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2018年6月30日-7月1日,第四届上海国际淋巴肿瘤高峰论坛(暨2018年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巡讲上海站)在上海顺利召开,本次大会对淋巴瘤诊疗进展展开了深入探讨。【肿瘤资讯】特邀天津肿瘤医院淋巴瘤科的张会来教授,对淋巴瘤精准治疗及CAR-T细胞治疗方面的内容进行现场解读。
现任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医务处处长、淋巴瘤内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CACA)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淋巴瘤联盟常委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淋巴瘤学组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老年肿瘤学会淋巴血液专委会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淋巴瘤的“精准诊断”助力“精准治疗”
张会来教授:很荣幸参加本次上海国际淋巴瘤高峰论坛,每年的高峰论坛都是淋巴瘤领域的一次盛会。今年淋巴瘤诊疗进展很多,前不久刚刚结束的EHA会议上也报道了很多重磅淋巴瘤进展。今年4月份,《新英格兰杂志》也报道了一篇非常重要、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此项报道是L.M. Staudt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后在今年发表的重磅研究成果。按照基因突变,Staudt教授把所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分成了4种亚型,包括MCD亚型、N1亚型、BN2亚型以及EZB亚型。Staudt教授的整体分型模式将此前常用的基因表达谱分型(ABC和GCB亚型)完全按照基因突变谱来进行了全新的定义。该研究成果对未来淋巴瘤的指导意义要比现实的临床意义更重大,对未来临床医生如何选择治疗方式具有重大的意义。精准医疗时代,该项研究在淋巴瘤领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实际临床的意义角度来看,我们国家仍是发展中国家,因此目前尚且无法真正地依据这种DLBCL新的基因组分型来指导治疗策略。
未来如何依据这种分型进行精准治疗是值得深入思考与探索的问题。以MCD这一亚型为例,包含MYD88突变和CD79B突变,这种类型的DLBCL大部分为ABC亚型,预后较差,治疗时可靶向BCR通路,应用BTK抑制剂。另外,Staudt教授这项研究也提示,未来DLBCL的治疗策略应遵循精准治疗,针对不同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不同的基因突变,采取靶向用药,在化疗和靶向治疗联合应用的基础之上,发挥更好的疗效,因此,此研究的未来意义要远大于现实的意义。
CAR-T在淋巴瘤中的应用及展望
张会来教授:CAR-T细胞疗法也是本次会议的重要内容,多名研究者公布了CAR-T的相关研究结果,CAR-T也是近几年免疫治疗领域的热点话题。目前,对于复发难治的血液肿瘤患者,特别是晚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不能从目前现有方案中获得很好的缓解。然而,对于某些产生耐药性的患者,CAR-T细胞疗法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目前,CAR-T疗法的应用主要存在两大问题:第一个是毒副反应,特别是细胞因子风暴(CRS)及其毒性;另一个问题是CAR-T治疗后的高复发率,治疗结束后的缓解期可能较短,患者常出现复发。因此,未来仍需开展更多的研究,以探索如何桥接CAR-T疗法、CAR-T与哪种治疗方案联合应用。另外,CAR-T制备工艺的改进,能够降低其毒性。
对于高危如P53阳性或复发难治的患者,应用常规化疗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效果并不很理想。因此,对于这类患者,CAR-T疗法的引入并桥接造血干细胞移植,或桥接其他药物,有可能是未来治疗的发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血液肿瘤相关资讯,与全国各地血液肿瘤医生交流、讨论,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备注“血液肿瘤”,添加肿瘤资讯小助手-Dinna微信!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