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1
随着疫情的持续,公立医院的亏损、负债情况加剧。
2022年7月,国家卫健委公布全国「国考」数据——疫情的第一个年头2020年,2508家参评三级公立医院中,43.5%的医疗盈余为负。
而在2019年,亏损的三级公立医院不足20%。
二级公立医院同样「日子」不好过。全国共3472家二级公立医院参加2020年度绩效考核,约四成医院出现亏损情况,亏损医院的比例较2019年增加16.75个百分点。
这些例子反映了当前医疗系统普遍的困境——疫情之下政府的财政补偿力度,弥补不了公立医院的政策性亏损,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的亏损。
除了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改造等硬件设施的投入,医院的人力成本也在增加。根据广州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对26个省市316家医院的调研结果,在疫情之前,人力成本占医院总成本的比重,有一半以上的医院在30%-40%之间,但在疫情后,该比重开始急剧上升。
疫情期间人力成本支出,成为了大部分医院最主要的支出,也是对医院现金流压力最大的支出。
广东一家三甲医院的护理部主任张和宜(化名)告诉健康界,这两年多以来,医院招聘了不少保安,以及配合门岗、预检分诊,和核酸采集录入的人员,人力成本都由医院承担。
执行核酸采集等抗疫任务,也会增加医院的支出。张和宜举了个例子:医院派人出去支援,每人每天给500~600元的补助。然而,市政府每人每天的补助是100块钱,去需要接触阳性病人的特殊区域,一天补助300块钱。
差额就得医院自己出。「不给这么多,怎么鼓励医务人员去?有的时候一去一个月、两个月都没得回家。」
她介绍,由于该院总体工作量变化不大,那么对于留守医院的护理人员来说,承担的工作量增加了,「而收入是有所下降的」。
与抗疫支出增加相对应的,是业务量和收入的减少。根据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比2019年减少了3583万人,下降了13.5%。
2021年,入院人数略有回升,但相比2019年还是少了1870万人。
这就反映了疫情以来,医疗机构的业务量是普遍下降的,业务收入自然受到影响。
最为典型的是东北地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家三级专科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告诉健康界,2022年4月份当地疫情严重的时候,封控区所有的医院都处于停滞状态,人员开支(包括工资)、药品和耗材采购,全靠贷款。
而一降再降的核酸检测价格,使得医疗机构无论是收费的核酸检测业务,还是承担的政府免费项目,都是「亏本的买卖」,更加剧了医院的亏损。
近日,业内流传出一份河南省医保局发布的《关于药品医用耗材采购有关问题的通报》。
根据这份《通报》,因不使用集采中选药品、采购高价药、不回款、违规采购等八大类问题,数千家医院被点名。
在这份28页的《通报》中,被点名的医院就占了22页,点名范围之大引发业内热议,值得注意的是,涉及上述问题的不乏一些大型医院。
《通报》指出,据河南省医药采购平台交易记录分析,2021年,河南全省共有1820家医疗机构采购的部分药品价格高于平均价3倍以上。
这也是8大问题中,涉及医疗机构最多的一项。
国家医保局成立后,当前,我国各省药品、医用耗材招标采购平台已能实现挂网、招标、采购、交易、结算、监督管理等基础功能,且各省省内数据标准已基本统一。
药企和医院之间将依托各省招采平台,实现挂网、招标、采购、交易、结算、支付等功能。
与此同时,公立医院的采购数据也全部进入监测范围。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集采的逐渐推进,相关部门同时推动加强药品价格监测,从药品价格本身以及公立医院的采购行为两方面,同时压缩高价药品的生存空间。
确实,7月11日,河南省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价格监测有关问题的通知》,就强调了加强药品价格监测。
“十四五医疗保障规划”要求进一步提高公立医院线上采购的比例,随着更多的公立医院转到线上采购,监测效应还将进一步发挥。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还将积极打通省与省之间的信息通路,推进药品价格等相关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促进药品价格全国联动。
医保部门通报医院采购高价药的逻辑大概率是剑指背后可能的利益输送问题,相关人士表示。
百度浏览 来源 : 院长微课堂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