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s改善了非缺血性心肌病的生存
ICDs Improve Nonischemic Cardiomyopathy Survival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5/1/19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2004年12月15日刊的试验荟萃分析提示与药物治疗相比,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s)可降低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患者的死亡率。
来自美国Brigham and Women 医学院的研究者说ICDs可预防以前发生过心梗、射血分数降低患者的心脏猝死,但是尚缺乏NICM患者生存获益的确定性证据。
为了研究这一治疗对NICM患者的影响,他们回顾了本领域的8项随机试验报告,共包括了2146例NICM患者。
包括1854例NICM患者的5项一级预防试验的集中分析发现与药物治疗相比,接受ICD或合用除颤器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的总死亡率显著降低了31%(P=0.002)。
即使单用ICD治疗,死亡率也同样会显著下降。
在包括256例患者的两项二级预防试验中,对NICM患者应用ICD的疗效进行了亚组评估,结果显示ICD治疗的死亡率也有同等的降低幅度,虽然并不显著。
以Akshay Desai为首的研究者把这7项试验结合起来分析再一次发现ICD治疗使死亡率下降31%,有统计学显著性。
他们指出没有一个试验应用ICD治疗能显示出明显的益处,可能是由于低于预期对照组死亡率及试验设计的系统效能较低。
研究者也指出死亡率的下降并不意味着重症心衰患者获得更大的临床益处。他们写到:“关于植入ICD的决定肯定会受到患者对生活质量方面谨慎考虑的影响。”
他们说“功能状态的不断恶化可能使某些患者及其医生实施预先指示(advance directives),放弃复苏术,而使ICD治疗失效……另外,植入ICD虽然可有效降低心脏猝死,但未能阻止心衰的进展。”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相关搜索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