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前的国自然评审进程上,当前,2023年的国自然会评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会评是由专家组成的会议对申请人的科研项目进行评审,会议评审的结果是申请人是否能够获得基金支持的重要依据。会评专家的作用主要是对项目进行二次评审,从而遴选出高质量的项目。就在上周7月3日,2023年度国自然医学科学领域国家杰青、优青项目专业评审组名单公布。2023年7月6日,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2023年度重点项目评审会议在北京召开。2023年杰青优青结果流出:北大杰青第一,中科大优青第一
根据PaperRSS公众号消息,最新的杰青、优青结果内部消息已经在流传,马太效应非常可怕。传言北大杰青第一,中科大优青第一,均超20人。去年杰青优青大放异彩的上海交大,这次依然人数可观,霸榜前三。杰青:北(26)、交(21)、科(21)、清(20)、浙(19)、中山(13)、南大(11)、华科(11);优青:科(21)、交(20)、浙(19)、中山(18)、华科(14)、南大(12)等;头部5家高校的杰青数量已经大超100,优青情况也类似。总数不变、集中度较去年进一步加强,都快形成垄断了。头部高校的帽子大水漫灌,可想而知中后部的高校就只能分点汤汤水水了。头部高校杰优再次爆发,是因为它们推选的人更优秀,还是它们在资源(钱+平台+人脉)上更具独特优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优秀青年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是中国国家级人才战略中最引人注目的两个项目,很多时候,也是通往院士道路的最后两个台阶。优青杰青的标签,于青年学者而言是对其学术成就的充分肯定,于各个单位而言则代表着科研的水平和地位,是各项学科评价的重要指标。“杰青”和“优青”已经成为中国科技人才梯队最重要的两个台阶,几乎是每一个中青年学者的奋斗目标,也是每一个科研单位所必争的人才。因此,优青杰青近年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其申请,往往不再是青年学者一个人的事情,而牵涉到一个单位的整体利益。那么这样两个重要人才基金项目,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近几年,自科基金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的资助率都接近 23%,而优青的资助率只有11%,杰青的资助率连10%都不到,远低于其他的基金项目。优青杰青竞争态势的激烈,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那么,基金委优青杰青评审标准是什么呢?
■ 杰青评审标准
2015 年 6 月,在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年度杰青暨创新研究群体化学专业评审组会议上,基金委姚建年副主任指出,中国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核心技术,而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原始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项目系列中最重要的类别,评审时应着重从三个方面考察申请人:(1)应当具有较强的原始创新能力,良好的科研潜力往往比目前已取得的成果更重要;(2)应当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能够通过学科交叉解决研究中遇到的「天花板」的瓶颈问题,从而在学科前沿取得突破;(3)应当具有良好的学术品德,品学兼优才能成为好的学术带头人。化学科学部主任张希院士则指出,杰青在人才培育和队伍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果,评审重点应包括: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科学价值,对本学科领域或者相关学科领域发展的推动作用,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拟开展研究工作的创新构想、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从以往「杰青」评审情况看,评委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研究工作的创新性和系统性。申请人应当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反映在其发表的论文相对集中在某一研究领域,行走于科学研究前沿,但不是不断变换着追求科学热点。(2)在本研究领域的影响力。申请人在自己的研究方向已经崭露头角,并有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反映在其担任国际期刊编委、在国际组织任职、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及获国际奖励等。(3)兼顾学科均衡协调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科和研究方向的特点,不简单以发表论文的数量、引用次数和期刊的影响因子等作为评审标准。■ 优青评审标准
同年 7 月,在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年度优青评审会上,张希院士再次提出,优青项目评审时应重点考察如下几个方面:(1)考察申请人近 5 年取得的科研成就。科研成果的评价归根到底要靠专家,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科研成果的评价很复杂,不能简单地看文章发表的刊物和引用数量,要充分考虑研究领域的差异。有一些青年人工作时间不长,但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方向;发表的论文不多,但很有创意,也很有深度,这样的青年人非常值得支持。(2)考察申请人提出创新思路和开展创新研究的潜力。一旦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他们是否会在 2-3 年内形成自己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是否有可能进一步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3)考察拟开展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和创新性。申请人是否抓住了重要的科学问题或技术问题?是否有解决问题的新思路?(4)考察研究方案的可行性。重点考察研究方案的逻辑合理性,但不要过分强调是否有从事该方面研究的基础,否则不利于青年人从事高度探索性的创新研究。若申请人在某一方面曾取得过突出的研究成果,评委应该相信他们有能力从事不同的开拓性研究。(5)考察申请人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的情况。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应该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如:项目申请材料的内容严谨,客观准确地评价自己和同行取得的学术成绩等。几点心得和体会
(1)首先,是功夫在平时,而不是在申请书本身。对于人才项目而言,如果没有好的积累,即使申请书写的天花乱坠,也无法打动评审人。申请书写得不好,这一点很容易改正。但平时积累不够,则很难短时间更改。(2)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标签,对于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领域和方向有深入系统的工作,有自己安身立命的法宝,一说起这个问题、方向,大家都会想起你。而不是不断追逐热点和潮流,文章发了很多,引用也不少,但回过头看,却是东一枪、西一枪,不成系统,没有体系,因而也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影响力。(3)学术圈其实是一个很小的圈子,交流、合作、乃至一定的自我推销和宣传,也非常重要。如果不在学术圈积极主动,除非自己做出了惊世骇俗的成果,又有谁会来邀请你做大会报告、做杂志编委、提名你得各种各样的奖项呢?没有这些,又如何能体现自己的学术影响和地位呢?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