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4
3月2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以下简称《改进目标》),根据去年年度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报告数据中体现的突出问题,此次更新了两个新目标:提高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完成率和降低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
感染性休克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等特点,是导致住院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尽快实施规范的集束化治疗是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数据显示,我国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集束化治疗仍有较大改进空间,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1小时和3小时集束化治疗完成率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改进目标》为此指出,医疗机构应成立由重症、急诊、感染性疾病、检验、医务等部门组成的工作小组,并指定牵头部门,建立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的多部门联合监测及评价机制,纳入绩效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是行业通用的反映手术质量安全的指标之一。其发生可能涉及术前评估不足、手术设计缺陷、手术操作失误或患者术后管理不到位等多种原因。我国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近年来未见明显改善。《改进目标》就此提出,医疗机构成立由医务、临床科室、麻醉、护理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加强手术管理,保障手术分级管理、医师授权管理、术前讨论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等手术相关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从2021年起,国家卫健委推出“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以目标管理的模式推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断改善医疗质量,加大医疗安全管理力度。
官网解读称,目标管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现代管理方法,明确的目标能够强化相关人员责任感,调动相关人员积极性,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推动工作快速有序开展。
卫健委指出,近年来,通过信息化手段持续监测、分析了我国医疗质量安全情况,明确了当前医疗质量安全领域亟需改进的薄弱环节,为目标的提出奠定了科学基础。2021年,国家卫健委首次发布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各方围绕相关目标积极开展落实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充分证明了目标管理在医疗质量安全领域的可行性、有效性和重要作用。因此,根据医疗质量安全情况,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目标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展系统改进工作,对引导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方向、激发医疗机构内生动力、广泛凝聚行业力量、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目标和2021年目标对比。图:人民网
随着行业发展和工作推进,医疗质量安全情况每年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特别是国家医疗质量安全目标发布后,行业针对性的开展改进工作,部分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在1年内得到明显改善,相关改进工作进入良性轨道。同时,也有一些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暴露出来,成为需要关注的重点。为了充分发挥目标对行业的引导作用,指导行业精准开展改进工作,需要根据医疗质量安全变化情况,按年度针对性制定发布目标,推动医疗质量安全工作实现精准改进。
此次发布的《改进目标》是2021年目标的继承与发展,两者均基于当前我国医疗质量安全领域的突出薄弱环节提出。2021年10项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中,有8项继续作为2022年目标,其余2项作为各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继续推进,以保障相关工作的延续性。
十项目标简述如下:
目标一 提高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率(NIT-2022-I)
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病种,提高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率对降低急性STEMI 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是指对发病 12 小时内的急性STEMI 患者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静脉溶栓治疗,首选PCI 治疗。
目标二 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NIT-2022-Ⅱ)
脑梗死在我国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患者疾病诊断数量中位居首位,也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前3 位病种之一。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有助于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是指对发病 6 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和(或)血管内治疗。
目标三 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TNM 分期评估率(NIT-2022-Ⅲ)
恶性肿瘤在我国位于居民死因排序首位。全面科学评估肿瘤患者病情,是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基础。提高肿瘤患者治疗前完成临床 TNM 分期评估的比例可以提高肿瘤患者诊疗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提升肿瘤患者诊疗效果和生存率。
目标四 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NIT-2022-Ⅳ)
当前,全球普遍关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问题。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尤其是限制使用级以上抗菌药物),提高无菌性样本送检比例,可以有效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对遏制细菌耐药、提升治疗效果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病原学检验项目包括:细菌培养、真菌培养;降钙素原检测、白介素-6 检测、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G 试验)等。
目标五 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NIT-2022-Ⅴ)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是导致患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患者安全。提高 VTE 规范预防率,实现VTE 的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降低 VTE 的发生率、致残率及致死率。采取VTE规范预防措施,是指患者住院期间接受VTE 风险与出血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按照有关临床指南规范给予预防措施,包括药物预防、机械预防等。
目标六 提高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完成率(NIT-2022-Ⅵ)
感染性休克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等特点,是导致住院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提高感染性休克临床治疗水平是当前全球重大的健康挑战之一,尽快实施规范的集束化治疗是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我国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集束化治疗仍有较大改进空间,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1小时和 3 小时集束化治疗完成率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标七 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NIT-2022-Ⅶ)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指在医院内被工作人员主动发现的,或患者在接受诊疗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除了患者自身疾病自然过程之外的各种因素所致的不安全隐患、状态或造成后果的负性事件。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国际相关数据比较,在识别和报告率上还有一定差距。加强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识别和报告率,对于构建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文化和学习平台,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目标八 降低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NIT-2022-Ⅷ)
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是行业通用的反映手术质量安全的指标之一。其发生可能涉及术前评估不足、手术设计缺陷、手术操作失误或患者术后管理不到位等多种原因。《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我国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近年来未见明显改善。降低其发生率对提高整体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目标九 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NIT-2022-Ⅸ)
静脉输液是现代药物治疗的重要给药途径,在治疗某些疾病和挽救患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静脉输液治疗的不合理使用,不仅不能改善患者治疗效果,还存在更多安全隐患,增加不必要的医疗成本。连续几年的《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我国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治疗比例居高不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予以干预,以维护医疗安全和患者权益。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包括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天数、药品种类、液体量等多个维度。
目标十 降低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NIT-2022-Ⅹ)
《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产妇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近年来不断升高,严重威胁产科患者健康。降低其发生率对提升医疗质量,保障产妇和新生儿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卫健委表示,未来将根据国家医疗质量安全变化情况和改进目标实现情况,按照继承与发展的原则,及时修订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指导行业有针对性的持续开展质量改进工作。
国家卫健委在制定2022年医疗质量目标的同时,指导各国家级质控中心研究制定了本专业2022年质控工作改进目标,共涉及36个专业的40个目标,明确了各质控中心本年度的工作重点,使目标更贴近医院实际管理。
40个质控工作改进目标节选之病案管理专业
40个质控工作改进目标中,有9个与2021年、2022年医疗质量改进目标重叠,其中除“提高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 “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2个目标外,另外6个为2021年与2022年相同的目标。而“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规范预防率”未纳入其中,这也与该疾病特点相关,VTE几乎涉及所有设置病房的科室,与患者住院密切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40个质控工作改进目标有2个与医院病案相关。例如“提高门诊电子病历使用率”的目标简述介绍,门诊电子病历是促进门诊病历记录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医院门诊量大、单位时间就诊患者多,留给医生写病历的时间很短,也影响了门诊电子病历使用率。随着该目标的推进,医院不仅要抓好门诊电子病历的使用,还要对门诊病历的规范书写进行管控。
目前各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仅给出目标简述,未见实现各目标的核心策略。对此,国家卫健委明确,各专业质控中心要将本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作为年度核心工作,继续为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细化相关改进策略,做好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反馈。
卫健委指出,目标的实现需要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质控组织和行业学协会密切合作、共同推进。全行业要把2021年目标和2022年目标结合起来,聚焦管理重点,强化责任意识,凝聚多方力量,发挥资源协同作用。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把推动目标实现作为年度工作重点,指导辖区内质控组织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改进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推动机构内多部门、多学科协同工作,按照各目标核心策略制定符合本机构实际的管理组织架构、相关制度、工作机制和实施路径,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相关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积极性。
百度浏览 来源 : 综合国家卫建委、人民网、中国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