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女性生殖的病理生理学

临床医学

2023-01-19      

883 0

女性生殖系统由在女性生命周期中变化的动态器官组成。卵巢周期包括卵巢卵泡的生长和发育,破裂,以及转化为黄体,相对产生雌激素和孕激素。

正常的月经周期是将原发性神经内分泌复合体(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整合到由一系列反馈和神经信号的外周机制调节的控制系统的结果,这些机制导致从数十万个原始卵母细胞的池中释放单个成熟的卵母细胞。这些机制的改变可导致病理状况并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生育能力是受孕的能力。成功的怀孕需要一个复杂的序列,包括排卵、输卵管拾取卵子、受精、将受精卵运送到子宫以及植入受药子宫腔。各种研究表明,每月受孕的概率高达 20-25%。

女性生殖系统由在女性生命周期中变化的动态器官组成。

示意性地,在两次月经之间的期间,它可以分为:


卵巢周期:它包括卵巢卵泡的生长和发育,破裂,以及转化为黄体,相对产生雌激素和孕激素。



月经周期:它由子宫内膜的改变组成,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必须准备以适应受精卵。


正常的月经周期是将原发性神经内分泌复合物(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整合到由一系列反馈和神经信号的外周机制调节的控制系统的结果,这些机制导致从数十万个原始卵母细胞池中释放单个成熟卵母细胞。

1 下丘脑-垂体轴

下丘脑由位于大脑底部的一系列核组成,其神经元在整个中枢神经系统收缩突触。它通过血液供应的门静脉系统与垂体前叶相连。垂体后叶或神经垂体就像下丘脑激素ADH和催产素的“储存库”。事实上,它包含产生ADH的视上(SO)核和产生下丘脑催产素的室旁核(PVN)中产生的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下丘脑产生GnRh,这是一种刺激促性腺激素生物合成和分泌的十肽: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脉冲性 GnRh 输入是激活和维持 GnRh 受体所必需的;GnRh脉冲频率的变化会影响LH和FSH释放的绝对水平和比率。

垂体前叶包含五种产生激素的细胞类型:促性腺激素细胞(LH 和 FSH)、泌乳菌 (PRL)、生长激素细胞 (GH)、促甲状腺细胞 (TSH) 和促肾上腺皮质细胞 (ACTH)。垂体激素均受下丘脑神经内分泌分泌刺激,PRL受强直抑制,表达主要受多巴胺抑制调节。事实上,促性腺激素(LH和FSH)受GnRH调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物合成受到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刺激。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由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诱导的。按照惯例,月经的第一天代表周期的第一天(第 1 天)。然后将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卵泡期和黄体期。


卵泡期从月经开始开始,到LH激增的前一天结束。



黄体期从LH激增的当天开始,到下一次月经开始时结束。


平均月经周期为28-35日,卵泡期约为14-21日,黄体期约为14日[1,2]。月经间期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卵泡期的变化;相比之下,黄体期保持相对恒定。

2 卵泡早期

在卵泡期早期,卵巢的激素活性最低,导致血清雌二醇和孕酮浓度低。受雌二醇、孕酮和可能抑制素的负反馈作用影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脉冲频率增加,随后FSH浓度增加约30%[6]。FSH分泌的小幅增加似乎是招募下一批发育中的卵泡所必需的,在该周期中,其中一个卵泡将成为显性卵泡,然后是排卵卵泡。此时LH脉搏频率也迅速增加,从黄体期晚期每4小时1次脉冲增加到卵泡期早期每90分钟1次脉冲[10]。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已被用作卵巢健康和衰老的潜在标志物。它由小窦卵泡分泌,与卵巢窦卵泡的总数相关。血清AMH在整个月经周期中的变异性似乎很小。

16.2.1 卵巢和子宫内膜

卵巢在卵泡早期是静止的,除了前一个周期偶尔可见的消退性黄体。此时可以看到直径为3至8毫米的小卵泡。月经期间子宫内膜相对模糊,一旦月经结束,就会变成一条细线。

3 卵泡中期

卵泡刺激素(FSH)分泌的适度增加逐渐刺激卵泡生成和雌二醇的产生,导致所选卵泡队列的逐渐生长。当几个卵泡最初生长到窦期时,它们的颗粒细胞的大小和分裂增加,通过FSH刺激芳香酶产生增加的雌二醇血清浓度,然后抑制卵巢中颗粒细胞的A。雌二醇产生的增加对下丘脑-垂体轴产生负面影响,抑制FSH和LH浓度以及LH脉冲幅度。同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脉冲发生器略微加速至平均LH脉冲频率约为每小时1次(而在卵泡早期每90分钟一次)。这种GnRH刺激可能是由于黄体期黄体酮的负反馈效应。

