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一项最新荟萃分析表明,以患者基因型为指导的华法林及其类似物起始剂量给药策略并不优于根据临床特征给药策略。
研究者Kathleen Stergiopoulos博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及David Brown博士(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等荟萃分析以基因型指导的给药方法与临床给药方法的9项随机试验,共入选2812例服用华法林、醋硝香豆素或苯丙香豆素治疗的患者,中位随访12周结果显示,与临床给药策略相比,基因型指导的给药策略并未增加患者处于合理INR范围内时间(P=0.25),也未改善主要出血(0.9% vs. 1.6%,RR 0.60,95%CI:0.29~1.22)或血栓栓塞事件(1.1% vs. 1.2%,RR 0.97,95%CI:0.46~2.05)。研究者认为,虽然需强调个体化治疗,但与传统临床华法林给药方法相比,基因型指导的给药方法并不能为有抗凝治疗适应证的患者带来额外获益。因此,我们应将更多精力放在探求更好的INR检测方法、加强医患沟通、促进经验型抗凝治疗方案的应用及提高患者依从性上。
Dhruv Kazi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及Mark Hlatky博士(斯坦福大学)评论认为,环境因素、患者依从性、对照组较高的护理治疗、基因型指导的给药策略实施持续时间较短均可能是研究未能获得阳性结果的原因,希望未来设计更合理、效力更高的研究能帮助临床医生利用药物基因组学行靶向治疗,从而改善临床结局、降低医疗成本。
JAMA Intern Med 2014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