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6 来源 : 小草的碎碎念
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简单从个人角度碎碎念一下上市后医学,观点可能有失偏颇,不当之处也请多包涵,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从个人感觉来说,上市后医学和上市前医学在药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工作模式。一个是服务于市场,一个是着重点在研发,虽然都挂了医学这个名称,但个人感觉上市前医学相关工作可能更贴合科研和医学临床思维的工作,毕竟不需要太多考虑销量、市场的因素,最重要的是根据科研文献、药物特性去做深入的研发钻研,梳理好方案,认真推进项目的进展,把控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确保受试者获益大于风险,将药物顺利推进到市场上就可以了,参杂的功利性的内容比较少。
上市后医学接棒上市前医学,将药品推进到市场的时候,会面临很多竞品和市场不同蛋糕的分割,更多的是考虑到商业化的内容,间接会有销售的KPI影响,目的就不是特别的纯粹,可能要有一些自己产品的偏向性。
当然上市前也会有,但上市前有很多法规和条款的各种约束和制定,比如临床试验设计、统计、安全性信息的收集、分析、CSR的撰写以及GCP的严格要求等,整个上市前的医学还是要相对科学、客观,更贴合科研研发的客观思维。
上市后面对的数据大部分都是真实世界人群的数据,信息收集不全面,用药的过程也不会经过医护人员严格的监控或者像临床试验那样严格的设计,数据噪音多,查到的文献可能也都有作者各自内在的主观性在里面,再加上要服务于市场营销,各方面的影响,导致上市后医学可能更多的需要围绕市场、商业化去走,间接背负着一些隐形的销售指标,所以受市场、政策的影响比较大。
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进入集采,加上政治大环境的影响,外资的策略性缩减,上市后医学未来可能是一个逐渐缩小的趋势。
一旦进入集采,就不需要太多的市场推广,外资的业务缩减或者部分产品线出售后,市场上相关岗位需求进一步减少。对于一些未进入集采但销量依然不错的药品,可能本身是因为品牌产品过硬,而不是医学推广做的多么厉害,一旦市场上品牌形成以后,维护只需要一小部分成本就行,不需要太多的人力再去推广。
因此,为数不多的剩余的一部分上市后医学工作,公司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可能会采取外包的服务模式,既节省了人员招聘、培养、流动、社保等方面的很多成本,也顺应国家医药集采的趋势政策,符合企业降本增效得需求。
医药市场整体冷清的情况下,个人觉得上市前医学的未来还是要好于上市后医学,毕竟一个国家医药繁盛的根本是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研发出好的药品,好药才是全世界的硬通货。医药创新则是需要持续不断的优秀上市前医学人才进入这个行业,启动一个良性循环才行。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