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热点资讯

海尔生物:左手科技创新,右手场景拓展,一年营收20亿元!

热点资讯

2022-07-26      

995 0

2019年科创板开板不久后,来自青岛的海尔生物一跃成为科创板首支物联网科技生态股,股价也迎来了暴涨。

大多数人对海尔生物的了解,仅停留在“低温冷链”上。但事实上,如今的海尔生物,不仅手持四大数字场景,更是孵化了从事航空温控集装箱租赁业务的鸿鹄航空科技,正在试图通过航空温控业务“冲破云霄”。

作为海尔集团首张医疗大健康门票,海尔生物始于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基于物联网转型的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数字化场景方案服务商。相比于2019年登陆科创板之时,券商对其的关注度并不高。如今,3年过去了,海尔生物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20.30%、38.47%、51.63%(2019-2021年),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更达到59.76%、109.24%、121..82%。

追溯3位数的增长之源,疫情突发,看似让海尔生物一飞冲天了。左手科技创新、右手场景拓展,海尔生物的未来增长到底还有多少说服力?

良医财经「公司观察」的第24篇。

主笔/ 阿布

文章架构师/ 丹丹

出品/ 良医财经

01

从低温储存到智慧物联

海尔生物厚积薄发

海尔集团从冰箱产品起家,这一基因“遗传”到海尔生物身上,便成了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制造商。

海尔生物成立于2005年,最初,海尔生物想要在港交所上市,而伴随科创板开闸放水,海尔生物很快调转船头,改道新设的科创板。

不仅是资本方面顺风顺水,海尔生物在业务上也迎来新的机遇。

海尔生物主营业务始于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基于物联网转型的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主要为智慧实验室、生物制药、智慧血液、智慧公卫、数字医院等场景提供场景解决方案。

其中,在物联网领域的开拓是公司的亮点。比如,在生物样本库领域,海尔生物通过低温存储与物联网管理系统相结合,实现了人、机、样本的三向实时交互。

2021年,海尔生物实现销售收入 21.26亿元,同比增长 51.63%;利润总额 9.61亿元,同比增长 126.49%;归母净利润 8.45亿元,同比增长 121.82%。业绩快速增长,取决于其准确把握生物安全数字医疗新基建的行业趋势。

财报显示,上市前的海尔生物(2016年至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2亿元、6.21亿元、8.42亿元,10.13亿。

2020年疫情机会,使得海尔生物迎来了疫苗冷链的强需求。过去两年,其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4.02亿、21.26亿。

一年赚了20亿,海尔生物的吸金能力不俗。而纵观海尔生物财报外的能力,同样不容小觑。

第三方的报告显示,全球生物医疗低温存储市场相当集中,前五大参与者占整个全球生物医疗低温存储市场份额的72.9%,海尔生物医疗作为前五名中唯一的中国企业,2017年全球份额约占10.7%。

在中国市场做到行业第一,一方面取决于背后的品牌优势;另一方面,也与研发实力相关。

截至2021年底,海尔生物已累计拥有539项专利,33项软件著作权,累计拥有20余项技术成果通过国际领先鉴定,45款低温存储产品获美国能源之星认证。

从前者看,低温储存,是海尔生物发家的根本,在海尔集团的大力支持,无疑让海尔生物在品牌、资本等多个方面少了阻碍。

将超低温存储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融合,海尔生物构建起医疗创新数字场景生态,打造了智慧血液管理方案、智慧疫苗管理方案等,

“智慧血液”上,海尔生物创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AI、5G等新兴技术,打造出城市智慧血液管理方案。

“智慧疫苗”方面,海尔生物为保障疫苗质量和安全,打造覆盖疫苗研发、运输、存储、接种等全链条的数智化智慧疫苗全场景方案,包括“社区+移动”数智疫苗接种全景方案,实现城市疫苗管理模式重构和升级,

