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返回首页
找到约 752 条结果

免疫治疗在复发或转移头颈鳞癌中的重要研究一览

复发及转移(R/M)的头颈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预后较差,目前针对铂类敏感的患者一线的标准治疗方案为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OS为10个月左右。而对于一线铂类药物治疗失败的R/M HNSCC,目前国内缺..... 
学术资讯 - NO.4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食管癌中研究进展

201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统计,食管癌是全球第九大常见、死亡率第五的癌症。在中国和美国,五年生存率约为20.9%,欧洲仅12%。晚期食管癌标准治疗的化疗方案历经数十年不断探索,现有治疗的生存效益仍然非常有限。患者往往..... 
学术资讯 - NO.4

免疫治疗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异常预示晚期NSCLC有更好的生存获益

抗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近年来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改变了肿瘤治疗的格局。在非小细胞肺癌领域,相比标准的含铂双药化疗,免疫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PFS和OS,已经进入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在免疫治..... 
学术资讯 - NO.4

PARP和PD-1/PD-L1抑制剂在复发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中的作用

复发性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的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为10% ~ 20%。一线治疗包括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或激素治疗。目前还没有标准的后续治疗方法。近年来,对子宫内膜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并找到了潜在的治疗靶点..... 
学术资讯 - NO.5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否在驱动基因融合突变的NSCLC治疗中占据一席之地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相继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NSCLC的治疗格局,尤其以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发展非常迅速,从后线治疗到晚期一线,甚至更进一步,正在改变NSCLC的标准治疗。但是ICIs治疗在存在致癌基因融..... 
学术资讯 - NO.5

浅谈肿瘤疗效评价的新标准---irRC、iRECIST、ImRECIST

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肿瘤免疫疗法,以其亮眼的数据,改写了肿瘤治疗史。免疫治疗由于其特殊的抗肿瘤原理,在病灶缓解形式上,也有所不同。在治疗过程中,病灶似乎出现了短暂先增大继而又出现缩小的现象。与化疗相比,免疫..... 
学术资讯 - NO.5

PD-1免疫不良反应后能否再用?

以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目前广泛应用于恶性黑色素瘤、肺癌、头颈鳞癌等多种实体瘤及霍奇金淋巴瘤等。ICIs在临床获益的同时,也伴随着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irAEs)。IrAEs治疗恢复后重启免疫治疗是常见的一种临床方案..... 
学术资讯 - 不良反应

中国人群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现状

癌症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疾病死亡重要原因和提高预期寿命的主要障碍。PD-1、PD-L1和CTLA-4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已经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里程碑。目前,ICI单药或联合化疗已成为多种恶性肿瘤的一线或二线标准疗法。ICI疗效显著..... 
学术资讯 - 不良反应

注意:这些行为被界定为【学术不端行为】!

大家都在反对学术不端,何为学术不端?如何界定学术不端行为?其实,此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2019年5月29日,国家新闻出版署才正式发布我国首个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行业标准——《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资讯 - 媒体聚焦

985大学官宣:取消研究生论文发表需求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布《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认定标准及管理规定》,破除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论文的硬性指标要求,严格学位论文质量标准,强化过程管理,改进结果评价。此次新规,主要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有如下.....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