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热点资讯

紧急提醒!国内出现1号传染病鼠疫

热点资讯

2022-07-21      

1584 0

导读:甲类传染病之首,昨日突然出现。


图源:摄图网



深夜通报!确诊1号传染病

昨日(7月19日)晚,宁夏回族自治区卫健委官网发布通告,银川市确诊一例输入性鼠疫病例,并公布了详细信息。


具体情况为:19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一例鼠疫(腺鼠疫)病例,患者刘某某,男,45岁,住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上海庙牧场,职业为牧民。

7月12日9时左右,患者自觉发热、乏力、意识不清、水样便腹泻,自内蒙古返回银川,就诊于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7月13日11时左右,就诊于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7月14日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7月19日诊断为疑似鼠疫病例,当日确诊为鼠疫病例。

宁夏回族自治区应对输入性鼠疫疫情工作指挥部发布1号公告:当晚立即启动鼠疫疫情防控四级应急响应。

目前,相关地区和单位已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全面启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对涉疫区域和人员采取了严格的分类管控措施,各项处置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致死率最高达100%

曾有诊所接诊


在我国,鼠疫和霍乱属于仅有的两种甲类传染病。不同的是,鼠疫在法定传染病中位居第一,被命名为“1号病”,而霍乱是“2号病”,现在大家熟知的新冠为乙类传染病。

鼠疫主要在啮齿类动物间流行,鼠、旱獭等是鼠疫耶尔森菌的自然宿主,鼠蚤为传播媒介。

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是它最大的特点。特别是败血型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疗,病死率为30%~100%,鼠疫潜伏期短,一般为1~6天,个别病例能达到8~9天。

鼠疫还可以“人传人”,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向基层医师公社介绍,一旦确诊或疑似鼠疫患者,均应迅速组织严密的隔离,就地治疗,不宜转送。

基层医师公社注意到,去年8月,宁夏也曾确诊1例输入性鼠疫病例,该病例情况与昨日确诊病例类似,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也常年从事放牧工作。

值得警惕的是,正因症状不起眼,才容易掉以轻心。去年宁夏鼠疫患者就曾多次前往当地诊所,之后再送往医院时病情已经十分危重。

由于鼠疫传染呈烈性,起病急、一旦拖延治疗后果严重,严重影响人民生活、生产,在国际上被称为“黑死病”。

如何发现和预防鼠疫?

实际上鼠疫从未断绝过,我国每年都会出现散发病例。近十年,全国发现的鼠疫病例累计16例,死亡人数为9人,死亡率超过50%。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
制图:基层医师公社

但如果能够早期就诊并得到规范有效治疗,治愈率非常高。可疑接触者也可通过预防性服药而避免发病。


鼠疫是如何传播的?


鼠类和啮齿类动物,其中褐家鼠和黄胸鼠是主要传染源。野狐、野狼、野猫、野兔、骆驼和羊也可能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有鼠蚤叮咬传播、呼吸道感染、经皮肤传播等。


感染鼠疫后有哪些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可将鼠疫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和其他类型鼠疫。

腺鼠疫:高热畏寒,伴恶心呕吐、头痛及四肢痛、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皮肤黏膜出血点等,多表现为腹股沟、腋下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一周后淋巴结很快化脓溃破。


肺鼠疫:起病急,有畏寒高热,头痛、胸痛,呼吸急促,嘴唇发紫,咳嗽等症状,常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死亡。

败血型鼠疫:高热寒战,神志不清,昏迷,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广泛皮肤出血和坏死。

哪些人容易感染鼠疫?


人群普遍易感。


野外工作者、与旱獭密切接触者或剥食者、牧民是高危人群。鼠疫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预防接种可获得一定免疫力。

如何预防鼠疫?


专家提醒广大公众:严格按照鼠疫防控“三不三报”的要求,切实做好个人防护,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1. “三不”: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2. “三报”:发现病(死)旱獭及其他动物要报告、发现疑似鼠疫病人要报告、发现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要报告。


3. 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去医疗机构就诊或个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佩戴口罩。


4. 若怀疑自己与病例有过接触,可向当地疾控部门主动申报,取得专业指导,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淋巴结疼痛、咯血或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5. 外出旅游时尽量减少和野生动物接触,不去逗玩健康状况不明的旱獭,做好防蚤叮咬,通过使用驱避剂、减少躯体暴露等方式,避免被蚤叮咬,不私自捕猎、食用野生动物。


医务人员需注意腺鼠疫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肺鼠疫须与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型炭疽等鉴别。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痰的病原学检查鉴别。

2. 皮肤鼠疫应与皮肤炭疽相鉴别。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健委、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居民恶性常见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 速看!最新国民营养健康核心信息..
  • 重磅!2024年国自然初审结果公布..
  • Nature子刊:这种益生菌的酶,可..
  • 推荐阅读 更多>>
  • 国家重大修订!少于三家供应商,..
  • 国家医保局发文:效仿新冠核酸集..
  • 医生相亲都这样吗?哈哈哈哈哈哈..
  • 【法规速递2022/07/13-202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