“智慧药品管理”上,海尔生物医疗依托智能物联网技术在医用冷藏产品的应用,对储品信息进行实时追踪,试剂药品全自动智能化管理,推动医药供应链管理进入“零损耗”。

除此之外,在生命科学领域,海尔生物也构建了智慧样本管理方案、智慧实验室管理方案,并积极布局航空温控产业。

而从后者看,海尔生物的团队也颇为亮眼,海尔生物的董事长刘占杰是科班出身,2001年刘占杰在上海理工大学取得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更曾入选了“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他主持研制了我国首台航天医用冰箱,打破了美俄的垄断。连续参与"神舟"系列空间实验任务,“八入太空”使中国成为美国、俄罗斯之后的第三个掌握航天冰箱技术的国家。

无论是“先天优势”,还是“后天努力”,都使得海尔生物在医疗低温存储这个赛道加速前进。

02

聚焦数字创新

场景生态加速产业拓展

过去一年,海尔生物除了在原本强势领域重拳出击,在物联网解决方案业务上,增势同样显著,财报显示,该业务2021年实现营收 6.68亿元,同比增长 138.11%,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 31.42%。

31021658749983154图片来源:海尔生物官网

受困于疫情问题,疫苗已经成为当前的最重要解决方法之一。而疫苗需要冷链运输与存储,这给了海尔生物巨大机会。

财报显示,在疫苗安全场景,海尔生物 2021年疫苗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实现销售收入 5.03亿元,同比增长 102.71%。三位数的增长背后,离不开海尔生物场景生态的战略规划——基于疫苗接种场景不断向上下游场景延伸,连接疫苗厂家、各级疾控中心、疫苗接种点、接种用户等各个节点,建立智慧疫苗新生态,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及增值服务。

截至目前,该方案已在全国31个省市4000多家接种点落地。

一直以来,海尔生物营收最大的板块为样本安全场景。

2021 年样本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实现销售收入 8.74亿元,同比增长 21.78%。在用户多样化上,海尔生物扩大了生物制药用户群,CXO、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细分领域的用户数量实现翻倍增长,与复星集团、药明康德等行业标杆用户的合作持续深入;在方案丰富化上,公司不断推出培养箱、离心机等多类新品,进一步拓展和丰富生物培养、离心制备等新场景。本场景物联网方案实现收入15,657.99 万元,同比增长 51.04%。

除了以上两大场景,在药品及试剂安全场景、血液安全场景中,海尔生物同样表现不俗。

财报显示,在药品及试剂安全场景,海尔生物实现销售收入 5.13亿元,同比增长 49.26%;在血液安全场景,海尔生物实现销售规模 2.28亿万元,同比增长 266.32%。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海尔生物落地首个智慧城市血液网——青岛血液网,实现从采血、制备、存储、发血、配送到临床用血的全流程追溯,并快速在湖北、浙江等地复制推广。

除此之外,在生命科学领域,海尔生物也构建了智慧样本管理方案、智慧实验室管理方案,并积极布局航空温控产业。

智慧样本管理上,海尔生物智慧样本管理方案,覆盖样本前处理、质控检测和存储等场景,提供从样本采集、存储、检测到分析等全流程数字化解决方案。为保护国家生物资源和人类遗传资源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解决方案,实现了海量样本从入库到出库全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管理。

目前,海尔生物已成为国内唯一覆盖全温域、全场景、全容积的智能化、无人化全景管理解决方案服务商,自主创新的-80℃自动化生物样本库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智慧实验室上,海尔生物打造“云眼”智慧实验室解决方案,目前,该方案已应用于黄海所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张江生物银行细胞制备实验室、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

依托强大的开放生态,海尔生物已经逐步建成覆盖药企、航空公司、货代公司、机场、货站、MRO等全链条的航空温控物流服务生态及成熟的业务模式。

从布局来看,海尔生物已经实现了较为均衡的发展,即便未来疫情有所缓解,疫苗施打空间不足,海尔生物也不会因为单一业务线而受到太大影响。

03

出海、上天

扩大“朋友圈”

看上去一切刚刚好的海尔生物,也有烦恼。

在市场上核酸采样舱引发争议之余,海尔生物的核心价值开始备受质疑,事实上,疫情以来,不少企业都乘着疫情概念股之风而崛起,但市场担心,一旦疫情好转,这类项目何去何从?

