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方案经过历次修改,在三番五次推迟发布的情况下,终于现出庐山真面目,各方面的评价铺天盖地,这次改革是医疗体制的重大转向,标志着市场化道路让位于公益性道路,未来,在具体实施时,我认为还需要注意把握几个方向。
以人为本
首先,要求医学把她所关注的重点重新定位为“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大写的、有尊严的“人”,有着各种需求,且又你我不一样的人。而不仅仅是他和她所生的这种疾、那种病,这其实是对西方传统的一种“回归”。而且,首先应在临床医学活动中尊重“人”,关心“人”,而不只是指标或“钱袋”。已有学者发出“呼唤人性的医学”这一难免有点令人尴尬的呐喊了!
以病人为中心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病人放在整个诊疗的中心位置,医疗活动的主角应该是病人,而不是医师。这个观念的改变也许非常困难,但不得不这样,因为临床医术,就其本质而言,是种“服务”。也许,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C)在临床心理治疗中所倡导的“咨客(即患者)中心论”,可以作为我们医学临床的示范。对此,国内学者已有人做了近十年的有意义的尝试,倡导了“园桌诊疗”“快乐门诊”等等。
医学的相关科学或基础研究也应相应地拓展视野,不能只是盯着生物结构的变化。诸如功能的异常、心理的因素、个性的差异等都应加以兼顾。因为完整的“人”包括这些要素,几乎所有的慢性难治性疾病,这些要素都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大健康观
“人,最为天下贵”,这句话,今天看来才真正具有意义。人自身的价值已被充分认识到,并还将进一步提升,因此,“最为天下贵”的“人”,自然要求医学保健事业提供更全面更高质量的健康服务,而不只是看病给药,这一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强烈。因此,就有了大健康观、大医学观等等的新观念。
所谓“大健康观”,不仅仅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宪章所描述的没有疾病与虚弱现象,还涉及社会调适良好,以及大多数个体有质量的生命周期尽可能长,延年且益寿,衰老、孕产等生理过程所伴随的负面影响尽可能少,并要努力提升人口素质,改善人类生存质量,以及优化个性,提升心智,增加工作效能,甚至促进形态仪容帅美,满足不同个体需求等等。
人人享受保健的大医学事业
与之相适应,医学也就超越了传统的白色医院、研究院、防治所等狭隘范畴,而成为一个综合的健康事业。大医学观要求的新医学不仅仅是有效治疾防病的,诸如人们如何科学合理的吃、住、行、工作、娱乐等都是其关涉范围。因为从最本质意义上说,医学,也是一类生活方式。
其实,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就曾作出过规划,力争在世纪之交在全球实现“人人享受保健”的目标。这可以说是最基本、最低的目标,遗憾的是远未达到,人们尚需努力。
社会的保健模式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早在20多年前,美国学者麦克斯门就曾预测到本世纪初,卫生事业中从业人员的比例,“看病”的“医生中心”将由20世纪80年代的80%降到10%左右,而在“保健中心”供职的医师则由当时的20%升高到21世纪初的88%。尽管目前看来与预测也还有距离,但这一升降趋势却太明显不过了。
病前、病中、病后并重
“人人享受保健”的目标,要求今天的医学工作者必须摈弃以往的只盯住病人,只看病的职业习惯,而应盯住所有的人,关心所有的社会成员,包括已有疾病的或可能会有健康问题的人。就我们看来,也就是既要治疗——这当然是主要的,还要关心人们病前状态,帮助他避免或推迟“生病”;生了病,治愈后还要帮助他充分的康复。因为生病了的人毕竟是少数,据统计2003年全国慢性病患病率城市为17.7%,农村为10.4%,总数不过15%。只看病,医学充其量只为不到1/5的人服务。因此,病前、病中、病后三大阶段,都应予以关注。甚至临终亦应给予充分的关怀,以体现生与死的同等价值与尊严。病前干预,就是“保健中心”的重点;病后调养,就是“康复中心”的任务,这就体现了对人的健康的全程关护。
上工治未病
其实,病前关注和干预,就是传统所说的预防,其内涵丰富,工作繁多,意义重大,体现了《内经》所说的“上工治未病”的理想境界,国内目前流行的亚健康纠治,就是指其中一个环节,它是实实在在的,可操作性甚强的保健防病环节之一。有研究表明,亚健康至少涉及了约70%人群。此外,还应该通过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帮助所有的人们克服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摄身行为和习惯。健康数据管理、健康促进等则是根据具体对象的具体情况(不同的生理病理参教),实施个性化、前瞻性、针对性的健康增进工作。所有这些,很多都是空白,都有待于实施。
“康复中心”与“临终关怀”各自都有着丰富的内容和突出的意义,因此,都将成为现代保健事业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摄图网」,均已获版权方授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