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狭窄危险可影响血管成形术和搭桥术的相对益处
Restenosis Risk Affects Relative Benefit of Angioplasty and Bypass Grafting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5/2/18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显示:有中高度再狭窄危险的进行冠脉血运重建的患者如果应用冠脉搭桥术(CABG)治疗则1年后的健康状况比应用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更佳。
Dr. John A. Spertus及其同事在美国心脏协会会刊《Circulation》杂志2005年2月7刊上报告说:“这是第一次有数据显示一种相对简单的危险分层工具可以鉴别出可能从CABG手术而不是PCI中获益更多的患者。”
Dr. Spertus的研究组前瞻性地随访了于1999~2000年间在美国堪萨斯市Mid America心脏研究所进行冠脉血运重建的患者。在手术前根据再狭窄危险的临床模型对患者分层。
临床再狭窄危险模型是以以下多变量为基础评价的:急性心梗、糖尿病、心绞痛发作频率、年龄、以前进行过PCI的病史、性别、多血管冠心病。
健康状况结果――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生活质量通过西雅图心绞痛问卷表(SAQ)来测定。最终分析包括了1027例进行过PCI的患者和432例CABG患者,排除了急性心梗患者是因为“PCI对这种状况的治疗结果更优。”
在37.4%的有较低再狭窄危险(再狭窄率15%)的患者中,PCI和CABG组的1年心绞痛发作频率或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
但是,在46.7%的中危组患者中(再狭窄率23%),进行CABG手术的患者比进行PCI的患者有明显更大的心绞痛缓解(两组的SAQ评分分别是96.5 vs 90.3,P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相关搜索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