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8
作者:周峰¹ 黄启超¹ ² 郭旭¹ ² 程青青¹ 崔亚琼¹ 赵建花¹ 张艳慧¹ 王瑜¹ 崔悦¹ 梁婷¹ 王敏¹ 杨琼瑶¹ 郑鹏¹ 康婷¹ 庞硕¹ 冯婉¹ 邢金良¹ ²
作者单位:710000 西安 ¹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²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来源: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2年10月第14卷第5期
【摘要】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秉承“创新模式、整合资源、发展共赢”理念,积极发挥密切联系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和技术交流、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职能作用,在近十年笃行不怠的摸索中,积极推进肿瘤标志物领域技术创新及临床转化应用,促进基础、临床及产业合作,建设服务新型肿瘤标志物创新转化基础工程的“六大体系”,充分发挥了积极的桥梁、纽带和平台作用,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创新;转化;科技社团
肿瘤防治的关键在于早筛,其中灵敏准确的肿瘤标志物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十年来,伴随着肿瘤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等基础研究异的不断发展,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又名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质谱技术、微流控技术等分析和鉴定新基因和蛋白标志物的技术不断涌现,肿瘤标志物领域步入了全面创新和快速发展的阶段,深彻影响着肿瘤诊疗模式。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是由中国抗癌协会领导的国家级二级学会,秉承“创新模式、整合资源、发展共赢”理念,紧扣时代发展脉搏,聚拢肿瘤标志物领域国内知名专家,积极加强国内学术交流与国外沟通合作。专委会在十年笃行不怠的摸索中,积极推进领域技术创新及临床转化应用,促进基础、临床及产业合作,有力地推动了肿瘤标志物领域前沿知识的快速普及,提供了领域研发、转化、检测的专家指导意见,摸索建立了服务新型肿瘤标志物创新转化基础工程的“六大体系”:资源体系、培训体系、交流体系、服务体系、评价体系、合作体系,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1►与技术发展同频共振打造人才知识资源体系
长久以来,病理活检一直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某些器官和组织活检标本不易获得,且侵入性操作会对患者造成一定损伤,因此探索和发现更精准、更方便获取的体液标志物对肿瘤精准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十年是生命科学领域高速发展的十年。2015年,液体活检技术被《麻省理工技术评论》评为年度十大突破技术。液体活检指对释放到血液或其他体液的循环肿瘤成分进行的分子分析,其具有无创、副作用小、操作简单、能重复取样等优点,目前逐渐成为常规组织活检的有利替代品,为检测和监测肿瘤标志物提供了一种可靠高效的方法[1]。液体活检的检测成分主要包括核酸,即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s)、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循环肿瘤 RNA(circulating tumor RNA,ctRNA)[2-3]。其中ctDNA和CTC陆续获得临床批准用于癌症的诊断,筛查和预后评估[3]。2016年美国FDA批准了第一个可用于肺癌的ctDNA突变检测试剂盒,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首次批准EGFR基因突变检测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评估,这标志着我国液体活检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9年一种用于检测前列腺癌的外泌体液体活检技术获得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进一步拓展了液体活检的应用范围。2020年首个基于NGS的液体活检产品获得美国FDA批准,主要用于实体瘤综合基因组分析和肺癌伴随诊断,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决策,这标志着液体活检技术的发展进入更加精准、快速和全面的新时代。近十年来,液体活检技术“井喷式”的发展有望极大改进肿瘤诊疗模式,使肿瘤防治“关口前移”,从而降低恶性肿瘤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率。但该新兴领域的人才和知识储备明显迟滞于技术的发展,为此专委会重点推进多项工作,努力打造人才知识资源体系,推动新技术、新方法更快转化,为肿瘤防治奠定技术基础。
1.1 组织建强肿瘤标志物领域专业人才体系
目前,肿瘤标志物领域已发展成为融合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产业发展的交叉学科,为此专委会勇敢打破学科壁垒,聚拢肿瘤标志物领域国内知名基础科研专家、临床专家(检验、病理、肿瘤内外科等)及相关企业技术专家,以新型检测技术为牵引,推进领域亚专业发展,并与各省级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建立了联动机制,专家人数达3 000余人,专业会员及学生会员突破1万人,实现了全国三甲医院、科研院所的全覆盖,组织建强了肿瘤标志物领域专业人才体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肿瘤标志物提供了人才支撑。
1.2 兼顾经典积淀与前沿资讯,提供不同知识载体
肿瘤标志物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知识的爆炸性增长,但是长期以来尚缺乏充分整合传统标志物及新型标志物的专著供广大临床及科研工作者使用。为此专委会集合领域内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150余名权威专家,历时3年,整合了全面、经典的肿瘤标志物理论及研究成果,编纂了《肿瘤标志物》并于2022年出版,填补了国内该项空白。同时为了快速集纳肿瘤标志物领域国内外最新进展及成果,大力促进肿瘤标志物领域信息的快速共享与交流,专委会于2018年11月29日创立发布《肿瘤标志物通讯》,至今已发布60余期,总字数近100万字,累计300余位专家参编,累计近2 000篇稿件,浏览量高达80余万余次。
1.3 满足临床需求,首创编制“案例集”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临床肿瘤诊断、疗效评估、预后预测等方面应用广泛,但其检测结果会受到多种非肿瘤疾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发生异常,从而造成检验与临床医师非正常的认知和诊疗行为。为此专委会组织编写《肿瘤标志物异常结果分析案例集》并将于2023年正式出版,以帮助临床上排除各种因素对肿瘤标志物结果的影响,减少临床判断错误率,指导检验与临床工作者做出正确的病情分析。此外,NGS检测在肿瘤治疗和管理全程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应用价值。但NGS的检测结果复杂,结果解读涉及大量跨学科前沿知识,而目前大部分医疗机构普遍缺乏掌握基因组医学的跨学科人才,以测序技术为代表的新型分子诊断标志物的整合临床应用亟须指导,为此专委会组织编写《肿瘤分子诊断标志物典型应用案例集》,针对临床指南还没有统一诊疗方案的难治性肿瘤,结合测序结果,遴选收录在MDT+MTB指导下诊治的疑难案例。该案例集将于2023年正式出版,届时将填补国内分子诊断标志物临床案例领域的空白。
