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Cell子刊:揭开p53在铁死亡中的双面作用,让癌细胞更易铁死亡

临床医学

2023-11-15      

1253 0

多细胞生物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预定的、受到精确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例如细胞凋亡(Apoptosis)、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细胞焦亡(Pyroptosis),以及铁死亡(Ferroptosis)等。


2012年,哥伦比亚大学 Brent Stockwell 教授团队Scott J. Dixon为论文第一作者)Cell 发表论文,发现并定义了一种铁依赖性的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铁死亡(Ferroptosis),铁死亡由过度堆积的过氧化脂质(peroxidized lipids)诱导发生,其形态特征,作用方式以及分子机制与其他程序性死亡方式截然不同。同时,细胞中也有多个对抗铁死亡的防御途径,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是由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所介导的,通过谷胱甘肽(GSH)特异性催化过氧化脂质来抑制铁死亡的发生。


抑制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蛋白System Xc-GPX4,能够诱发铁死亡。System Xc-的小分子抑制剂(例如erastin)和GPX4的小分子抑制剂(例如RSL3、ML210)的小分子抑制剂可导致膜磷脂过氧化物的致死性积累。然而,胱氨酸缺乏和GPX4直接抑制通过相关但不同的机制导致铁死亡。目前,对于这些不同形式的铁死亡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清楚。


p53是最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超过一半的肿瘤患者携带了p53突变。而之前的研究显示分别显示p53诱导铁死亡、抑制铁死亡,抑或是对铁死亡无影响,p53与铁死亡之间这种复杂关系背后的机制是什么?

2023年11月13日,斯坦福大学 Scott J. Dixon 团队在 Cell 子刊 Cell Chemical Biology 上发表了题为:Sensitization of cancer cells to ferroptosis coincident with cell cycle arrest 的研究论文。

这项研究显示,野生型p53铁死亡有两种不同截然不同的影响降低System Xc-抑制剂erastin引起的铁死亡,而促进GPX4抑制剂(RSL3、ML210)引起的铁死亡。这也是铁死亡调控受环境影响的一个显著例子。

该研究进一步发现,细胞周期阻滞可以增强GPX4抑制剂诱导的铁死亡敏感性,而不是System Xc-抑制剂。当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与GPX4抑制剂连用,可增加脂质过氧化,促进肿瘤体积缩小。因此,细胞周期阻滞可能使某些癌细胞在体内更容易发生铁死亡。


之前的研究显示,在人类癌细胞中稳定的野生型p53可以降低由System Xc-抑制引发的铁死亡敏感性。从机制上讲,在这种情况下铁死亡敏感性的降低可能涉及蛋白酶功能的改变或细胞内谷胱甘肽的保存。

p53诱导的基因产物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CDKN1A,也叫p21)也可能影响GPX4抑制剂的敏感性。在其他功能中,p53和CDKN1A可以阻止细胞周期进程。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DKN2A和RB1也与铁死亡敏感性调节有关。细胞周期如何影响铁死亡敏感性的分子机制还需要进一步阐明。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探索了野生型p53的表达如何影响铁死亡敏感性。研究团队发现,野生型p53表达对铁死亡有两种不同的影响:降低对System Xc-抑制引起的铁死亡的敏感性,而促进对直接抑制GPX4引起的铁死亡的敏感性。

细胞周期阻滞可以增强共价GPX4抑制剂(GPX4i)诱导的铁死亡敏感性,但不能增强System Xc-抑制剂诱导的铁死亡敏感性。对GPX4i的更大敏感性与可氧化的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磷脂(PUFA-PL)水平的增加有关。细胞周期阻滞时更高的PUFA-PL水平涉及MBOAT1和EMP2的表达减少。当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联合使用时,一种候选的口服生物可利用的GPX4抑制剂增加了脂质过氧化并缩小了肿瘤体积。


因此,细胞周期阻滞与GPX4抑制剂结合,可能增强体内肿瘤细胞脂质过氧化,从而可使某些癌细胞在体内更容易发生铁死亡。这些发现揭示了细胞周期和铁死亡敏感性之间的机制联系。


为提高我国糖尿病医生科研水平与科研能力,促进医学研究成果转化,提高医生科研综合水平,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发起并设立了“医学与健康事业研究发展基金项目”,以“科研浩海,盟动助力”为主题,科研技能培训系列课程由医微客(北京)提供技术支持,于2021年5月正式启动。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生物世界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Nature关注:有毒的科研环境,精..
  • 股价当天暴跌40%,首个体内碱基..
  • 曾被称为“抗疫英雄”的高校附属..
  • 2023ESMO会议LBA,Oral,mini Or..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