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未能改善房颤消融的结果
Drug Therapies Fail to Improve Atrial Fibrillation Aablation Outcome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7/1/9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研究人员报告说,常规应用他汀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阻滞剂(ARBs)未能改善房颤患者的结果。
不管是进行这一操作的所有患者人群,还是对阵发性和持久性房颤患者的亚组分析,以及实施Lasso指导或CARTO指导的消融治疗策略的患者,研究结果均保持一致。
Bernhard Richter(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及其同事指出,一般认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炎症过程在房颤的病理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他们试图评价抗炎和RAAS调节药物对房颤消融治疗后无房颤生存率的影响。
研究人员调查了234例年龄在23~80岁之间的患者,受试者是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或持久性房颤患者,进行了Lasso指导的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或CARTO-指导的左心房圆周消融治疗。
在消融治疗前至少3个月开始应用他汀类、ACEI或ARBs,或他汀类与ACEI或ARBs联合治疗,随访期间继续以上治疗。
在中位12.7个月的随访中,没有一种药物明显影响房颤消融的结果,他汀类、ACEI、ARBs或联合治疗的无房颤生存率的危险比分别为1.06、1.12和1.17。
研究者在《美国心脏杂志》(American Heart Journal)早期在线版上报告说:“常规应用他汀类、ACEI/ARBs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没有明显改善房颤消融治疗患者的预后。”
然而,他们说,需要进行大型随机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试验来调查这一问题,他们指出:“对房颤病理机制的深入理解,以及将炎症过程的最新结果结合起来可以有助于挑选出适合治疗的患者人群。”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相关搜索
房颤他汀ACEIARB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