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西班牙首例|Rodrigo Estévez-Loureiro教授团队成功完成LuX-Valve Plus经血管三尖瓣置换手术

临床医学

2022-12-23      

924 0

近日,西班牙阿尔瓦罗昆奎罗医院 (Hospital Álvaro Cunqueiro)Rodrigo Estévez-Loureiro教授团队成功应用LuX-Valve Plus经血管三尖瓣置换系统为一例因三尖瓣大量反流导致的右心衰竭患者完成三尖瓣置换手术,术后超声显示人工三尖瓣植入稳定,瓣叶启闭良好,仅残余微量瓣周漏。患者在手术室即刻拔除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改善显著。此次手术也是LuX-Valve Plus于西班牙的首次临床应用,治疗效果优异。

76801671752141456

40651671752142277

9951671752142818

术前超声提示重度三尖瓣反流    

接受本次LuX-Valve Plus治疗的是一位三尖瓣重度反流的高龄女性,患者早前曾由于二尖瓣疾病行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植入Tendyne瓣膜一枚,且有ICD植入史。术前CT分析结果显示,瓣环大小为47.6mm,血管无明显迂曲和钙化。由于患者三尖瓣解剖结构复杂,二尖瓣位人工瓣膜造成的超声伪影和ICD导线的干扰使得欧洲没有其他合适的商业化和临床试验的产品可以对其进行治疗。经过Rodrigo Estévez-Loureiro教授团队的详尽术前评估,认为LuX-Valve Plus经导管三尖瓣置换系统可以对该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因此,Rodrigo Estévez-Loureiro教授团队最终决定使用这一中国创新器械为患者进行手术。法国波尔多里尔大学附属医院的Thomas Modine教授与加拿大圣保罗医院的Anson Cheung教授全程线下指导本次手术。

33081671752143047

术中输送器在超声引导下调整位置

手术在全麻状态下进行。术者采用经右侧颈静脉入路的方式将输送器送入患者心脏内,在TEE及DSA引导下调整输送器头端角度,使得输送器与三尖瓣瓣环平面垂直。在输送器进入右心室后释放室间隔锚定装置,而后释放瓣叶夹持件(2个耳片结构)成垂直状态。在TEE及DSA确定夹持件固定至三尖瓣叶根部且位于右室侧后释放人工瓣心房侧盘片。随后调整瓣膜同轴性以及室间隔锚定件位置(贴合室间隔),前推藏针管并固定,进而释放室间隔锚定装置,并再次确认瓣膜位置、稳定性及同轴性,合拢输送鞘后撤出输送器,完成LuX-Valve Plus人工三尖瓣瓣膜的植入,仅残余微量瓣周漏。且经手术中心电生理团队评估,病人的起搏器和ICD功能没有受到影响。

27611671752143639

65351671752143909

术后DSA显示Lux-Valve Plus与Tendyne和ICD无相互影响

76391671752144401

70671671752145155

术后超声显示仅残余微量瓣周漏

LuX-Valve Plus经血管三尖瓣置换系统此次“出海”圆满完成,术后Rodrigo Estévez-Loureiro教授对LuX-Valve Plus经血管三尖瓣置换系统的器械性能和治疗效果大为称赞,认为LuX-Valve Plus的手术体验非常好。术后即刻超声显示三尖瓣反流几乎完全消失,血流动力学改善显著,患者恢复快。在面对复杂解剖结构、超声影像质量不佳、有起搏导线干扰时,Lux-Valve Plus也体现了极强的适应性。Thomas Modine教授和Anson Cheung教授也肯定了LuX-Valve Plus术中操作的便捷性,认为LuX-Valve Plus容错率高,对术中影像的依赖较小,后期希望可以更多的应用LuX-Valve Plus三尖瓣置换系统于临床实践,让更多的三尖瓣重度反流患者尽早获益,改善预后。

LuX-Valve Plus经血管三尖瓣置换系统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心脏瓣膜介入治疗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引用“非径向支撑力”和“室间隔固定”的设计理念(即采用贴靠支撑和室间隔锚定的方式进行人工瓣膜的固定),能更好适应三尖瓣结构菲薄脆弱的特性,并且采用经颈静脉入路的方式,对患者的损伤进一步减小。目前,LuX-Valve Plus全国多中心FIM研究已全部完成入组,LuX-Valve Plus全国多中心确证性临床研究已开始患者入组;此外,LuX-Valve Plus全球救治性临床研究已成功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西班牙开展,并还在持续推进中,我们相信更多的三尖瓣重度反流患者将因此获益。



医微客一站式科研服务平台,致力于服务医院和企业,协助医生解决科研上的痛点,提升临床科研水平,为企业提供医学写作、医学编辑、科研培训和学术传播等策略支持。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我爱瓣膜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安徽省立医院徐健教授团队TAVR突..
  • 小小爱心包,大大关怀情——我院..
  •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王莹:不遗余..
  • 专设专用病房楼!河南省人民医院..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