2►积极转变方式,建立开放、枢纽、平台型线上培训体系
为将肿瘤标志物领域不断发展的前沿知识真正普惠到广大相关领域工作者,专委会以培训为重要抓手,自2017年以来践行“大手拉小手”理念,累计组织肿瘤标志物新技术全国推广培训50余站,免费培训人数超过15 000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专委会向广大肿瘤科技工作者发出“凝神聚力抗疫情,立足本职做贡献”的倡议,积极响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抗癌协会的号召,牢记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的本职,坚持公益、专业、学术宗旨,汇基础、聚临床,打造“TBM学院”线上直播培训平台,仅3年时间TBM学院已组织500场线上学术培训讲座,4 000余名领域专家做客直播间,吸引600多万人次观看,单场最高收看人数49.8万。在此基础上,还开发了具有强实操性的肿瘤标志物挖掘技术与应用体系课及NGS技术临床应用培训课程,致力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肿瘤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最终提高肿瘤防治成效。
3►以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为核心实现高层次全方位交流
新型肿瘤标志物及其相关领域基础研究、前沿技术、临床应用、产业发展等不断取得突破。为了促进多学科整合、全方位交流合作,自2017年以来专委会在中国抗癌协会的指导下,秉承“创新、转化、合作、共享”理念,先后在西安、郑州、武汉、广州、沈阳举办了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最高参会人数达3 500人。2022年专委会将继续守正创新,全面整合,在上海举办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暨第十六届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论坛暨中国肿瘤标志物产业创新大会,目前,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已连续入选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制的《重要学术会议指南》,是肿瘤标志物领域最高学会水平的交流盛宴,对促进多学科整合、全方位交流合作具有重要作用。
4►面向患者、面向专家、面向企业搭建立体服务体系
4.1 科普为引,为人民群众答疑解惑
肿瘤标志物作为健康体检中最常见的指标,其异常易引起人民群众的恐慌。近年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对正确的肿瘤防治知识的迫切渴望,专委会高度重视科普工作,2019年主编了《“癌症知多少”新媒体健康科普丛书:肿瘤标志物》,并于每年的2月4日世界癌症日和4月15日—21日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组织系列线上线下科普讲座、义诊咨询等活动,占据科普重要阵地并积极发声,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肿瘤标志物。
4.2 需求导向,为专家解决实际困难
以解决专家个人或学科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活动出发点,2020年以来专委会创新性打造线下交叉学科、小型化TBM俱乐部活动,形成专门服务于肿瘤标志物领域科研、临床和技术研发专家,提供轻松讨论科研创新、快乐交流合作的形式。切实为专家解决课题设计、研究生培养、样本共享等实际困难。
4.3 企业提困难,合作谋发展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也写入了《2020年中国科协学会学术工作要点》。近年来,专委会积极践行“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思想,推进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临床验证、产业发展全链条的合作与整合,推出系列线上医研企合作座谈会免费公益活动,旨在发挥专委会的技术资源、科研资源及医疗资源优势,邀请领域内的学术和临床知名专家及领域上、中、下游创新企业合作伙伴,搭建线上小型化、深度沟通、问题导向的医研企合作沟通平台。
5►多管齐下、智库发声为领域发展提供科学评价
近十年来,层出不穷的肿瘤标志物新技术、新成果,一方面显示了肿瘤标志物领域全面创新和快速发展的活力,另一方面也带来如何合理应用的困境。为此专委会主动发挥医研企专家的智库作用,多管齐下,积极为领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5.1 学科发展报告紧扣技术发展前沿
为了更好地传播学科前沿资讯,高效配置医疗学术资源,帮助医护人员及科研人员之间进行科学、高效的学术交流,自2017年以来专委会组织专家力量每年梳理国内外领域重大突破,汇总上报中国抗癌协会汇编《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聚焦中国特色,掌握学科发展态势和规律,明确学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能够广泛、有效地传播肿瘤专业知识,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的有效实施。
5.2 专家共识指南齐发力
针对快速发展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和临床应用中面临的困惑和难题,专委会自2017年以来与《中国癌症防治杂志》等开展多方合作,陆续主编及参与推出了《外泌体研究、转化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4],《鼻咽癌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5],《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年版)》[6],《肿瘤突变负荷检测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版)》[7],《同源重组修复缺陷临床检测与应用专家共识(2021版)》[8],《ctDNA高通量测序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2年版)》[9],《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指导肿瘤精准治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10],《中国人群肺癌血清标志物临床应用及参考区间建立规范化流程专家共识》[11]共8部专家共识,另有多部专家共识还在积极筹备组织撰写中。此外,中国抗癌协会已启动《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指南)》(技术篇)编写工作,其中专委会负责及参与《CACA指南:血清标志物检测》《CACA指南:液体活检》《CACA指南:基因检测》3部指南,将于2022年完成编写及修订工作,这些指南对该领域相关规范的建立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5.3 组建决策咨询专家团队,聚焦领域深层次发展问题
