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2017年12月,第59届ASH会议在美国亚特兰大隆重召开,该会议汇聚了世界各地的血液顶级专家,代表了全球血液领域的最前沿及权威信息。为给国内血液领域的医生带来最前沿的资讯,辉瑞联手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邀请国内血液领域顶尖专家进行为期5场的巡讲,会议内容涵盖了AML、ALL、CAR-T、移植、老年AML、淋巴瘤等相关话题,专家阵容强大。【肿瘤资讯】对会议全程做直播支持,会议期间反响热烈,得到了全国上万血液同道的关注与支持。系列主题会议于1月28日在成都落下完美的帷幕!【肿瘤资讯】现将部分主要内容概括并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大会精彩回顾
此次系列主题会议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主任委员王建祥教授牵头,邀请了血液领域大咖专家如黄晓军、沈志祥、马军、刘开彦、周道斌、刘启发等参与盛会并担任各分会场主席。本次会议为期1个月,共5场,包括北京场、上海场、广州场、郑州场、成都场,会议内容涵盖了AML、ALL、CAR-T、移植、老年AML、淋巴瘤、儿童血液进展等相关话题。
大会主席
1月7日,黄晓军、王建祥教授为本次系列主题会议首站·北京场做开幕致辞,并携手刘开彦教授、郑胡镛教授等共同启动“ASH最新进展”首站·北京场会议。
启动会
黄晓军教授表示ASH为全球血液学盛会,目前中国血液学学术方面仍与美国、欧洲甚至日本存在差距,感谢辉瑞给中国血液医师同道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中华血液学分会也成立了教育委员会,旨在为中华血液医师同道提供更多的热点继续教育学习的机会。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提高我国血液医师同道的整体水平,同时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王建祥教授表示基于国内与国际血液学界发展的差距,我们将把部分本届ASH会议的热点资讯与全国血液医师同道分享,从而弥补国内与国际的发展差距,同时对本次会议的讲者表示感谢,感谢各位讲者的辛劳付出,为我们带来精彩学术盛宴。
会议部分摘要
AML相关话题
在AML领域方面,各位专家分别就AML个体化治疗、AML最新治疗进展以及老年AML治疗等话题进行讲解、复发/难治AML治疗等话题。
1.AML的个体化治疗
AML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例如老年AML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建议:
1. 首先应将患者分为Fit组和unFit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例如Fit组AML患者可采取标准的DA3+7诱导方案,unFit组患者则更宜采用去甲基化药物治疗、支持治疗等。
2. 对于高危的Fit组老年AML患者,更推荐采用新药治疗。建议采用:新药(如IDH1/2抑制剂、GO单抗等)联合标准“3+7方案(IDA+Ara-c)”进行诱导治疗。例如: 2017年9月,美国FDA批准辉瑞公司研发的CD33单抗Gemtuzumab Ozogamicin(GO)联合“3+7方案(IDA+Ara-c)”用于CD33阳性的AML患者的诱导治疗。此外,FLT-3抑制剂(Midostuarin)与“3+7方案”联合亦可用于FLT3阳性AML患者的诱导治疗。
2.AML最新治疗进展
今年ASH会议上介绍了很多AML新型靶向药物进展,如FLT-3抑制剂Midostaurin、IDH2抑制剂Enasidenib以及CD33单抗Gemtuzumab Ozogamicin(GO单抗)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美国FDA批准了Midostaurin用于AML的诱导和巩固治疗,尚未批准其用于AML维持治疗。此外ASH会议上明确指出:FLT-3抑制剂Midostaurin需与化疗进行联合,Midostaurin单药治疗无效。
此外,AML10大型临床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在46岁以上的患者,与DNR组相比,IDA和MXR组明显地延长了患者的长期生存,
P值有统计学显著差异,且在三组方案中,IDA组显示了最好的OS数据,其10年和15年OS分别为26.4%和23.7%。
天津血研所ASH上的口头报告:在诱导治疗中使用中剂量阿糖胞苷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含中剂量阿糖胞苷的方案获得了更好的疗效数据,安全性可耐受。
3.老年AML治疗
