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近日,从欧洲临床肿瘤协会(ESMO)组委会获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胡夕春教授成为乳腺癌学术专委会委员,系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当选者。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常务副主任
上海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乳腺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心审评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和姑息治疗委员会常委等
据悉,欧洲临床肿瘤协会(ESMO)成立于1975年,是欧洲领先的专业组织,作为一个非盈利组织。协会共有17个学术专委会组成,并且一直以推动癌症护理和治疗为使命,致力于推进肿瘤医学专业,以多学科的方法来促进癌症的治疗和护理。中国大陆地区的徐兵河教授曾经当选此项学术职务,胡夕春教授是本届专委会唯一当选的中国大陆地区乳腺癌治疗领域权威专家,聘期从2019年至2023年。
目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癌治疗中,内科全身治疗已经成为治疗手段中的重要“法宝”。医院乳腺癌肿瘤内科治疗住院患者近4千人次,门诊患者近5万人次,涵盖了内分泌治疗、传统化疗、靶向治疗等多个领域。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癌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的大平台下,肿瘤内科与乳腺外科、放疗科“强强联手”,寻求以最佳的“搭配方式”,给患者最佳的治疗效果。目前,针对复发转移及以三阴性乳腺癌为代表的难治性乳腺癌,以胡夕春教授领衔的肿瘤内科团队自2010年开始,以“提高中国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对复发转移乳腺癌的分子分型等个体化分子靶点、化疗策略、生存与疗效预测、发病风险以及新药开发平台等进行了系列探索与研究,建立了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个体化治疗的模式。
目前团队及推广单位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诊治后的中位生存期已经接近或达到美国同期水平。团队中的肿瘤内科副主任张剑教授强调说“针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这一特定亚型的治疗,我们诊治后的中位生存期已接近2年,甚至超过了目前IMpassion130研究中加入免疫治疗后的总生存” 。
胡夕春教授:随着肿瘤信号通路的进一步揭示,相应分子靶向药物的有效开发,精准化治疗时代即将到来。我们研究团队还将依托多学科综合诊治平台,着力打造更为规范、高效、个体化的临床研究项目。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