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新冠应尽快按乙类传染病管理 | 对话全国人大代表、感染病专家蔡卫平

疫情百态

2022-12-06   来源 : 医学界

1202 0

目前新冠的重症率、病死率跟流感差不多,即使传染性有所加强,但对人类的威胁已明显降低,具备按照乙类管理的条件。国家层面应该尽快明确按照乙类管理,这才是依法治国,地方政府才能依法行政。


“二十条”发布半个多月以来,全国疫情防控策略进一步完善优化。近日,各地防控措施更是出现很多重大转变。

在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情况下,防控策略接下来将走向何处才能进一步优化?为此,“医学界”独家对话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

医学界:近日,全国各地疫情防控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放开动作,根据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抗疫经验,放开后的第一个月出现了疫情高峰,你认为我国逐步放开后会出现病例激增的问题吗?

蔡卫平其实我们国家并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完全放开,逐步放松疫情管控的方式也不一样。

我理解的做法可能是这样:这双“手”虽然没有完全放开,但握着的松紧度在逐渐放松。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把疫情增长的曲线压的扁一点,让其持续的时间稍微长一点,但峰值不要那么高,这样产生医疗挤兑的风险就小一点。

按照目前的处置方式,如果不管是轻症,还是无症状和重症患者,都要收治进医院,这样做,床位肯定一直是满的。我认为未来的一个趋势之一是,方舱收治的轻症和无症状患者可以居家隔离,如果感染者待在家里不出来,对外传播的风险是不大的,即便发生传播也是之前在公共楼道产生的,所以无论转不转走(集中隔离),对下一步的疫情控制都没有那么大的影响。所以说,如果具备一定的条件,最好是家里有独立房间的,就在家里自己隔离。

医学界:新冠作为乙类传染病,已经按照甲类管理近三年了,最近有媒体提议新冠回归乙类管理,你觉得时机成熟了吗?

蔡卫平目前新冠的重症率、病死率跟流感差不多,即使传染性有所加强,但对人类的威胁已明显降低,具备按照乙类管理的条件。

之前有不少新发传染病在对其流行特征和致病强度不清楚的时候,会先定为乙类但按甲类管理。对这种疾病综合评估,搞清楚以后,就会恢复乙类管理。例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尽管致死率比较高,但人间传播不强,所以就恢复为乙类。

本次新冠疫情跟2009年暴发于北美、半年内迅速席卷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点相似,开始病死率比较高,先按甲类管理,后来再恢复至乙类。国家层面应该尽快明确按照乙类管理,这才是依法治国,地方政府才能依法行政。

医学界:将新冠回归乙类传染病管理,将会对防疫带来哪些改变?

蔡卫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甲类传染病或者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必须强制隔离。其中,第三十九条中提到,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目前,各地的防疫措施还不统一,比如有地方采取了密接和阳性居家隔离,有的地方仍然拉走集中隔离,混乱的原因就是(对疾病的)定位不清晰。所以,从法理角度,必须先把新冠恢复为乙类传染病,不再按照甲类管理,这样才能探索居家隔离等后续措施。

医学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该怎么在逐步放开后保护好自己?

蔡卫平对于已经相对放松的地区,大家还是要最好自我防护,包括老人和小孩在内的各个群体,要减少大规模的聚集,在公共场所戴好口罩,外出时,你就把满大街的人当成阳性就好了,做好自我防护。家庭内聚集性传播的情况比较常见,要做好自检抗原,一旦阳性的话在家单独住,戴口罩,保持通风。

如果不幸发生检测出阳性以后,要做好自我健康检测,出现气促或是连续三天体温超过38.5度,就要联系去医院了。从目前的数据看,小孩感染后其实不用特别紧张,病情不会更严重。对有严重基础病且基础病未被控制住的老年人,需要格外注意。

但如果老年人有糖尿病、高血压,能够通过用药能疾病控制得很好,危险度也不高。同样风险不高的还有打了疫苗的老年人,所以我呼吁老年人应该尽早去打疫苗和加强针,现在已经有了吸入式疫苗,能够预防感染,按照作用机理来说它应该会比注射类疫苗对呼吸道粘膜的保护效果更好,如果已经有地方开始推行的话,建议重点先给老年人使用,对上呼吸道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我建议,如果老年人还担心新冠病毒的话,趁现在还没有被感染,尽快把基础疾病控制好,当然也有一些疾病难以控制好,比如慢阻肺,但是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可以控制住的。

总体来说,打疫苗是第一位的;第二,在公共场所,特别是在密闭的公共场所要规范佩戴好口罩;第三,要保护好家人,不要造成家庭聚集性传播;第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除了打疫苗外,还要把基础病控制好。


来源:医学界

责编:田栋梁

校对:臧恒佳

编辑:毕北北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如何看中国和美国新冠病死率的巨..
  • Nature子刊:百万人研究,反复感..
  • AFP与肝癌的旦夕祸福!
  • 和全国各地的一线医生聊了聊现在..
  • 新冠专题

    我们提供最新鲜最全面的新冠疫情资讯。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