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3
嵌入医院的技术一定得是稳定、成熟的,信息产品选取解决细微枝节上的痛点更易见效
图/unsplash
在一家北京三甲医院的诊室里,一位医生听完患者描述病情后,又重复了几句,患者下意识回答,却发现医生原来在对着桌上的设备说话,进行语音输入。
新技术的引入,试图让医生的工作简化、效率更高,节省时间集中精力于主业:问诊和手术。
设想很好,但不是所有医生都接受。一部分医生打字非常快,习惯了边和患者说话边写病历,语音输入闲置在一旁;有的医生试了试,桌上放两块显示屏,右侧的专门语音转文字,视线在两块屏幕之间切换,说完还看一眼,以免关键词被输错。
信息化工具林林总总,给患者、医生、医院带来许多变化,有的解燃眉之急,有的锦上添花,也有的出现了功能冗余,医院认为用处不大,干脆不采购。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三甲医院信息科的一把手们在思考什么?
No.1
如何统筹一个医院200多个功能模块
“到现在这个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医院信息化重视程度已经很不一样了。”北京友谊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王力华感受到近几年来自医院各个临床科室、医院管理部门对信息化的迫切需求。早年间需要信息科主动推着做信息化项目,现在,他们变成了被追赶、被要求的,需求越来越多。
大型公立三甲医院科室多,职能多,问诊、住院、结算等常规业务再加上科研、临床试验需求,需要的信息管理系统多而繁杂。一家大医院,往往汇集了几十家厂商,200多个功能模块。“这些软件在一起能够平顺的使用,临床、管理、患者的服务系统都能保持稳定运行,就是日常工作中的第一大要务。”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信息部主任衡反修告诉《财经·大健康》。
医院的信息系统,一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大一统”,主要使用一家公司的产品,比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电子病历,优点是内部控制做得很好,缺点是对单一公司的依赖性太强,医院新提出的需求能不能实现,基本得看公司的安排;另一种思路就是采用不同公司的产品,难点在于医院得做一个集成平台,方能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王力华选择的是后者,从各家公司里选出最适合的产品去用。然而,统筹几十个厂商的产品,如何取舍不简单。
一次某个区域的医院组团来北京考察交流,一位院长直接向王力华发问:“市面上能看到非常多的公司产品,功能多有重叠,怎么判断我的医院用哪个,用多少功能?”
王力华认为需要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比如某软件一共10项功能,有三项与医院已有的信息化功能重复,如何删减后再利用,从哪里切开,怎么对接上,需要由医院信息科专业人士来做技术、业务把控,也需要对各大厂商的能力非常熟悉。
这里面的困难之处,除了技术本身带来的,还有与厂商之间的斡旋。
图/pixabay
许多厂商不愿意向医院妥协。完整的将一款产品推入知名三甲医院使用,企业便有了对外宣传的典型样本,也容易复制,而一旦产品功能被拆分后,就很难拿着同样的产品再卖到其他医院去。
衡反修告诉《财经·大健康》,病理系统、检验系统等各有各的专业性,如头部检验系统厂商,很可能只精于这一项。如果要求HIS系统厂商做出一个检验系统,虽也能完成,但专业性不一定够,检验科医生很可能不爱用。
医技科室的医务人员选择一款产品,大部分是从专业性考虑,而信息科的工作人员则更多考虑产品能否在全院实现互联互通,满足信息规范化要求。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目前的HIS系统,以及延伸出去的医保结算、患者自助服务、互联网诊疗、财务电子发票管理等功能,是自主开发的,而外部一些细分领域,例如医技科室使用的系统,来自外部采购。
“有所为,有所不为。”衡反修说,医院信息的开发工程师,大部分精通HIS系统,所以抓住HIS系统这个核心,就能做到“以我为主”的主控状态,第三方厂商提供的功能需要融合到医院整个系统里。
No.2
对大模型的态度:求稳与求新
“稳定,成熟,安全”,在三甲医院信息科主任们的叙述中,反复出现这几个形容词,他们更喜欢这样的产品。
