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两名医生手术间隙打吊针——“带病看病”是否该提倡?
近日,两名医生手术间隙打吊针,再次刷爆朋友圈。
1月12日,西安两名医生带病坚守岗位,手术间隙打点滴,缓解症状后,继续为一出生5天的患儿实施肠穿孔紧急手术被广大网友纷纷点赞。
图片来源网络
然而,在一片和谐的赞美声中,也有部分网友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从“女医生工作几十个小时后手术室里打盹”到“两名医生手术间隙打吊针”,媒体似乎一直在宣扬医生带病工作,过劳工作是一种高尚值得推崇的事情。但在他们看来自己花钱治病,当然希望医生以最佳的状态来服务自己,医生带病工作不仅会影响正常工作,使医生身心俱疲的同时,也是对患者生命的不尊重。而且经过媒体的大肆宣扬,也使得医生带病上班变为一种值得提倡的正能量的事,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病态现象!
面对部分网友的质疑,我有三点想说。
第一,希望大家对医生能宽容以待,不要总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医生带病上班实属无奈。当天重症患者太多且亟待手术,而医院医生不足的情况下才带病进行手术的。如果当天两位医生没有坚持手术,是否又会出现医院挂号难,看病难的新闻了。医生本不易,愿大家都能理解。
第二,我国医师资源一直非常紧张。中国有300多万名医生,却承担着14亿中国人的医疗服务。医生工作强度大,加班留宿,无正常休息,也基本上是一种常态。而其中以儿科医生短缺最严重。据相关报告指出,2010年至2014年我国儿科医生总量并未增长,反而减少了约0.3万人。据推算,在中国每1万名0至14岁儿童中仅有5名儿科医生。面对这样的就医现状,你是否能理解医生带病就医的无奈。
第三,医生带病工作本不应大力提倡,但绝不应该受到苛责。因为这是在牺牲医生健康的前提下,为大众服务。医库调研在2017年3月对医务人员进行了睡眠大调查,调研报告显示接近80%的医务人员有睡眠问题,会出现失眠的状况,而医务人员普遍表示精神压力大和生物钟紊乱是影响他们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作为大众,善待医生。不要动不动喊打喊杀,让医生成为高危职业。毕竟没人愿意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
第二,作为国家,增加医生收入,让更多的医学生毕业后愿意从业。我国《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中显示,60%的医生不愿意自己的子女从医。而2004年到2010年期间医学研究生毕业累计达20.5万人,本科生毕业人数有232.6万。但其中近1/3的研究生和3/4的本科生从事了其他行业。学医八年,其他朋友已经开始挣钱养家,医生却还啃着家里。
第三,增强基层医生的培训和教育,强化和锻炼基层医生临床技能。我国医生的结构问题很大。本科以上的教育背景的医生仅占一半出头,而中国还有很多基层医生或村医是大专、中专甚至高中的水平,他们需要通过不断再教育,再培训提高能力,更好的实现分级诊疗的目标。
最后,请尊重那些寒窗苦读八年,三年规培后仍坚持下来的医生。从医本不易,望大家不要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和谐的就医环境靠你我共同创造。
(欢迎转载,注明作者和来源即可)
百度浏览 来源 : 医学库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