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2019年5月26日,由菩提第三方智能检验中心主办的“菩提肿瘤智能检验专家论坛”成功召开。5月的青岛,花团锦簇,绿树成荫,气候宜人,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肿瘤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共话“量体裁衣”的精准医学时代。
此次会议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于壮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山东省肿瘤医院刘波教授、南京鼓楼医院叶庆教授和与会专家一起畅谈了智能检验对肿瘤精准医疗的重要价值,菩提医疗集团副总裁修海清教授和王晟博士向各位专家介绍了菩提肿瘤智能检验的特点及对临床决策的帮助。【肿瘤资讯】对本次会议进行全程报道,以下为您带来会议精彩内容。
会议主席:于壮教授
一、肿瘤免疫治疗,检测先行
刘波教授在会议中进行了“胃肠道肿瘤免疫治疗新进展”的演讲。刘教授提到,近两年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大幅提高了一部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甚至带来了肿瘤治愈的希望,从而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神药”。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也颁给了在肿瘤免疫方面贡献卓著的两位科学家James P. Allison和本庶佑,但PD-1/PD-L1免疫抑制剂治疗存在有效率不高的事实,结合考虑其高昂的治疗费用、潜在的严重免疫相关副反应风险,PD-1/PD-L1免疫抑制剂直接应用于未经筛选的晚期胃癌人群并非最佳策略。
会议讲者:刘波教授
而通过临床特征和生物标志物检测来筛选潜在获益人群,是一种提高有效率的途径。目前多种生物标志物均具有潜在疗效预测价值,包括PD-L1表达、TMB和MSI。从KEYNOTE-012胃癌队列和KEYNOTE-059队列1的临床试验结果可以发现,肿瘤组织中PD-L1的表达是较有潜力的预测胃癌中抗PD-1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KEYNOTE-012胃癌队列显示,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对既往接受过多线治疗的、PD-L1阳性的晚期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具有持久疗效;KEYNOTE-059队列1显示,帕博利珠单抗三线治疗晚期胃癌,PD-L1阳性的患者ORR、PFS、OS均优于PD-L1阴性的患者;因此FDA在批准帕博利珠单抗用于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时,明确了仅限于PD-L1表达阳性(CPS≥1)的患者。
MSI-H是一个地位更明确的生物标志物。Keynote016、Keynote164和Keynote158等临床试验证明,存在微卫星不稳定(MSI-H)的患者接受抗PD-1单抗治疗有效率较高,PFS、OS获益显著,因此2017年 5月FDA批准了帕博利珠单抗用于MSI-H/dMMR的所有实体瘤的二线治疗,8月又批准了纳武利尤单抗用于MSI-H/dMMR的结直肠癌的治疗。2018年更新的NCCN胃癌指南也建议晚期胃癌应该进行HER2、PD-L1、MSI检测来指导治疗。
另外一个生物标志物TMB,在肺癌中已经有非常好的数据,在胃癌中TMB大于20的情况下,患者应用抗PD-1免疫治疗,PFS和OS都有很好的获益。总结而言,胃癌的免疫治疗需要检测一些标志物来筛选获益人群,推荐检测PD-L1、MSI、dMMR或者TMB。另外,肠道菌群、肿瘤新抗原(TNB)等也是很有潜力的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
最后,刘波教授强调了免疫精准治疗,需要检测先行;而提高免疫治疗有效率的生物标志物筛选,“路漫漫其修远兮,积跬步而致千里”。
二、精准临床决策,AI助攻
叶庆教授在会议中进行了“肿瘤NGS报告解读”的演讲,站在分子病理的角度上,强调了分子病理检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做出更精准的诊断及治疗决策,使病人真正从精准医疗的理念中获益。
会议讲者:叶庆教授
