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2019年4月3日至6日,美国胃肠及微创外科医师协会(SAGES)年会在巴尔的摩顺利举行。SAGES年会是美国胃肠外科领域的重量级会议,每年都汇聚了世界各地的外科医生前来交流学习。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许剑民教授应邀参会,并进行了主题演讲。
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大肠癌诊疗中心副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大肠癌MDT团队首席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转移委员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上海市外科协会结直肠肛门病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
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常委
许剑民教授进行专题发言
会上,许剑民教授以本中心的机器人结直肠手术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机器人手术的优势,并展示了独到的手术技巧和丰富的围术期处理经验。早在2010年,许剑民教授即在国内最早开展机器人结直肠癌微创手术,至今已经带领结直肠外科团队完成2000余例机器人结直肠手术,位居全国第一,占据了全国手术量的20%。同时,许剑民教授还带领中山医院结直肠外科团队创新了一系列术式,包括机器人超低位无切口直肠癌手术、机器人直肠癌APR手术、机器人肠肝同步切除手术等。
中山医院结直肠外科于2010年国内最早开展机器人结直肠癌手术,手术量逐年增加,位居全国第一,占据了全国手术量的20%
此次,许剑民教授重点总结了本中心1145例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的并发症情况和远期效果。我们根据既往的并发症评估体系创新出一套专门用于评估机器人微创手术的新体系。据此,1145例连续病例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6.3%,其中吻合口漏发生率仅4.2%,并发症等级越高,数量越多,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都会相应地增加。不仅如此,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相比于没有并发症的,3年无疾病生存率更低(74.8% vs 82.1%,P= 0.022),但并不影响总生存(84.1% vs87.8%,P= 0.263)。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还显示,男性、低位肿瘤、肿瘤局部晚期、联合脏器切除、围术期输血均是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从单中心的数据来看,新的并发症评估体系更加贴合临床实际,也进而有更强的指导意义。
在Mazeh教授既往研究的基础上,创新出适合机器人结直肠手术的并发症评估体系,更加注重其预测和指导临床的能力,能够准确地反应住院时间及远期疗效
根据新的评估体系,患者并发症数量越多,平均术后住院时间越长,无并发症时,住院时间仅6天
根据新的评估体系,发生并发症等级越高,平均术后住院时间越长,无并发症时,住院时间仅6天
根据新的评估体系,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相比于没有并发症的,手术远期效果更差,3年无疾病生存率更低
独创的PST手术技能有效降低吻合口漏的风险:P代表保留左结肠动脉
独创的PST手术技能有效降低吻合口漏的风险:S代表缝合加固吻合口
独创的PST手术技能有效降低吻合口漏的风险:T代表放置肛管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