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脂质斑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YELLOW试验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3/8/12 18:03:43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Kini及同事采用漫反射近红外光谱仪(NIRS)、血流储备分数(FFR)和血管内超声(IVUS),研究短期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冠状动脉内斑块脂质含量和血流生理的影响。纳入87例接受血管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有额外高级别(FFR<0.80)非靶病变患者,随机接受7周强化(瑞舒伐他汀40 mg)或标准降脂治疗。
Kini及同事采用漫反射近红外光谱仪(NIRS)、血流储备分数(FFR)和血管内超声(IVUS),研究短期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冠状动脉内斑块脂质含量和血流生理的影响。纳入87例接受血管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有额外高级别(FFR<0.80)非靶病变患者,随机接受7周强化(瑞舒伐他汀40 mg)或标准降脂治疗。主要终点是4 mm最大节段处脂质核心负担指数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标准组相比,强化组脂质核心负担指数的中位降幅显著较大(-149.1 vs. 2.4,P=0.01)。作者的结论是,短期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能减少阻塞性病变的脂肪含量,但需进行更长期的验证性研究(图3)。
J Am Coll Cardiol. 2013;62(1):21-29.
版面编辑:白靖
相关搜索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