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任国胜教授:保持初心,砥砺前行——第九届重庆乳房重建学习班成功举办

临床医学

1970-01-01      

2131 0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4月17日-4月19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医师委员会、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联合会、重庆抗癌协会主办的“第九届重庆乳房重建学习班”在重庆成功举办。本次学习班重点培训乳腺肿瘤整形外科技术和技巧,以及针对不同患者如何选择乳房重建方式,以期让更多乳腺外科医生熟悉并掌握乳房重建及肿瘤整形外科技术,推动我国乳腺癌外科治疗的进步,提高中国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会议期间,【肿瘤资讯】有幸邀请到本次大会主席任国胜教授分享国内乳房重建的现状以及举办重庆乳房学习班的初衷和愿景。

               
任国胜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教授
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
重庆市首席医学专家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签约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医师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院协会常务理事
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

国内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现状及举办重庆乳房重建学习班的初衷和愿景

任国胜教授: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乳房重建领域具有较大的差距。20年前,西方发达国家乳房重建比例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目前大约有50%~70%的患者会在乳腺癌术后接受乳房重建;而我国能够掌握乳房重建技术的专家有限,乳房重建起步晚,推广慢,普及率低,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乳房重建学习班的初衷就是为了缩小我国该领域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让更多失去乳房的乳腺癌患者因为乳房重建技术重塑美丽。多年来,我和我的团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炅教授等与我们全国的同道,共同致力于推广乳房重建技术,提高普及性,让更多乳腺癌患者从中获益。这同样是我从法国留学归来率先开展乳房重建学习班的初衷。

乳房重建学习班发展至今,感谢全国同道,尤其是保有同样情怀的同行,共同致力于让全国更多的乳腺外科医生掌握相关技术,造福女性患者。感谢全国乳腺外科医生的支持,学习班至今已办九届,从最初计划每届30~50人,到本届会议注册人数达790人,侧面反映中国乳腺外科领域的白衣天使们以患者需求作为自身职业追求的奉献精神。因为乳腺癌失去乳房的女性患者身心俱伤,重塑乳房、重返美丽、重回自信对她们非常重要。

最后感谢科普媒体对乳房重建技术的推广,让越来越多的患者从科普教育中了解、认识乳房重建技术,明确乳房重建的益处。

乳腺外科在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地位

任国胜教授:乳腺外科目前仍是非常重要、不可缺的治疗手段。乳腺癌的治疗是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乳腺癌外科医生在肿瘤根治、尽快减轻肿瘤负荷、乳房重建等方面具有领头作用。且绝大部分患者的首诊医生也是乳腺外科医生。因此乳腺外科医生在乳腺癌的综合诊疗过程中非常重要。

疾病的综合治疗离不开多学科参与,乳腺癌综合诊疗更是多学科聚集的典型,离不开肿瘤内科、放疗科医生的参与。在乳腺癌MDT中,乳腺外科医生扮演“打破旧世界、再造新世界”的重任,即切除罹患癌症的乳房,又通过乳房重建技术再造乳房。重塑美丽,恢复信心。

乳腺癌术后即刻脂肪移植术开展的相关经验

任国胜教授:乳腺癌术后即刻脂肪移植是乳房重建中的新技术。单纯脂肪移植在整形美容领域应用较多,但在肿瘤领域应用非常少。大会报告中提到,目前国际上乳腺癌术后脂肪移植多为二期,保乳术后即刻脂肪移植相关文献仅寥寥数篇,且没有随机对照的研究结果。乳腺外科医生在乳腺癌术后进行即刻脂肪移植,应特别注意安全性,不能为了推广新技术,给患者带来风险。目前,多项研究结果不一致,基础研究认为脂肪移植会促进肿瘤细胞转移,而临床回顾性研究并未发现即刻脂肪移植用于乳腺癌术后即刻乳房重建增加乳腺癌复发风险。因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牵头,联合全国多家中心进行一项关于脂肪移植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目前国际上唯一的前瞻性研究)。在此,感谢全国11家中心的乳腺癌同道参与临床试验,有几家医院已经正式开展了相关研究。相信这项前瞻性、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会推动脂肪移植、乳房重建技术。通过临床研究,明确即刻脂肪移植对乳腺肿瘤复发、手术并发症以及放疗等对脂肪移植的影响。临床研究过程中,乳腺外科医生一定要严格筛选入组人群,同时掌握相关技术。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欢迎乳腺肿瘤专业临床医生添加小助手微信号,加入良医汇乳腺肿瘤临床交流群交流!

WechatIMG53.png



科研资讯(站内):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朱军教授:CR vs PR,预后大不同..
  • 美例秀秀|妥妥双靶一线PFS 8.5..
  • 高润霖主席专访:继往开来,规范..
  • 现场报道: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