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重视正常高值血压水平及伴心血管高危因素者的干预 王文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临床医学

1970-01-01      

1704 0
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重视正常高值血压水平及伴心血管高危因素者的干预 王文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7/2/28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高血压诊断标准是人为规定的,实际上高血压与正常血压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新版国内外高血压指南均重视血压正常高值(120-139/80-89mmHg)的非药物干预。尤对血压正常高值心血管危险因素者予以充分重视。本文旨在就血压正常值者的非药物干预及血压正常高值伴心血管危险因素者药物干预的重要性予以评述,以引起广大基层医生的关注。 1.国内外高血压新指南对血压正常高值的关注 2004年中国高血压指南将血压120-139/80-89mmHg者列为正常高值,指出此范围内血压者应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及时预防,以免发展为高血压。北京35-64岁2740人1992-2002年10年血压观察表明,人群收缩压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血压患病率由27.6%增至48.8%。1992年血压在120-129/80-84mmHg与130-139/85-89mmHg者到2002年成为高血压患者的比例分别达44.7%和64.3%。 200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将血压水平120-129/80-84mmHg者列为正常血压,130-139/85-89mmHg者列为正常高值;在危险分层中将正常血压和正常高值血压水平伴有≥3个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者列为中危及高危对象,并存临床疾病患者列为高危及很高危对象。 2003年美国JNC-7指出:“血压从115/75mmHg起,每增加20/10mmHg,心血管危险性就增加1倍。”“收缩压120-139mmHg或舒张压80-89mmHg为高血压前期(Prehypertensive),应改善生活方式以预防心血管病”。“55岁血压正常者,未来发生高血压的危险为90%”。 2.血压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2.1 血压水平与首次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国内外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群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冠心病发生呈连续性正相关,即血压水平越高,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危险越高,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卒中发生危险增加1倍[1、2]。我国11省市35~64岁人群(31728人)血压水平与10年心血管病发生危险也密切相关。以血压180/110mmHg时,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增加了10倍(RR=11.81)[ 3]。 美国弗明汉心脏研究对6859名无高血压和无心血管病对象随访12年,观察基础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发生的关系。结果血压3.干预治疗的益处 3.1生活方式的改善 对血压正常高值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善。生活方式改善措施包括:戒烟、限酒、少盐、多食蔬菜水果,超重者控制体重,适当运动,保持心理平衡。 吸烟对身体的害处是明显的,均是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因此戒烟是国内外公认措施之一。限制酒精摄入量,没有心脑血管病者,可少量饮酒(葡萄酒,软酒),每日不超过50ml。如有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则不主张饮酒。 食盐过量与高血压发生有关,我国北方人群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患病率多于南方,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北方人喜欢咸食,盐摄入量过多,每人每日氯化钠摄入量达18-30g。WHO提倡每日氯化钠摄入量少于6g。限钠可使收缩压下降2-8mmHg。少摄入饱和脂肪酸,适当摄入新鲜蔬菜、水果(西红柿、胡萝卜、青菜、苹果等)及杂粮对人体是有益的。可使收缩压下降8-14mmHg。 超重或肥胖者应控制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体重超重者舒张压增加较多。减轻体重10kg,收缩压可下降5-20mmHg。进行规律的适度的体力活动,如行走、慢跑每周3天,每次30分钟,可使收缩压下降4-9mmHg。生活工作有规律,心胸宽广,戒急戒躁,学会放松,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调节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3.2降压治疗 一系列大规模多中心随即临床试验证实,抗高血压治疗可减少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危险40%,减少冠心病危险10%-15%。脑血管病后患者降压治疗试验主要有PATS[8]和PROGRESS [,9]。PATS用吲哒帕胺治疗,PROGRESS用培哚普利(或吲哒帕胺)治疗。PATS和PROGRESS研究均表明,降压治疗不仅对脑血管病伴高血压有益,而且对脑血管病未伴高血压者也有益。 PROGRESS研究提示对脑血管病未伴高血压者降压治疗可减少脑卒中危险27%%。HOPE试验用雷米普利治疗心血管高危患者(多为冠心病),使心血管病伴高血压者的主要终点(心血管死亡、心梗或脑卒中)危险减少25%(95%CI 0.65~0.87),未伴高血压者主要终点减少19%(95%CI 0.70~0.93)[10]。 PATS,PROGRESS研究说明未伴高血压的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适度降压治疗是有益的,HOPE研究说明未伴高血压的心血管病患者进行降压治疗也是有益的。降低血压对心血管病高危患者益处的证据是明确的[11]。 4.总结 4.1 正常高值血压(120-139/80-89mmHg)人群的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及心脏病发生有关,应予以重视。 4.2 适度降压治疗(ACE抑制剂,利尿剂)对心脑血管病未伴高血压者是有益的。 4.3 对正常高值血压的未伴明显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应进行积极的非药物治疗,主要是改善生活方式。 4.4 对正常高值血压伴心脑血管危险因素者应进行积极治疗,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给予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调脂,降压治疗等。 参考文献: 1.Prospective Studies Collaboration. Cholesterol,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stroke, 13000 stroke in 450000 people in 45 prospective cohorts [j] Lancet 1995,346:1647-1655 2.Eastern Stroke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llaborative Research Group. Blood pressure cholesterol and stroke in eastern Asia [J].Lancet 1999,352:1801-1807 3.王薇, 赵冬, 刘静, 等,中国35~64岁人群血压水平与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J]. 高血压杂志2004,12:8-9. 4.Vasan RS, Larson MG, Leip EP, et al. Impact of high-normal blood pressure on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 N Engl J Med, 2001,345:1291-1297. 5.Adler AI, Straton IM, Neil HAW, et al. Association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with macrovascular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 of type 2 diabetes (UKPDS 36):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J].BMJ,2000,321:412-419 6.国家“十五”攻关冠心病、脑卒中综合危险因素危险度评估及干预研究课题组(武阳丰).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评估方法及简易评估工具的开发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893-901 7.王文、刘力生。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再发的关系——1520例脑血管病患者随访4年[J]. 高血压杂志 2003,11:106-108 8.PATS Collaborating Group. Post-stroke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Study (PATS): a preliminary result [J]. Chin Med J, 1995,108:710-717 9.PROGRESS Collaborative Group. Randomized trial of a perindopril-based blood pressure-lowering regimen among 6105 individuals with previous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J]. Lancet, 2001,358:1033-1041 10.Heart Outcome Prevention Evaluation (HOPE) Study Investigators. Effects of ramipril on cardiovascular and microvascular outcomes in people with diabetes mellitus, Results of HOPE study and MICRO-HOPE Study [J]. Lancet,2000, 355:253-258.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相关搜索

高血压非药物干预王文

分享到: 更多



科研资讯(站内): 高血压 非药物干预 王文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高血压 非药物干预 王文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注重抗凝治疗,有效预防缺血性卒..
  • AHA更新了NSAID用于心脏病患者的..
  • 球囊血管成型术对小血管的疗效优..
  • 研究重新定义了有关舒张期心力衰..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