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血脂高了不吃肉,就能恢复正常吗?医生辟谣讲清楚

临床医学

2022-06-09      

1030 0

高脂血症是“三高”的一种,在我国成年人中的发病率已经超过40%。可是朋友们对血脂问题似乎并不太上心,很多人认为自己的血脂高纯是吃出来的,只要管住嘴,不吃肉,血脂会很快降下来。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方面的问题。

血脂异常会带来哪些危害?

关于血脂异常的危害,一直以来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还是先拿数据说话吧!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成年人中已经超过了20%。而且,未来20年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很多朋友都会疑惑,为啥现在心脑血管病人这么多,而且越来越青睐于年轻人。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保障系统越来越完备,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去医院就诊比较及时。这就使很多疾病,在医院及时检查出来,再加上现代社会信息流动速度快,我们很容易得到身边朋友患病的消息。而且,人们对坏消息会更加关注,这就给我们心脑血管病患者越来越多的感觉。

  1. 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有密切的关系。导致心血管病高发的慢性病因主要见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肥胖、肾功不全等,其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对其影响尤为明显。

现在,医疗工作者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控制情况感到比较满意,但是高脂血症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普遍偏低,这是导致心血管病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朋友们都知道血脂升高了会引发心脏病,脑梗死,动脉硬化,甚至胰腺炎等危急重症。既然危害这么大,为什么高脂血症的控制率这么低呢?

为何高脂血症的控制率这么低?

之所以高脂血症有效控制率偏低主要有两个原因:

  • 人们对血脂的危害认知不足。

很多朋友认为高脂血症只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的。因此,对其的控制措施主要集中在饮食控制上。更有朋友提出,只要不吃肉,血脂很快就会降下来的错误观点。

对化验单的错误解读。

血脂控制率低下的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对血脂化验单的错误解读,血脂化验单上最基本的指标有4项,分别为: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提供的就是甘油三酯胆固醇的数据。

正规的化验单,每一项后面都会附加一个参考词,方便医生和患病的朋友解读化验单。这就会给朋友们一个错觉:只要是化验结果在参考值范围内,就没有什么问题。

殊不知,血脂化验的指标是否正常是因人而异的,并不是完全按照参考范围来解读的。特别是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高风险人群,他们的指标即使在正常范围之内,也不代表着绝对安全,需要把血脂降到更低的水平。

管住嘴,真的能让血脂恢复到正常水平吗?

其实高脂血症的治疗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 一是从生活方式进行调整,通过饮食控制,少吃动物内脏和比较油腻的食物,同时合理运动,控制体重。

  • 二是通过服用一些降血脂的药物来控制血脂水平。

  • 大多数朋友仅愿意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血脂。毕竟“是药三分毒”,越是需要长时间服用的药物,朋友们就越担心它的副作用。所以,从用药意愿上,朋友们就十分抵触。但是,单纯从饮食上控制,是难以把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

血脂的基本指标,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对心脑血管疾病危害最大的就是胆固醇。而让朋友们万万想不到的是:胆固醇仅有20%左右是来自于食物,剩下的80%,都是来自于肝脏合成的。

而且,这两种机制存在一个互补现象,当经口摄入的胆固醇明显减少时,肝脏会通过增加合成来进行补充。所以,从控制胆固醇水平上来看,单纯通过饮食上的管理,是很难达到理想状态的。

再来说说甘油三酯,体内甘油三酯的来源,也主要有两个:

  • 途径一:是通过食物中的脂类物质的吸收,包括我们摄入的各种肉制品、富含脂类物质的植物性食品及食用油等。

  • 途径二:自身合成。事实上甘油三酯是我们两餐之间的能量储备。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人体就可以通过甘油三酯来提供能量。如果情况恰恰相反,血液内的葡萄糖过多,人体往往会把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甘油三酯,也会导致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让人感到担心的是,现代人的能量摄入往往是超标的,这也会导致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胆固醇也好,甘油三酯也罢,都不可能简单地通过不吃肉的办法来解决。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

高脂血症在我国成年人中的患病率远远超过了高血压和糖尿病,很多朋友不够关注高脂血症,主要是错误的认为只要管住嘴就能让血脂恢复正常,事实上无论是胆固醇也好,甘油三酯也罢,都不能通过简单的不吃肉的办法给予解决高脂血症对朋友们的危害需要重点关注,别等到心血管真的出现了问题,再想去控制就来不及了。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鸡西鸡矿医院张伟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医生病例科普】口干、多饮、多..
  • “谢谢救命”!一个“救不活了”..
  • 手足口病来势汹汹,最全指南请收..
  • 重大利好!发改委:大力发展体外..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