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近年来,卵巢癌维持治疗策略的出现,使卵巢癌治疗有了新的突破。在卵巢癌的维持治疗中,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ARP)抑制剂独领风骚。其中,尼拉帕利III期临床试验(NOVA研究)的成功使其成为全球第一个获批的用于广泛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维持治疗、而无论BRCA是否突变的PARP抑制剂。
在我国,尼拉帕利在卵巢癌各线的临床研究已全面铺开,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尹如铁教授所在研究团队参与了尼拉帕利在中国的全部临床研究。特别采访了尹如铁教授,邀请其就尼拉帕利相关研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访谈实录
尹如铁教授访谈视频
尼拉帕利III期NOVA研究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您认为NOVA研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有哪些?
尹如铁教授:NOVA研究首次在铂敏感复发卵巢癌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中纳入胚系BRCA(gBRCA)阴性患者。NOVA研究总体设计分为两个队列,纳入了203例gBRCA阳性和350例gBRCA阴性患者,结果首次证明了尼拉帕利不仅能显著提高gBRCA阳性患者PFS(21.0个月对5.5个月),也能显著提升gBRCA阴性患者PFS(9.3个月对3.9月)。
此外,NOVA研究对gBRCA阴性患者进行了同源重组缺陷(HRD)分析,一组是存在HRD的患者,另一组是不存在HRD的患者,结果显示,这两组人群均可从尼拉帕利的治疗中获益,但HRD阳性患者的获益更多,PFS长达一年以上(12.9个月对3.8个月)。
您在国内参与了尼拉帕利在卵巢癌的所有研究,请简要介绍尼拉帕利在中国的卵巢癌研发计划?
尹如铁教授:第一,尼拉帕利在中国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二线维持治疗的III期临床试验(NORA研究)是刚才提到的NOVA研究在中国的姐妹试验,NORA研究纳入了亚洲人群,这是与NOVA研究的主要不同点。NORA研究数据是亚洲人群采用尼拉帕利治疗的良好补充。
第二,本中心正在参与的PRIME研究是在中国进行的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研究,其与在欧美进行的PRIMA研究设计类似。我们知道,奥拉帕利的一线维持治疗SOLO-1研究将于今年10月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ESMO大会上公布最终研究数据,初步结果显示奥拉帕利一线维持治疗取得了阳性结果,但是SOLO-1研究仅纳入了gBRCA阳性患者,而PRIMA及PRIME研究则不同,纳入了所有卵巢癌一线化疗有效的患者。所以,通过PRIME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尼拉帕利是否可为gBRCA阴性患者带来获益,我们期待以尼拉帕利为代表的PARP抑制剂能造福更广泛的人群。
第三,9月21日第21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年会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高雨农教授将代表我们5家研究中心公布尼拉帕利在中国卵巢癌的药代动力学数据,值得大家关注。我们希望通过以上几个研究,获得中国人群使用尼拉帕利的数据,期待尼拉帕利造福更多中国患者。
您作为niraparib在中国患者PK研究的主要研究者,能否提前介绍一下本项研究?
尹如铁教授:这项研究的历史意义主要是创造了2个首次,第一是,尼拉帕利首次在亚洲患者中进行的临床研究。第二是,这是首次证实尼拉帕利在东西方人群中PK特征相似,无种族差别,尼拉帕利在东西方人群中的达峰时间均为3小时左右,半衰期均为三十多个小时。
此外,在本研究中,我们未发现预期外的安全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100 mg及200 mg剂量水平患者耐受性良好。基于NOVA研究的RADAR分析显示,基线体重≤77 kg或基线血小板计数≤15万的患者,需要早期调整尼拉帕利用药剂量,而通过个体化的剂量调整不仅可以维持药物疗效,还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NOVA研究的全球研究负责人(Leading PI)哥本哈根的曼苏·米尔扎(Mansoor Raza Mirza)教授在9月15日第17届国际妇科癌症学会双年会议(IGCS)上公布了尼拉帕利的长期安全性数据,最长用药时间达到4年,结果也提示,如果用药剂量合适,尼拉帕利是一个非常安全的药物。
我们知道,中国患者平均体重较轻,所以300 mg剂量水平耐受性欠佳,但经过规范的剂量调整,其不良反应完全可控。所以,在中国开展的尼拉帕利临床研究中,无论是二线维持的NORA研究还是一线维持PRIME研究,都采用了根据体重/血小板计数决定初始尼拉帕利剂量的用药方案,这对中国患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