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1
神经鞘瘤又名许旺细胞瘤,是由周围神经的Schwann鞘(即神经鞘)所形成的肿瘤,亦有人称之为神经瘤,为良性肿瘤。NF1相关的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PNSTs)是导致神经纤维瘤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PNSTs)的流行病学特点
MPNST起源于外周神经或神经鞘膜细胞的恶性肿瘤,但不包括起源于神经外膜及神经脉管系统的肿瘤。
MPNST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一,可以发生在任何人群,约20~25%有家族史,但主要发生于成年人,年龄20~50岁之间,20岁之前的发病率为20~50%。
来源于神经纤维瘤病1型(NF-1),约10%的患者会发生恶变。
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PNSTs)的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病人表现为肿块迅速增大,局部疼痛,一般不表现其它任何症状。少数病人可表现有疼痛或神经方面症状和体征。肿瘤的部位可见于任何部位,包括腹膜后及纵隔。
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PNSTs)恶化信号:
1NF-1患者出现新的纤维瘤
肿块迅速增大
持续性疼痛
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PNSTs)的临床诊断
临床上诊断MPNST主要为组织活检,送检病理及免疫组化。
MPNST的组织学诊断标准∶
确定为神经梭形细胞肿瘤
梭形细胞显微特征:排列弯曲束状或交织束状,有不同程度的有丝分裂、坏死
存在相关良性神经纤维瘤或雪旺氏(许旺式)细胞;
免疫组化染色见50-90%的MPNST瘤细胞表达S-100蛋白,但多为灶性或少数瘤细胞,MPNST需要与其他肉瘤及梭形细胞肿瘤的鉴别诊断。
MPNST无特异性的免疫组化标记物,诊断困难,目前研究较多、特异性较高的免疫组化指标是S-100蛋白,约有50%-70%可呈阳性。
在分子水平上,NF1基因缺失及Ras基因高表达是MPNST诊断标志。
MPNST细胞群体对于肿瘤的发生和复发至关重要
使用在多个NF1 MPNST小鼠模型中标记早期神经嵴谱系细胞的报告转基因,研究人员发现并鉴定具有干细胞样特性(包括静止)的罕见MPNST细胞群体,这对于肿瘤的发生和复发至关重要。分离这些细胞后,研究人员获得了包括癌症胚胎干神经共有基因在内的癌症干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特征,并将Nestin鉴定为MPNST源细胞的标志物。
联合靶向肿瘤干细胞和抗分裂化疗可抑制肿瘤发展
在临床上,MPNST起源于先前存在的良性结节(PN)和高危形式非典型神经纤维瘤性肿瘤(ANNUBP)。因此,假设良性肿瘤的起源细胞是MPNST的来源是合乎逻辑的。研究认为ANNUBP中的干细胞样细胞(CSC)极大可能额外突变以驱动向MPNST恶性转化的创始细胞—即在PNS和ANNUBP中预先存在属于神经脊谱系的干细胞样瘤细胞群,并可能作为MPNST发展的“桥头堡”。
对于有效的MPNST治疗,如DT或GCV CSC阻断试验表明,CSC和增殖细胞的联合攻击显著影响肿瘤生长、移植和肿瘤-宿主生存。
结合癌症干细胞靶向和抗有丝分裂化学疗法可产生有效的肿瘤抑制作用并延长生存期。同源人类肿瘤中癌症干细胞标志物的富集支持了癌症干细胞与MPNST治疗发展的普遍性和相关性。
参考文献:
Cullin N, et al. Cancer Cell. 2021 Oct 11;39(10):1317-1341.
百度浏览 来源 : 网络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