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EHA2019抢先看】CD47单抗HU5F9-G4联合利妥昔单抗可有效治疗复发难治DLBCL和FL(ABS:S867)

临床医学

1970-01-01      

2381 0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19年6月13日~6月16日,欧洲血液病学会(EHA)年会将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作为最重要的血液学会议之一,本次EHA年会共有2313项研究将报告其研究结果。一项摘要号为S867的oral报道了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D47单抗5F9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DLBCL和FL的疗效及安全性。

2259CF65-F1E8-4F1B-A48B-7B5277E7C7E0.png

标题:THE FIRST-IN-CLASS ANTI-CD47 ANTIBODY HU5F9-G4 WITH RITUXIMAB INDUCES DURABLE RESPONSES IN RELAPSED/REFRACTORY DLBCL AND INDOLENT LYMPHOMA: INTERIM PHASE 1B/2 RESULTS

时间: 6月15 16:15 - 16:30

地点: Hall 5

背景

Hu5F9-G4 (5F9)是首个靶向CD47的IgG4抗体,CD47是巨噬细胞免疫检查点,其表达可以抑制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临床前数据显示,5F9与利妥昔单抗协同,通过增强抗体依赖性细胞吞噬作用达到消除淋巴瘤的作用。5F9+利妥昔单抗在利妥昔单抗耐药的复发/难治(r/r)DLBCL和FL患者的1b期剂量爬坡队列研究中,显示了令人鼓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Advani等,NEJM,2018)。在此报告了该1b期队列的延长随访结果和2期的初步结果。

方法

这项2期研究招募:1)DLBCL:原发难治性或至少2线治疗的r/rDLBCL,不符合CAR-T治疗条件;2)至少2线治疗的r/r惰性淋巴瘤(FL和MZL)。5F9诱导/维持剂量方案用以减轻靶作用导致的贫血,随后每周或每2周的维持剂量。根据1b期观察到的剂量-反应,与利妥昔单抗联合的5F9维持剂量分别为30和45mg/kg。主要研究终点是确定r/r DLBCL和惰性淋巴瘤的5F9+利妥昔单抗爬坡剂量的安全性/有效性。

结果

1b和2期研究中共纳入100例患者(63例DLBCL,35例FL,2例MZL),中位年龄66岁(21~88岁),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3(1~10)。84%的患者是利妥昔单抗耐药,72%的患者末次治疗无效。5F9+利妥昔单抗在45mg/kg剂量组仍耐受良好,未达最大耐受剂量,未观察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毒性。发生率>10%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包括输液反应(38%)、头痛(34%)、寒战(30%)、疲劳(30%)、贫血(27%)、恶心(24%)、发热(23%)、呕吐(13%)和背痛(11%),除G3贫血(15%)外,大多数不良反应为G1/2,发生率7%,G3/4发生率更低,G3贫血是预计中的短暂首剂毒性反应。仅有4/100(4%)患者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截至2019年2月, 1b期患者的剂量为10~30 mg/kg(n=22),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DLBCL)和18个月(FL),中位治疗反应持续时间仍未达到(DLBCL:2.4~20+个月,FL:6.2~22.6+个月),其中部分患者持续CRs>20个月。100例患者中,75例患者可评估疗效,8例患者无法评估,17例患者尚未进行首次治疗反应评估。疗效可评价患者(n=75)的客观反应率(ORR)和CR率(CR)分别为49%和21%。惰性淋巴瘤(n=28 FL,1 MZL)的ORR和CR率分别为66%和24%,DLBCL(n=46)的ORR和CR率分别为39%和20%。有治疗反应患者的中位反应时间为1.8个月。5F9为30mg/kg组(n=59)患者的ORR为47%,45mg/kg组患者数量较少(n=7),ORR为71%,招募仍在进行中,45mg/kg剂量组患者的数据尚未成熟。

结论

5F9+利妥昔单抗是阻断巨噬细胞/肿瘤相互作用的关键免疫检查点的新型免疫治疗,在接受过多线治疗的DLBCL和惰性淋巴瘤患者中耐受良好,治疗反应快速持久。2期研究的招募仍在进行(NCT02953509)。

参考文献

https://learningcenter.ehaweb.org/eha/2019/24th/267450/mark.roschewski.the.first-in-class.anti-cd47.antibody.hu5f9-g4.with.rituximab.html?f=listing%3D0%2Abrowseby%3D8%2Asortby%3D1%2Asearch%3Ds867

责任编辑:Amiee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科研资讯(站内):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重磅】无化疗时代开启!FDA批..
  • 敬请期待:吴令英教授领衔, ASC..
  • 【2019ASCO抢先看】张翼鷟&孙晓..
  • 【2019 ASCO抢先看】E3A06研究:..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