在北京的大型三甲医院,大模型多数还处于试用阶段。在这些医院信息人的眼中,探索新技术有必要,但应用得稳。
9月初,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王力华带领友谊医院技术团队展示了一款与大模型有关的应用。
这款被称为“门诊电子病历生成系统”的产品,基于大模型,配合前端全栈式智能语音交互技术,用于门诊医患对话时自动生成电子病历。病历书写的效率有所提升,让医生有更多时间关注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其实语音转文字写病历的设备,几年前市面上就有,当时的问题在于看病时医生与患者的对话很口语化,转录后,没法直接形成书面的病历,设想中的用途和实际使用场景有一定的偏差。
随着大模型的引入,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大模型能从医患对话里捕捉信息关键点,生成信息摘要,形成一个规范的门诊电子病历,可以省去医生打字环节。
反复调试后,去诊室“旁听” 医生问诊时,王力华看到部分医生很爱用,另一部分医生则依然自己敲字,大模型生成的病历,主要用途更像是个参考文案,医生确实总看,但他还是自己打字去写病历。因此,大模型的落地还需要考虑医生的使用习惯。
在医院落地的场景,产品设计时只差一点,到真正使用时就会差很多。
可用的国产医疗大模型数量,目前不少于40个。这里面既有通用型,诸如阿里巴巴“通义千问”、360“智脑”等面向各行各业,也有卫宁健康“WiNGPT”、腾讯医疗大模型等医疗专用的大模型产品。
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衡反修所在的科室申报一个课题有关大模型辅助患者分诊,也就是患者提问后,大模型回答该症状最好挂哪个科室的号,目前处于研究中。衡反修表示,目前大模型相关课题研究、测试都有,但还比较早期,距离临床使用还有一个相当长的阶段。
医院信息化,用的技术一定是稳定、成熟的。前几年业内流行的医疗大数据,也是在逐渐发展成熟后,才在医院铺开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也是一样。
衡反修认为,在大方向上,大模型在医疗场景下的使用可以探索,看能够解决哪些临床问题,如果确实能解决,再转换成产品去用。
另一个探索方向,是医院病历的质量控制。《财经·大健康》记者了解到,有部分医院正在计划参与开发适合本院病历质控的大语言模型,例如可以增加自动纠错提醒,减少人工审核的消耗。
不同医院的思路、标准有差异,要求的产品会有所不同,达到某种程度的个性化可能是医疗信息的一个关键点。
No.3
产品功能更细
更懂医院要什么
尽管厂商们拿出几百个功能模块,供医院挑选使用,但医院仍有踯躅,因为产品功能依然不够用。
确实,《财经·大健康》走访多家医院的信息科,获得的反馈普遍是,需要满足细分领域需求的产品。
有些产品因为做得不细致,医院收费员在使用时,容易点错、选错,虽然有时只是点一下下拉菜单、选一下,但每项都多出来几下,加在一起量也很大。“收费人员不得不记住很多地方,这样的产品就有待改善。”有医院信息科人员说。
图/unsplash
医院引入新技术,是为了尽可能地帮到医务人员。
“人脑是有限的,计算机应该让医生从一些繁杂事务里解脱出来,减轻医生负担。”衡反修希望,厂商对医院的需求、问题和痛点,能够不断深入研究。朝着特定问题和需求,去开发相应的产品。
大系统,如HIS系统、电子病历,实施起来因为要顾及全院上下,时间长,在商业上见效稍慢,回笼资金也会慢一些。
在这些信息科的技术人员看来,很多应用场景化,系统微小化,满足特定的临床需求就可以,技术转化到应用也更快捷。比如,医院有手术麻醉系统,但是,基于人工智能给手术护士和麻醉医师自动排班的系统就比较欠缺,至今绝大部分是人工操做这事,这个痛点就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
同样拿麻醉系统为例,也有医院信息科的技术人员提到,这不是一个院级系统,但却是公立医院考核中的重要环节,市面上提供产品的厂商较少。同样,一些科室使用的信息系统,市面上的产品还不太能满足医院需求。
找准细分领域,做专项功能,厂商的运转也会更快。不过,这类价格相对低、利润空间少的产品,大多选择本地化的厂商,有医院信息科技术人员表示,不足之处就是技术更新迭代的动力较低,所以期待这些子系统的产业也能尽快发展起来。
百度浏览 来源 : 财经大健康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2)
小飞哥
11个月前顶0
哒啵Q
11个月前顶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