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1
2022年6月13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陈茂教授带领的瓣膜病介入治疗团队成功为一名瓣叶严重钙化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实施经导管二尖瓣植入(transcatheter mitral valve implantation, TMVI),并于2022年8月在心血管领域著名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影响因子:35.855)上报道了该手术。
经查阅相关文献,这是国际上首例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中通过经皮介入的方式植入球囊扩张式瓣膜实现二尖瓣功能替换。
图1:文章发表截图
一
病情危重
经导管二尖瓣植入是唯一治疗选择
患者为一名80岁高龄女性,因急性心力衰竭外院治疗效果不佳转入我院。
入院时病情危重,NYHA(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评级为IV级。心脏彩超提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重度狭窄(解剖面积0.5c㎡)合并中度反流,三尖瓣重度反流,主动脉瓣轻-中度狭窄。
患者二尖瓣联合部存在严重钙化,合并明显的二尖瓣反流,为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禁忌症,STS评分高达18.9%,外科手术风险极高。然而经药物积极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不佳,TMVI成为了患者唯一和最后的治疗选择。
图2:术前心脏超声评估
二
克服重重困难,决定实施手术
此前,国际上并没有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中进行TMVI的报道。有关使用球囊扩张式介入瓣膜实施TMVI的报道都是针对存在二尖瓣瓣环严重钙化(mitral annular calcification, MAC)的退行性二尖瓣狭窄患者(这类手术简称为Valve-in-MAC)。
实际上,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中,退行性二尖瓣狭窄非常少见,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才是最常见的类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因瓣叶明显增厚、粘连导致瓣口狭窄,如没有明显的瓣叶钙化,可通过球囊扩张使粘连分离从而扩大二尖瓣瓣口。
然而二尖瓣瓣叶存在严重钙化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一直是临床上的治疗难点,这类患者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效果差,外科手术风险也高,则只能被迫选择保守治疗。
面对患者和家属积极治疗的诉求,团队决定考虑通过CT协助评估患者进行TMVI的可行性。心脏CT三维重建显示,患者二尖瓣瓣环没有钙化,二尖瓣瓣叶显著增厚,联合部(C1及C2)存在严重钙化并延伸至A1-P1及A3-P3区。二尖瓣钙化区域形成的限制区域面积为444.7m㎡。
模拟植入一枚26-mm的球囊扩张式瓣膜后左室流出道面积为382.3 m㎡,提示TMVI相关左室流出道梗阻风险低。团队结合患者CT评估结果经多次讨论后,认为在该例患者中通过球囊扩张式瓣膜实施TMVI是可行的。
图3:术前CT评估及测量
三
手术成功,顺利出院
术中,在心脏大血管外科蒙炜教授团队备台支持下,在心脏超声室梁玉佳、魏薪副主任医师的食道超声引导下,陈茂、冯沅教授带领的介入团队顺利完成血管入路建立、房间隔穿刺、导丝跨瓣等一系列操作,顺利建立从股静脉至二尖瓣的输送轨道。
在心室快速起搏下最终在二尖瓣预定位置顺利植入一枚26 mm的国产球囊扩张式介入瓣膜PrizValve,植入后即刻造影及食道超声评估显示瓣膜植入位置理想、功能良好(平均跨瓣压差仅2mmHg)、瓣周仅有微量反流。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经心脏CT及多次心脏超声确认瓣膜位置及功能状态稳定后,于术后1周出院。
图4:术中通过球囊扩张式瓣膜实施TMVI
四
技术突破,国际首次
华西医院陈茂教授团队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在二尖瓣瓣叶严重钙化(mitral valve calcification, MVC)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中通过球囊扩张式介入瓣膜进行TMVI(Valve-in-MVC)的可行性,为该类患者带来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文章从投稿到正式接收仅3天时间,也充分体现了国际同行对于这一技术突破的临床价值的充分认可。
百度浏览 来源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