此次武汉的联合研究工作之初,联合专家组在工作任务书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共同制定了工作方案,确定了有价值的数据种类和数据项。为完成艰巨的科学合作交流任务,中方召集相关单位和数百名科学家尽全力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初步分析。

针对特别需要关注的原始数据,中方向世卫专家组逐条展示,比如早期病例数据库情况和现场使用的流调表等,中外专家充分讨论了数据分析思路和阶段性结果,进一步补充调整数据分析框架,重新分析数据,并重新产出了分析结果。关于一些病例原始数据,由于涉及病人隐私,根据中国的法律,我们无法让国际专家拷贝带出境,国际专家对此也是充分理解的。

实验室假说仍未被排除?

专家组一致认为,未来不就实验室假说开展溯源工作

环球时报:在2月9日联合专家组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专家们表示实验室病毒泄露“极不可能”。但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却表示所有假设都仍是开放的,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也就是说,实验室假说并未被排除。您对此怎么看?

梁万年:病毒的起源,存在多种可能性。在此次联合溯源研究中,我们联合专家组走访了湖北省疾控中心、武汉市疾控中心、武汉病毒研究所等机构,参观了各类生物安全实验室,与相关机构的专家进行了深入、坦诚的科学交流。经过在中国的实地走访和深入了解,专家组一致认为,关于实验室事件引发病毒这种假说是极为不可能的,所以在未来溯源相关工作中,不会就这方面开展工作,除非有新的证据证明这种情况有可能出现,可能会再次提出

此次联合溯源是独立的科学研究,其结论代表的是联合专家组的共同研究成果。我们希望各方都能秉持科学态度,把病毒溯源这项专业工作交给专家去办,让科学家们去完成。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环球时报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3·15晚会点名360和UC,虚假医疗..
  • 毁容甚至丢命:不合规的医美机构..
  • 全国政协委员凌锋:建立村医分级..
  • SCI论文丨学术型学霸的论文修炼..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