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一文速览】血液学核心期刊精选文献(6月)

临床医学

1970-01-01      

2603 0
编译:虚怀若谷
来源:肿瘤资讯

刚刚度过了ASCO和EHA的“学术6月”,想必大家的学习情绪依然高涨,那么各大血液核心期刊更新了哪些重磅研究呢?话归正传,下面让小编为大家奉上新鲜出炉的精选文献。

NEJM杂志

III期临床试验:伊布替尼(Ibrutinib)联合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可明显延长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

Dimopoulos教授等开展了一项随机对照、II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150例症状性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1:1比例分配至试验组(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对照组(安慰剂+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次要研究终点包括缓解率、安全性及MYD88及CXCR4基因突变对生存的影响。

结果显示:①试验组及对照组的30月PFS分别为82% vs 28%(HR=0.2,P<0.001),并且与MYD88及CXCR4突变与否无关联;②在主要缓解(MR)方面,试验组vs对照组分别为72% vs 32%(P<0.001);③在血红蛋白(HB)改善方面,出现HB上升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3%(试验组)vs 41%(对照组);④安全性方面,两组方案的不良事件(AEs)发生率各有倾向,试验组的房颤及高血压发生率更高(分别为12% vs 1%、13% vs 4%);而对照组的感染及IgM燃瘤发生率更高(分别为1% vs 16%、8% vs 47%)。

综上,在利妥昔单抗的基础上加用Ibrutinib可显著提高WM患者的PFS和缓解率,并且PFS及缓解率的改善与MDY88及CXCR4基因突变无显著关联。

Ivosidenib使IDH1突变的复发/难治AML患者获持久缓解

Nidardo教授等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179例复发/难治AML(R/R-AML)患者,均采用IDH1抑制剂Ivosidenib 500mg Qd治疗。旨在探讨Ivosidenib在R/R-AML中的疗效。 

结果显示:①完全缓解率(CR)+部分血液学恢复的完全缓解率(CRh)达30.4%,其中完全缓解率(CR)达21.6%,CR+CRh的持续时间为9.3月,总体的缓解持续时间(DOR)为6.5月; ②中位随访12.8月,中位生存期(OS)达8.8月,18月生存率达50.1%; ③R/R-AML患者的中位OS及缓解持续时间(DOR)与IDH1突变是否清除存在显著关联,IDH1突变已清除的R/R-AML患者中位OS可达14.5月,而IDH1突变未清除的患者中位OS仅为10.2月,并且此两部分患者的DOR分别为11.1月 vs 6.5月(以上P<0.05)。

综上,该研究表明IDH1抑制剂Ivosidenib可明显提高IDH1阳性R/R-AML患者的缓解率,并且使其达持久缓解。

Leukemia杂志

NF1基因突变在成人AML中发生率较高,是预后不佳的因素

Eisfeld教授等开展了一项研究,对1021例成人AML患者进行了81种基因检测,旨在探讨与AML预后相关的基因突变。结果显示:①共有52例患者出现了NF1基因突变,并且对于<60岁的AML患者而言,NF1突变组的完全缓解率(CR)明显低于NF1未突变组(P=0.04),此外NF1突变组的AML患者的中位OS更短(P=0.01);②对于≥60岁的AML患者,NF1基因突变意味着更低的CR。 综上,NF1基因突变在成人AML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并且是预后不佳的因素。

The Lancet Haematology杂志

II期临床试验:GemOX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利妥昔单抗(R-GemOX)作为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一线治疗

Qiu-Dan教授等开展了一项单臂、I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60例初治、组织学分类明确的CD20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年龄均≥60岁)。采用R-GemOX方案进行一线治疗,具体为:利妥昔单抗375mg/m2,d0;吉西他滨1g/m2,d1;奥沙利铂100mg/m2,d1,14天为1周期,共6个周期。该研究旨在评估R-GemOX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主要研究终点指标为总体反应率(ORR)。 

结果显示:①R-GemOX方案治疗结束后,共有45例DLBCL患者出现了治疗反应,ORR达75%,其中28例患者达完全缓解(CR),CR率达47%;②安全性方面,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AEs)分别为中性粒细胞减少(15%)、血小板减少(8%)、贫血(7%)以及恶心呕吐(8%及5%)等。

综上,在GemOX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利妥昔单抗作为老年初治DLBCL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安全性也较为可靠。

Haematologica杂志

老年初治CLL/SLL患者:伊布替尼(Ibrutinib)vs 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孰优孰劣?

RESONATE-2研究为一项随机对照、II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269例老年CLL/SLL患者,分别采用伊布替尼(Ibrutinib)或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进行治疗,旨在比较此两种药物对老年初治CLL/SLL患者的疗效差异。 

中位随访18.4月后发现:①较之于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而言,伊布替尼(Ibrutinib)在PFS方面显示出优势,HR=0.16(95%CI:0.09-0.28,P<0.001),中位PFS分别为尚未达到(Ibrutinib组)vs 18.9月(Chlorambucil组);②在OS方面,伊布替尼(Ibrutinib)亦显示出优势,HR=0.16(95%CI:0.05-0.56,P=0.001),中位OS均未达到;③近期疗效方面,总体反应率(ORR)分别为86%(Ibrutinib组)vs 35%(Chlorambucil组)。

综上表明,对于老年初治CLL/SLL患者而言,伊布替尼(Ibrutinib)可能是比苯丁酸氮芥更佳的治疗药物。 

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杂志

复发/难治霍奇金淋巴瘤(R/R-HL)PD-1单抗治疗失败后,应如何治疗?

Rossi教授等开展了一项研究,共纳入24例经过PD-1单抗治疗后仍出现疾病进展(PD)的复发/难治霍奇金淋巴瘤(R/R-HL)患者。分别采用化疗(CT)或化疗联合PD-1单抗进行后续治疗。

结果显示,单用化疗的17例R/R-HL患者中,7例达完全缓解(CR,占41%)、3例达部分缓解(PR,占18%),另7例达疾病稳定(SD,占41%)。而采用化疗+PD-1单抗的7例R/R-HL患者中,4例达CR(57%)、2例达PR(29%)、1例达SD(14%)。 

该研究表明,对于既往PD-1单抗治疗效果不佳的R/R-HL患者而言,在后续治疗中在化疗基础上再次联合PD-1单抗可继续发挥治疗效应。  

参考文献

[1]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802917

[2]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716984

[3]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5-018-0147-4 

[4]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352302618300541

[5]http://www.haematologica.org/content/103/6/e249 

[6]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jh.25154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Amiee

                  

版权声明
版权属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欲了解更多血液肿瘤相关资讯,与全国各地血液肿瘤医生交流、讨论,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备注“血液肿瘤”,添加肿瘤资讯小助手-Dinna微信!

微信图片_20180412115418.jpg



科研资讯(站内):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2018 ASCO重温】从定性到定量..
  • 免疫治疗捷报频传,如何在临床实..
  • 【Best of ASCO 2018 China】一..
  • What?血细胞计数也能够反映PD-1..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