3.1 卵巢和子宫内膜变化

在卵巢超声检查中可以看到几个9-10毫米的窦卵泡。子宫内膜增生,随着腺体数量的增加而变厚,由于雌二醇浓度增加,典型的是“三条纹”。

4 卵泡期晚期

在排卵前一周,生长的卵泡诱导雌二醇和抑制素A的增加。由于负反馈效应,雌二醇的这种增加负责降低FSH和促黄体激素LH的浓度。一旦选择了优势卵泡,FSH就会诱导卵巢中的LH受体,并增加卵巢分泌宫内生长因子。

4.1 卵巢、子宫内膜和宫颈黏液改变

已选择单个优势卵泡。它每天增加2毫米,直到达到20至26毫米的成熟尺寸。其余不断增长的卵泡队列逐渐停止发育并闭锁。由于雌二醇浓度的升高和宫颈粘液的变化,子宫子宫内膜逐渐增厚;特别是,数量和“紧绷”有所增加。

5.月经中期激增和排卵

排卵前一天,发生一个重要的神经内分泌现象:周期中期激增[10,13]。它包括从卵巢激素(如雌二醇和孕酮)对 LH 分泌的负反馈控制转变为突然的正反馈效应,导致血清 LH 浓度增加和 FSH 浓度升高较小。这可能是由于GnRH受体数量增加,但GnRH输入垂体可能没有变化。此时,即使LH脉冲的频率继续约为每小时1次,LH脉冲的振幅也会急剧增加。

5.1 卵巢变化

LH激增是卵巢重要变化的原因。优势卵泡中的卵母细胞完成其第一次减数分裂,然后在LH激增后约36小时从卵巢表面的卵泡中释放出来。然后它沿着输卵管进入子宫腔。同时,排卵过程所需的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其他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加。在卵母细胞释放之前,颗粒细胞开始黄体化并产生黄体酮。黄体酮负责减少LH脉冲,LH脉冲因浪涌终止而变得不那么频繁。卵泡破裂和卵母细胞释放与LH激增密切相关;因此,血清或尿液LH的测量可用于估计女性的排卵时间。

5.2 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变得更加均匀明亮,“三条纹”图像丢失。这是由于黄体酮增加的影响,它负责有丝分裂的停止和腺体的“组织”。

6.黄体期

黄体在黄体中期和晚期诱导黄体酮浓度升高。这种增加导致LH脉冲逐渐减慢至每四小时一个脉冲。在没有受精卵母细胞的情况下,LH分泌减少导致黄体产生的孕酮和雌二醇逐渐下降。但是,如果卵母细胞受精,排卵后几天开始植入子宫内膜。早期胚胎开始制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维持黄体和黄体酮的产生。抑制素A也由黄体产生,血清中黄期抑制素A浓度达到峰值。在黄体期几乎不存在抑制素B分泌。

6.1 子宫内膜变化

由于黄体消退,雌二醇和孕酮下降,子宫内膜失去血液供应。月经是LH激增后约14日子宫内膜周期性有序脱落[6]。同时,下丘脑-垂体轴诱导LH升高并开始新的周期。

Cite this chapter

Nappi, L., Sorrentino, F., Greco, F., Vona, L., Zullo, F.M., Bettocchi, S. (2023). Pathophysiology of Female Reproduction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In: Bettocchi, C., Busetto, G.M., Carrieri, G., Cormio, L. (eds) Practical Clinical Andrology. Springer, Cham. https://doi.org/10.1007/978-3-031-11701-5_16



医微客一站式科研服务平台,致力于服务医院和企业,协助医生解决科研上的痛点,提升临床科研水平,为企业提供医学写作、医学编辑、科研培训和学术传播等策略支持。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医学镜界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中疾控《柳叶刀》发文,中国仅20..
  • 华西医院心内科使用微创介入技术..
  • 房颤患者植入Watchman封堵器后如..
  • 欧美指南大“比拼”:主动脉瓣狭..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