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现气溶胶传播,多人阳性!初步研判为隔离期间通风和排水因素造成10月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405场新闻发布会上,门头沟区副区长朱凯介绍,截至10月8日16时,该区已经连续116天无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并通报了直航入境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确诊病例情况。朱凯表示,门头沟区负责直航入境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用房478间,自8月1日进驻以来,累计接待直航入境人员1656名,处置阳性病例18例。其中9月28日以来共检测病例3例,均为在同一楼进行集中隔离健康观察的入境人员。相关情况如下:
病例1:隔离房间号为36-1-403,9月30日确诊。
病例2:隔离房间号为36-1-402,9月28日至10月1日核酸结果均为阴性,10月3日(隔离第5日)核酸阳性。
病例3:隔离房间号为36-1-502,9月28日至10月5日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0月6日核酸结果阳性。
此外,10月8日同楼同单元集中隔离观察解离的人员3人在外区社会面核酸筛查中核酸阳性,隔离房间分别36-1-1902、36-1-2702。
上述6例阳性感染者隔离期间,均在36号楼1单元,房间号位数基本为02号,跨层较大,且采样流程为从上层向下采样,病例发病及确诊顺序为自下层往上出现。经专家综合研判,初步研判为气溶胶传播,排除人为因素,主要考虑通风和排水因素造成,具体结论正在调查中。
为进一步防止社会面疫情传播风险,门头沟区已采取相关防控措施。对10月2日至4日曾在36号楼1单元隔离的56名已解离人员采取7天居家隔离措施,每日进行核酸检测。对36号楼在隔人员采取转移等各项措施,对风险部位开展全面检查和终末消杀。对隔离点内其他人员进一步加强管理,对公共环境和室内环境开展采样检测,落实各项防疫要求。据深圳特区报消息,下半年以来的深圳疫情中,流调专家在茫茫人海中追寻不同病例的交集,常常在翻看监控视频时发现一个现象:户外隔空传播,感染者都有一个共同点:没戴好口罩。案例一:国庆期间,深圳一名市民A前往内蒙古旅游,返深后于10月9日确诊。流调显示,10月8日18时,病例A与病例B在福田区的路边时相遇,二人均未戴口罩,导致交叉感染。10月10日,病例B确诊。目前病例A引发的后续关联感染个案,已超过20例。
案例二:深圳市福田区某生活超市门口,确诊病例A路过时,向旁边的垃圾桶吐了口痰。
一分钟后,病例B和两名好友来到该超市买菜,并在距离垃圾桶一米左右的位置,徘徊了大概一分钟。身着白衣的病例B虽然戴了口罩,但整个鼻子都裸露在外。
福田区疾控中心流调发现,两人属于同一传播链。流调员指出,病例A吐痰的行为形成了气溶胶传播风险。“病例B戴的口罩虽然把嘴巴挡住了,但是鼻子裸露在外面,这就导致气溶胶吸入呼吸道,从而造成病毒传播。”
另据广东韶关此前消息,在近期韶关疫情的第一条传播链上,一病例于9月30日从呼和浩特返韶,没有严格执行相关防疫规定,不佩戴口罩步行至公共场合、随地吐痰,传染了路过的数名市民,让其携带的变异毒株BF.7在韶关市社会面造成传播重大风险。
10月7日,韶关发布消息称,10月3日,该病例在接到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涉疫风险人员排查电话后,不执行就地等待疾控人员上门处置等相关防疫规定,且不佩戴口罩步行到公共场合随地吐痰,造成其携带的变异毒株在社会面传播重大风险,行为十分恶劣,后果非常严重,目前该病例已被立案侦查。
提醒大家:戴口罩时,鼻翼两侧尤其要捏紧,否则气溶胶很容易乘虚而入。如果鼻翼两侧没有很好贴合面部,是漏气的,这时去做核酸,假如前面正好是一个阳性感染者,你近距离接触,他在测的时候把口罩去掉,这时候就会有病毒形成气溶胶,你紧紧跟着他,就可能吸进去,所以正确戴口罩很关键。免疫逃逸能力或最强!全国已经有四地发现了新变异株BF.710日,山东烟台通报,10月4日以来,烟台市本轮本土疫情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10例,主要为省外返烟人员及其关联人员。经流调溯源,源头明确、链条清晰,病毒基因测序主要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F.7,与省外相关病例高度同源。目前,所有阳性感染者均在奇山医院集中观察救治,情况稳定。
10月1日,呼和浩特市通报,本轮疫情首例确诊病例属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F.7进化分支。
据最新通报,10月9日0时至24时,呼和浩特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7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99例。
10月9日,乌兰浩特市通报,从10月6日至9日14时,乌兰浩特市累计发现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此外,还有7个混管样本检测结果异常。
乌兰浩特市本轮疫情病例感染的新冠病毒属于奥密克戎BF.7进化分支,与呼和浩特市自9月28日出现首例确诊病例的疫情高度同源。
广东韶关市政府9日通报,韶关市此轮疫情主要有两条传播链,分别由奥密克戎变异株BF.7进化分支和BA.5.1.7在传播,它们是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极快的变异毒株。
BF.7是BA.5.2.1.7的缩写,被认为是奥密克戎BA.5变异株衍生的第三代亚型。美国疾控中心新冠数据监测发现,BF.7从开始监测以来,毒株所占百分比已在短期内上升至4.6%,成为当前美国新冠病毒检出比例第三位的变异毒株。
广东省韶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书剑曾介绍,BF.7进化分支较其它毒株,具有更强的传染力、扩散性及逃逸性,极易造成大面积传播,疫情处置、控制难度较以往成倍增加。且感染者中,无症状患者和轻症患者居多,因此很容易“潜行”在人群中。
有研究表明,BF.7可能是目前为止免疫逃逸能力最强的变异株。有学者预判,BF.7有可能会成为今年秋冬季流行的突变株。
据悉,BF.7感染后表现的症状包括高热、持续性咳嗽、身体疼痛、头痛、喉咙痛、嗅觉改变和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与新冠奥密克戎早期亚型变异株感染后的症状类似。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