从疫情业务看,受益于当前防控政策的影响,海尔生物近一年的业绩无疑仍将呈现上涨趋势,东吴证券研报指出,随着国内部分省市核酸采样常态化,海尔生物核酸采样舱有望在二季度贡献可观营收。

如果将疫情相关业务剔除,海尔生物的四大场景业务线的建立,也将使其拥有更强的安全边际。

一个典型的提高安全边际的战略就是出海。

去年,海尔生物在海外市场实现收入5.33亿元,同比增长 39.34%。

财报显示,海尔生物在过去一年新增了208家海外经销商,截至报告期末,海外经销网络总数已经超过 500 家。同时,海尔生物在欧洲、美洲、南亚等地区加快推进当地化销售、营销、物流和仓储建设进程。2021年海外经销实现收入 3.28亿元,同比增长26.05%。

为了更好地促进海外业务,海尔生物积极扩大国际组织“朋友圈”,截至报告期末已与 20 余个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

为解决欠发达国家基础卫生医疗保障设施欠缺等问题,海尔生物与巴斯德研究所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创,在塞内加尔等国家创新了太阳能实验室、太阳能诊所等场景方案,帮助非洲等地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2021年公司连续交付海外多个国家疫苗免疫项目,实现收入 2.05亿元,同比增长 67.68%。

将目光从海外拉回国内,还有一则消息不得不提。海尔生物2021年年报显示,“2021年12月,本集团新设子公司青岛鸿鹄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鸿鹄航空科技),注册资本人民币2700万元,主要从事航空温控集装箱租赁业务等”。

海尔生物将切入航空温控领域。这也意味着,海尔生物将通过“上天”,带来新的业务增长。

“我们主要切入的市场,是航空温控业务,是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技术,目前国内只有我们做成了。”鸿鹄航空科技总经理孟志刚曾表示,“我们的航空温控集装箱已经顺利首飞,成功打破了该领域主动式温控集装箱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的局面。”

孟志刚认为,航空温控行业的未来增长主要看生物医药产业的增长幅度,“海尔生物为什么要做航空温控这块业务?因为我们有一个3400家以上的生物制药用户基础,目前我们主要为这些用户提供存储场景的解决方案。在存储场景上,我们比较容易延伸到运输场景上来,因为海尔生物有一个全球化的用户基础和运营体系,能够很好地帮助航空温控这块新业务成长起来。”

海尔生物从陆地医用冷链运输中的一环,开始向航天冷链进发。随着 “上天”进程的加快,未来海尔生物的发展,是值得期待的。

04

良医财经的思考

科研是医疗企业的底色

企业发展,唯有创新。对于医疗项目而言,更是如此。

2021年,海尔生物研发费达2.36亿,几乎为2019年的2倍。过去,通过自主研发,海尔生物的产品已经实现高度、深度的突破。

从高度看,从2011年到2021年,从“神舟八号”到“神舟十四号”,海尔生物航天冰箱“八入太空”,成为中国载人航天的标配。

从深度看,海尔生物随 “蛟龙号”探测海底,助“彩虹鱼”探秘马里亚纳海沟。

海尔生物掌握的航天冰箱技术从技术上打破垄断,此前,航空温控集装箱顺利首飞,成功打破了该领域主动式温控集装箱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的局面。

“我们怎么能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必须依靠创新支撑,咬定目标自主研发。”这是海尔生物总经理刘占杰对团队的要求。

从这一角度看,海尔生物当前的价值,不仅是市场繁荣带来的偶发性机会,更是根植低温储存行业,扎根创新的技术内核。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良医财经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深度解析|集采在医院铺开,药企..
  • 集采变天?一批10亿级品种生变..
  • “你不能通过欺骗来治愈疾病”,..
  • 刚刚!国家明确,核酸检测再调整..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