叶教授指出,现在“精准医疗,检测先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NGS报告的解读和应用,临床医生仍然还有困惑。肿瘤NGS报告解读的本质就是建立基因型和疾病表型的关系,从而指导预防、诊断、治疗、预后。由于临床检测结果会影响患者诊疗决策,所以检测报告必须稳定、可控、有明确界限、展示已充分了解的内容。叶教授和大家交流了如何提出样本检测申请、如何阅读报告、如何对报告作出反应、以及人工智能在报告解读中的应用及优势。
基因测序得到样本的基因型,临床医生提供患者的临床信息(疾病表型),报告解读的目标就是把这两者的关系建立起来。要获得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相关的信息往往要做体细胞突变的检测,同时临床医生需要提供疾病的诊断、既往基因检测结果和治疗史,这些都属于疾病表型信息,正确的信息提供是获得准确解读的保障。
衡量一份准确的报告解读,还要关注报告中是否使用规范的术语、是否有严谨的内容表达、使用的参考数据库(包括人群数据库、疾病数据库等)是否全面且及时更新。在国际上胚系突变的解读依据来自2015年ACMG指南,也就是美国遗传学会的标准Guidelines,2017年国内也翻译发表了《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而体细胞突变的解读也有美国分子病理协会(CAP)和临床肿瘤学会(ASCO)发布的指南可供参考。
NGS报告信息量大,解读流程复杂,只有解决其中存在的难点,规范、准确的解读才能给临床决策带来正确的指导。人工智能在报告解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能够与NGS测序结果紧密结合,智能生成临床解读报告,大幅提升NGS数据解读的效率。NGS报告解读涉及的数据库要全、要持续更新,参考的文献庞杂,AI正是强有力的辅助,它能穷尽知识库,比人工更快更全更精准,能够很好的解决现阶段变异分析信息遗漏和解读不完善的问题。但AI智能解读后,人工审核也不可缺。
最后,叶教授强调了只有规范、准确的解读肿瘤高通量测序报告,才能给患者一个正确的诊疗信息,做到无损于患者!
三、分子检测+AI双剑合璧,剑指肿瘤诊疗全病程管理
菩提医疗修海清教授和王晟博士在会议中向各位专家介绍了菩提智能检验的特点及对临床决策的帮助。修海清教授介绍,菩提医疗集团隶属于百洋医药集团,菩提检验是菩提医疗集团投资建设的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是国内首家基于NGS测序(高通量测序)、并以人工智能基因解读为特色的第三方智能检验平台。目前,菩提检验已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研究所、哈佛大学、世界华人检验与病理医师协会、德国慕尼黑大学医院开展了深度合作。作为哈佛大学基因学组中国合作机构,菩提检验将把欧美先进的检测方法、质量管理体系、自动化技术引进中国,实现各种以肿瘤基因检测为依据的靶向治疗、TMB和免疫检测为依据的PD-1抗体治疗、IL-8和液体活检为依据的疗效评价以及以百洋BSmartD AI医生服务的肿瘤全程伴随诊断、精准医疗及治疗体系建设。
会议讲者:修海清教授
王晟博士详细介绍了菩提系列产品的特色,包括:覆盖所有已知的肿瘤基因检测指导精准用药,检测TMB、MSI-H、PD-L1等在内的多项指标为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提供参考,IL-8、ADA、PD-1抑制剂血药浓度全过程监测有效评价免疫治疗疗效,肿瘤新生抗原预测及验证给病人留下肿瘤疫苗的机会和希望,人工智能解读平台为肿瘤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全面无遗漏的治疗方案。区别于其他医学检验所,菩提检验致力于促进人工智能新技术在检验和病理学专业的探索与应用,以此推动精准检测、伴随诊断的快速发展,为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给晚期实体瘤患者带来最大的治疗选择空间。菩提检验提供的全面完整的解决方案,将实现个体化、规范化、精准检测、系统评价为核心的肿瘤诊疗全病程管理。
会议讲者:王晟博士
最后,到会专家应邀参观了百洋医药集团以及菩提检验实验室,表达了对菩提检验高标准、规范化检验所的高度认可,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此次学术交流活动圆满落幕。
四、结语
此次会议,与会专家对分子检测和AI辅助医疗的现有成果和未来发展进行了热烈的沟通交流,一致认同以分子检测作为精准诊疗的基础、以人工智能作为临床决策的强力辅助,通过多方共同努力,肿瘤精准智能医疗一定能够不断突破、蓬勃发展,迈向新高度。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