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中华淋巴瘤高峰论坛】回顾2018,展望2019,锁定前沿,开拓创新

临床医学

1970-01-01      

2089 0
整理:月下荷花
来源:肿瘤资讯

2018年12月29日,塞北名城长春迎来了2018年中国淋巴瘤的收官会议——“回顾2018,展望2019”中华淋巴瘤高峰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联合主办,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淋巴瘤学组、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和吉林省肿瘤医院承办。立足于当前中国淋巴瘤临床诊治实践,本次论坛的目标是追踪血液学最新进展,探讨热点问题,促进中国淋巴瘤学科的快速稳健发展。

重磅专家齐上阵,开创淋巴瘤诊疗发展之路

会议当天,在零下20度的严寒中,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位从事淋巴瘤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汇聚在长春,血液领域多位大咖亲临会议并主讲相关内容,现场气氛极为热烈。出席本次大会的专家有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林桐榆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北京大学高子芬教授、北京肿瘤医院朱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建勇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刘艳辉教授等。

屏幕快照 2019-01-04 下午12.02.10.png

开幕式:程颖教授、林桐榆教授、朱军教授共同致辞

吉林省肿瘤医院院长程颖教授作为大会执行主席首先致欢迎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共同见证了政治、生态、经济以及科技领域的进步,也见证了医学,尤其是肿瘤学的进步。虽然淋巴瘤是小病种,但开辟了靶向及免疫治疗的先河,取得的成绩非常突出!

640.jpg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国淋巴瘤首席专家林桐榆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了当前淋巴瘤的诊治面临的严峻形势。随着经济的发展,淋巴瘤发病率逐渐升高。2018年,淋巴瘤已经成为中国排名前十的常见肿瘤,而淋巴瘤发病率的增加意味着医务工作者肩上的责任将越来越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始终秉持提高淋巴瘤患者生活质量,乃至治愈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640.jpg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朱军教授代表CSCO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发表致辞,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淋巴瘤虽然是小瘤种,却极为复杂,尽管如此,淋巴瘤诊疗的发展一直处于所有类型肿瘤中的前沿。2018年,在全球淋巴瘤研究领域,中国声音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充分体现了中国淋巴瘤研究的不断进步,相信2019年会更好,相信在全国同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淋巴瘤患者将有更多、更新、更好的治疗选择。

屏幕快照 2019-01-04 下午12.04.23.png

紧扣时代脉搏,抒写主旋律华章

本次论坛立足国内淋巴瘤诊治现状,以国际最新进展为导向,将临床实践中最具争议的话题进行讨论与探索。本次论坛共设置了5个专题,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高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惰性B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和浆细胞肿瘤,内容既涉及常见淋巴瘤种类,亦兼顾少见淋巴瘤种类;既有基础内容,亦有最新进展;既有老药新用,亦有新药新用;既有最新进展的回顾,亦有未来发展的展望。

朱军教授和苏丽萍教授分别针对复发难治和初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了年度回顾与未来展望;李文瑜教授、石远凯教授、邢晓静教授和黄海雯教授分别回顾总结了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和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1.jpg徐兵教授、顾康生教授、张会来教授和李建勇教授分别针对滤泡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和SLL/CLL的2018年进展与2019年展望做了详细阐述;林桐榆教授、鲍慧铮教授、周剑峰教授和李志铭教授分别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治现状与未来发展做了系统讲解;高玉环教授、朱宏丽教授和朱远教授分别对多发性骨髓瘤、Castleman病和蕈样霉菌病/Serzary综合征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全面总结。讲座内容可谓精彩纷呈,热点不断,讲座后的点评与讨论更是将讲座内容进一步升华,与会者受益匪浅。

2.jpg

林桐榆教授:从一开始,续写“年度淋巴瘤领域十大进展”新篇章

本次论坛还宣布了中华医学会淋巴瘤专家组评选出的2018年度淋巴瘤领域十大进展,就这一评选结果肿瘤资讯采访了本次大会主席林桐榆教授。

林桐榆教授表示,评审2018年淋巴瘤十大进展在中国尚属首次,这个工作还会一直继续下去,并且希望能够评选中国淋巴瘤十大进展,展现中国医务工作者的贡献。林桐榆教授还强调,这次评审非常严格,十项研究代表了2018年度淋巴瘤诊疗领域最重要的进展,这些研究结果意味着患者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不但生存期更长,而且生活质量也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虽然研究中涉及的一些药物国内暂时不可及,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值改革,相信很多药物将很快在国内上市。总之,十大进展对中国淋巴瘤治疗策略的制定非常关键。通过这次会议,很多淋巴瘤诊疗内容会形成2018年共识,并指导2019年更好地开展中国淋巴瘤诊疗工作。

前景可待,未来可期

饕餮盛宴终有时,虽余兴未尽,奈何会议进入尾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石远凯教授在大会总结中表示:淋巴瘤诊疗一直引领肿瘤诊疗的发展,2018年更是中国淋巴瘤原创治疗药物爆发的一年,数量多、上市快,取得了很多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成绩。2019年值得期待的药物会更多,将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并不断地影响淋巴瘤的治疗模式。作为从事淋巴瘤诊疗的医务人员,我充满自豪感,愿在这一领域不断耕耘,为中国淋巴瘤诊疗的进步做出努力。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推进中国淋巴瘤诊疗事业的发展“添柴助力”。我们相信,2019年将会有更多收获,让我们为实现造福患者的终极目标共同努力、不断进步。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科研资讯(站内):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从病理质控的角度看PD-1/PD-L1免..
  • 【开赛啦!】“O+诊疗档案室”RO..
  • 美例秀秀|启示录:哪个病例让您..
  • 陆教授MDT病例远程会诊(1/8)..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