根据《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决策咨询专家团队的通知》(科协办函智字〔2022〕49号),为加强决策咨询战略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集思汇智资政、高质量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能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开展决策咨询专家团队建设工作。经各全国学会申报,组织专家评审并报批,50家全国学会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2年决策咨询专家团队建设试点单位,其中由专委会专家为主体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及整合应用决策咨询专家团队”正式获批成立。首批决策咨询专家团队由22位深耕肿瘤标志物领域产、学、研、政、医、检各行业的专家组成,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强化任务导向,聚焦靶心、争创一流、赋能基层、开放协同;深入扎实开展肿瘤标志物领域决策咨询调研,组织系列交流活动,撰写并发布决策咨询报告;提升集思汇智资政能力,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
6►践行整合理念,推进肿瘤多学科诊断合作体系建设
医学的发展已经从循证医学时代跨入到整合医学时代,特别是随着对肿瘤研究与认识的深入,肿瘤诊疗越来越需要临床多学科、多平台、多技术的协作与联合应用,并并吸纳从事生物信息学及肿瘤相关基础研究专家的加入,通过整合高度复杂的现代诊断技术与临床资料,可以向医生提供肿瘤患者更加多元化、个体化的信息,进而制定与之匹配最佳的治疗方案。专委会积极践行整合理念,从分而析之到合而治之,从合而治之到合理治之,整合传统标志物、新型标志物及影像标志物,2019年创造性提出肿瘤多学科诊断(Multiple multiple Discipline discipline Diagnosisdiagnosis,MDD)合作新模式。同时,成立MDD专家协作组,组织系列线上线下病例讨论活动,编写《肿瘤分子诊断标志物典型应用案例集》。此外,2021年正式创立“MDD整合诊疗奖”,广泛邀请全国医疗机构的多学科专家团队进行MDD项目申报、优秀经验分享交流。。期望通过以上举措,融汇各方专家智慧,充分挖掘诊断数据价值,优化疾病临床诊疗路径,从而更有效地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
十年弹指一挥间,专委会矢志做肿瘤标志物领域前沿技术与知识的“传播人”,科技与产业的“对接人”,基础向临床转化的“推动人”。专委会将服务新型肿瘤标志物创新转化基础工程的“六大体系”进一步推向深入,加速肿瘤标志物领域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速度,在肿瘤早筛、诊断、治疗及预后检测各环节更好地发挥新型肿瘤标志物的作用,助力人民健康,为推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Wan J, Massie C, Garcia-Corbacho J, et al. Liquid biopsies come of age: towards implementation of circulating tumour DNA[J]. Nat Rev Cancer, 2017, 17(4):223-238.
[2] Nikanjam M, Kato S, Kurzrock R. Liquid biopsy: current technolog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J]. J Hematol Oncol, 2022, 15(1):131.
[3] De Rubis G, Rajeev Krishnan S, Bebawy M. Liquid Biopsies in Cancer Diagnosis, Monitoring, and Prognosis[J]. Trends Pharmacol Sci, 2019, 40(3):172-186.
[4]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外泌体技术专家委员会. 外泌体研究、转化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转化医学杂志, 2018, 7(6):321-325.
[5]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鼻咽癌标志物专家委员会. 鼻咽癌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9, 11(3):183-193.
[6]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遗传性肿瘤标志物协作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乳腺癌标志物协作组.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年版)[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9, 11(5):363-374.
[7]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遗传性肿瘤标志物协作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分子病理协作组. 肿瘤突变负荷检测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版)[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0, 12(5):485-494.
[8]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遗传性肿瘤标志物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分子病理学组. 同源重组修复缺陷临床检测与应用专家共识(2021版)[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1, 13(4):329-338.
[9]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 ctDNA高通量测序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2年版)[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2, 14(3):240-252.
[10] 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指导肿瘤精准治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编写专家组. 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指导肿瘤精准治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2, 14(3):234-239.
[11]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 中国人群肺癌血清标志物临床应用及参考区间建立规范化流程专家共识[J]. 中国肿瘤临床, 2021, 48(22):1135-1140.
百度浏览 来源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