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研究

预防化疗白细胞减少,这6点必须掌握!

临床研究

2022-09-13      

892 0

化疗是一把双刃剑,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它却是肿瘤患者的一门“必修课”。化疗中,首当其冲的不良反应就是白细胞水平的下降,这是非常普遍的。

有些化疗方案确实对骨髓伤害较大,尤其是卡铂、紫杉醇、多西紫杉醇等药物,那么在这样情况下,应该如何预防性的使用升白针,成为一大难题。

一、如何判断白细胞是否减少了?

  • 白细胞减少: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下限。

  • 中性粒细胞减少: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2.0*109/L。

  •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腋下温度大于38.1℃或两小时内连续两次测量腋下温度大于37.8℃,同时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

二、化疗期间白细胞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化疗药物会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中性粒细胞的减少。一般在化疗后一周开始出现中性粒细胞的下降,在第10~14天出现最低点,在21~28天,逐渐恢复正常。

三、白粒细胞减少患者会有哪些症状?

  • 白粒细胞减少的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低热等非特性表现。

  • 白粒细胞明显减少的患者可突然出现畏寒、高热、出汗等症状,在2~3天内发生严重感染。  

四、升白针也可以提前打!

升白针的所用在于缩短白细胞减少持续的时间,尽快将白细胞值恢复到正常,减少因白细胞值低下而引发感染。

从化疗方案角度讲:

使用高强度方案的患者,如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预计骨髓抑制持续的时间长(7天或10天以上)、程度重(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低于 0.5×109/L),患者感染风险增加,就需要及时、甚至预防性地给予升白针,缩短粒细胞缺乏持续的时间,减轻骨髓抑制的程度,降低感染风险。

从患者角度讲:

一些年老体弱的患者,合并慢性心、肺、肝、肾疾病及糖尿病的患者,机体代偿能力差,一旦感染很可能危及生命。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预防感染,可在化疗前就给予升白针,使患者尽快度过化疗后白细胞减少这段时间,减少发生感染的风险。 

从既往治疗史角度讲:

对于既往多次化疗或放疗的患者,或是疾病浸润骨髓的患者,其骨髓的代偿能力差,也需要在化疗前考虑升白针的预防性应用。

对于术后或有开放性伤口的患者,以及那些存在心、肺、肝、肾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或是易于感染,亦或是感染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大,这些患者也需要考虑升白针的预防性应用。

以上几种情况下,升白针的使用是很有必要的。但也要注意谨慎使用升白针,如果化疗药强度本身较弱,白细胞降得不多或者患者没有合并症,即便出现感染也有很大把握能够控制,这类患者化疗后如果出现白细胞减少,给予密切观察也是可行的。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在14-21天后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五、升白针什么时候打?

升白针的使用时间建议不少于3天。在打升白针的过程中也需要密切监测血常规,以免过度造血产生类白血病现象,一般白细胞>10*109/L即可。 不建议在化疗后当天打升白针,也不建议打完升白针当天就化疗,两者间隔时间最好大于24小时,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升白针刺激产生的中性粒细胞会被化疗药物破坏,加重化疗对骨髓储备功能的损伤,增加骨髓抑制的风险。

六、注意事项

1、及时复查血常规,调整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升白后 24 小时查血正常后可以打化疗。第一个化疗结束后 24 小时后要常规预防升白细胞 3 天,然后复查血常规,根据复查的结果考虑继续升白或者一周后再次复查血常规。

如果第一周期化疗后预防升白细胞后,第二个周期来打化疗前复查血常规还是 IV 度骨髓抑制,那么以后的化疗就要按照原来剂量的 75% 给药。

如果出现了粒细胞缺乏性发热,就要在下一周期前预防升白细胞再给化疗。

2、认真详细填写患者的出院记录和注意事项

出院注意事项明确写清,哪一天开始升白细胞、升白几天,哪天查血,并让患者及时将结果向医师汇报。

如果只是口头上说哪天开始升白细胞,患者依从性很差,等发生 IV 度骨髓抑制就为时已晚。此外,出院小结一定要写明不适随诊。

接下来总结一下促进白细胞生成的药物,其主要包括传统升白细胞药物如利可君、维生素B4、鲨肝醇等,生物制品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其他药物。

传统升白细胞药物

50421662766567017

生物制品

18471662766567300

其他药物

29961662766567579

文章来源:肿瘤新前沿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新前沿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为什么放弃晚期癌症患者?真的不..
  • 【Gut】暨南大学张冬梅等团队揭..
  • 【STTT】北京协和医院团队发现烟..
  • 低磷血症(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