讲者们介绍了老年AML的治疗策略,如何筛选FIT or UNFIT病人,如何使用老年功能量表。重点介绍了ALFA-1200研究第一次数据发布:标准IA方案和中剂量阿糖胞苷用于诱导和巩固治疗,在适合的老年患者取得了优越的疗效,安全性良好;而不适合的患者可以采用低剂量阿糖胞苷联合新药,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好。
其中,较为引人关注的是:2017年ASH会议上,一项Oral报告(摘要890)显示:采用BCL-2抑制剂Venetoclax联合低剂量阿糖胞苷(LDAC)治疗初治老年AML患者可获得良好疗效,其CR率达62%,1年总体生存率(OS)达70%以上。
4.复发/难治AML治疗进展
复发/难治AML治疗进展的相关内容,ASH会上相关研究显示:
1. Amonafide(氨萘非特)、CPX-351等新药在复发/难治AML的治疗中,较之于DA方案具有更好的疗效。
2. MEC方案+蛋白酶体抑制剂Ixazomib对复发/难治AML具有较好的疗效。
3. GCLAM方案+剂量爬坡的米托蒽醌,对于复发/难治AML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5.CD33单抗(GO)在AML治疗中的应用
CD33单抗(GO)在CD33阳性AML中的应用,相关临床研究显示,GO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可使CD33阳性AML患者的疗效获得明显提升,尤其是对于50-70岁之间的患者。
ALL相关话题
在ALL相关领域,专家们主要涉及了ALL最新治疗进展、CD22单抗(Ino)在B细胞ALL中的应用。
1.成人ALL治疗进展
成人ALL治疗进展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成人ALL的治疗应倡导向儿童ALL的相关治疗方案进行学习;老年ALL患者的治疗应更加重视治疗相关毒性的发生;免疫靶向治疗将在成人ALL的治疗中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是今后成人ALL治疗的代表方向。
2.CD22单抗(Ino)在B细胞ALL中的应用
CD22单抗(Ino)相关临床研究显示:CD22单抗(Ino)与博舒替尼(Bosutinib)的联合方案对复发/难治Ph阳性ALL(R/R Ph+ ALL)、慢粒急淋变的患者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其总体反应率(ORR)达81%,中位生存时间(OS)达10.7月。
3.Blinatumomab在复发/难治ALL中的应用
ASH会议相关研究显示:Blinatumomab在复发/难治ALL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其CR达79%,中位OS达5.9月,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RFS)达6.1月。
移植相关话题
在移植治疗方面,主要介绍了供者选择与移植复发的防治问题。
供者选择方面, 研究显示:年轻的供者可使Allo-HSCT获得更佳的疗效,其GVHD发生率相对更低、非复发死亡率(NRM)更低、植入失败率更低。
在移植复发的防治方面,应着重于预防复发,例如:1. 预处理方案的强化,如IDA+BuCy的预处理方案可使移植后患者的复发率下降。
2. 采用调节免疫的方法来预防移植后复发,如预防性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可获得较好疗效。
3. FLT-3抑制剂、BCL-2抑制剂等靶向药物可用于移植后复发的预防。治疗方面可采用CAR-T等细胞治疗。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赖永榕教授在ASH上的口头报告也被各位讲者提及:随机的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对比BUCY+IDA和BUCY的预处理方案,得出了加入高剂量IDA的移植预处理方案能给高危AML患者带来更好的长期生存的研究结果(2年OS 75% VS 51%,P=0.012)。这项研究为IDA应用于高危AML患者的移植预处理方案提供了有力的医学证据。
CAR-T相关话题
1.CAR-T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应用
ALL方面: ASH会议的相关研究显示:抗CD19 CAR-T、抗CD22 CAR-T在难治/复发B细胞急淋(R/R B-ALL)的治疗中发挥作用,可提升其疗效。此外,在T细胞急淋(T-ALL)方面,目前研究显示:抗CD7的 CAR-T可能是较为理想的治疗靶点。
AML方面: 在AML的CAR-T治疗方面,抗CD123 CAR-T相关的研究正处于I期临床试验中,目前结果显示:在4例进入剂量DL2组的AML患者中,采用CD123 CAR-T可使2例达完全缓解(CR),另2例AML患者原始细胞明显下降。
2.CAR-T在多发性骨髓瘤(MM)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应用
在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RRMM)治疗方面,ASH会议上的相关研究显示:抗BCMA CAR-T(b2121)显示出良好的疗效。短期疗效方面:总体反应率(ORR)达94%,VGPR达89%,CR达56%。生存情况方面:随访40月,中位PFS仍未达到。由此可见:抗BCMA CAR-T(b2121)在RRMM的治疗中有良好前景。
在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的治疗中,ASH会议上的研究显示;抗CD19 CAR-T(CTL019)在R/R DLBCL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FDA已批准CTL019用于R/R DLBCL的治疗。
淋巴瘤相关话题
在淋巴瘤领域最新进展,主要表现为:
1. 在初治、晚期的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的治疗方面,来自加拿大的III期临床研究Echelon-1显示: Brentuximab vedotin(BV)联合无博莱霉素的AVD方案较之ABVD方案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其疾病进展(PD)及死亡风险更低、安全性也良好。
2. 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治疗方面, ASH会议上研究显示:Polatuzumab Vedotin(PV)联合Bendamustine(BR)可有效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
APL相关话题
总体而言,2017年APL领域的进展并不多。2017年,在APL基础研究方面: 陈苏宁教授等发现了APL新的融合基因STAT3-RARa,其文章发表在Blood杂志上;此外,Leukemia及NEJM杂志上的两项研究分别发现了新的融合基因PML-RARγ及TBL1XR1-RARβ。
在APL临床研究方面,ASH会议上一项研究采用延长疗程的维甲酸(ATRA)+砷剂(ATO)治疗复发APL治疗,亦可获得较好疗效。另外,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牵头的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对于非高危APL患者而言,口服砷剂+维甲酸(全口服治疗)的疗效不劣于静脉砷剂+维甲酸,未来APL的治疗可实现全口服的家庭治疗模式。
MRD相关话题
MRD相关内容,ASH会议上相关研究显示:
1. 在ALL及AML疾病的任何时间点,MRD都是极其重要的预后评估因素。
2. 二代流式、二代测序的技术将在MRD的检测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新一代检测技术——精准医疗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内科的孟力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新一代检测技术、精准医疗的重要性以及临床应用。目前精准医疗的主要检测手段主要有二代测序、dPCR、qPCR等。新一代检测技术应用于临床有助于鉴别诊断、判断疾病分型和分层、疾病预后评估等。
儿童肿瘤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的竺晓凡教授讲解了儿童血液肿瘤的相关内容。相关研究显示:白血病干细胞17基因积分(LSC-17)对于儿童AML预后具有重要价值。LSC-17越高,其可能预示儿童AML的预后不良。此外,相关研究显示:外显子-17的Kit突变对于CBF阳性的儿童AML患者而言可能是不良预后。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张乐萍教授则着重讲解了儿童ALL的治疗进展,例如TKI药物治疗Ph样儿童ALL中的治疗作用、CD22单抗Blinatumomab及Inotuzumab在复发/难治儿童ALL中的研究应用、CAR-T治疗等。
本次会议,共有近万人通过良医汇肿瘤医生app收看网络会议直播,会场交流讨论激烈,会议盛况空前绝后,我们诚挚的希望通过此系列主题会议的成功举办,能够给国内血液肿瘤学界的医师朋友带来本届ASH的最新进展消息。
扫描肿瘤资讯小助手-Diana二维码,备注“血液肿瘤”,与全国血液肿瘤领域的医生交流讨论。
版权属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