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9
2020年10月22日是第29个世界传统医药日,该节日的设立是为了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医药行业,旨在保护、发展、运用传统医药。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正值世界传统医药日,让我们重新审视当代医疗,重新审视传统医药的价值,重新发现中医之美。
中国传统医药的发展
古代时期
原始社会
1.植物药的发现和使用
2.动物药的发现和使用
夏商西周时期
人们对人体的认识,是处在一个以直观的外部形态为主,并已经由表入里的阶段,对解剖与生理的认识日益深化。
春秋战国时期
1.出土医书中的药物
2.《山海经》、《吕氏春秋》等书对药物的论述
秦汉时期
1.辩证论治思想的确立
2.出现了医案
3.在临床医学进展突出
4.初步奠定药物方剂学体系
三国两晋六朝
1.在内科、外科、骨伤科、妇儿科以及各种急救处理等方面,均有很大进步
2.诊断学和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规范化
3.药物学有突出进步
隋唐五代时期
1.以前只以局部地区或医学个人经验从事医疗实践和著述活动的局面已被打破。
2.对每一类疾病和每一症侯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在更深的层次中提高了认识。
清代前中期
中医学传统的理论和实践经过长期的历史检验和积淀,至此已臻于完善和成熟,无论是总体的理论阐述,抑或临床各分科的实际诊治方法,都已有了完备的体系,而且疗效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卓著的,与世界各国医药状况相比还略胜一筹。
近代时期
近百年来,在西医学大量传入的影响下,我国传统医学受到冲击和歧视。由于中药治病疗效显著,它的存亡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因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得到较大的发展。
现代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卫生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公共卫生设施的改善,医药卫生资源不断增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从而使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现代医学强调物质,强调“有”,中医学强调隐藏在物质背后的“气”,强调“无”。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及临床治疗都是建立在物质解剖基础上,故对新发疾病,未知病毒,治疗上则无从下手。中医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任何疾病都有现象,一切现象都在“阴阳五行”内,因此皆可进行辨证论治。在这次疫情中,中医正是遵循这种辨证论治,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获得了极大的治疗效果。
“阴阳五行”是古人对宇宙天地万物起源及演变的高度抽象总结,也是中医的核心理论之一,可以在生理、病理、药理等各环节指导临床实践,也可以真正有机整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阴阳五行本原
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哲学对宇宙万法生成与演变关系进行描述的整体结构模型,是宇宙本原之气的进一步分化。万物诞生于最初的一团祖炁,即“无极而太极”,太极就是无中的一点有,此为最初的一团混元之气。一气中含摄阴阳但未显象,乃清浊一体的混元存在。清升浊降,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产生了两仪,即“道生一,一生二”。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属土,乃阴阳升降的枢纽,这里阴、阳、中土,是为“二生三”。三者交互作用,产生了万物,可以归类为木、火、金、水,合上中土,五行俱全。
《四圣心源》曰“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即中为土,左升右降,左升之半为木,升极而至上为火;右降之半为金,降极至下为水。
《尚书·洪范》对五行特性进行了经典的阐释“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从气一元论的角度看,四象五行乃是一气在不同时空状态的描述。
中医的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之后,逐渐演变为中医一种既定的思维模式和理论框架。以五行特性为依据,用取类比象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身心世界以及天地万物中相同、相近、相似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分归于五行之中,再用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来解释其关联作用。从而形成了中医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情,以及自然界的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等天人一体化的阴阳五行体系。中医正是依照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以及生克制化、同行相助的原理进行辨证论治。
身心结构的五行归类
①身体以五脏为核心,五脏对应五行
肝脏具有生长、疏泄、舒畅的作用,对应于左路升发的木气,而属木。
心脏具有疏散、神明、温热的作用,对应于上极的火气,而属火。
脾脏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的作用,对应于中土,而属土。
肺脏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的作用,对应于右路肃降的金气,而属金。
肾脏具有滋润、下行、闭藏的作用,对应于下极的水气,而属水。
②心理情志方面,也具有五行的对应性
肝属木,当一气上升居半时为肝木,木曰曲直,因不得顺畅,则郁勃为怒,故其志为怒。
心属火,当一气畅达居上时为心,火曰炎上,志意得到完全释放,故其志为喜。
肺属金,当一气开始由火之完全释放而转为降敛,则志意牢落转为悲伤,故其志为悲。
肾属水,当一气由降敛转为完全闭藏时,则为水,志意也完全幽沦为恐,故其志为恐。
脾属土,若枢机作用失职,升降不得,悲喜不作,则土气凝滞,而生忧思,故其志为思。
治疗的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也将药物的五色、五味归于五行,并与以五脏为核心的阴阳五行体系相应,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了方便。这种对应涉及到“同气相求”或“同行相助”的原理,认为在同一行中的具有某种色味的药物与某脏存在者一种特殊的“亲和”关心,能够调整该脏的功能失调。具体如下:
青色、酸味入肝,如白芍、山萸肉味酸入肝经以滋养肝之精血。
赤色、苦味入心,如黄连、莲子心味苦入心以清心泻火。
黄色、甘味入脾,如黄芪、白术色黄味甘以补益脾气。
白色、辛味入肺,如石膏色白味辛入肺以清泻肺热。
黑色、咸味入肾,如元参、生地色黑入肾经以滋养肾阴等。
与药物的应用相似,情志方面也可参考阴阳五行的生克关系用于临床治疗。主要是应用相胜之理激发病人产生新的有利的情志活动,以矫治其有害的情志变化。金元四大家的张子和就开创了“以情胜情”治疗的先河。他在《儒门事亲》中说:“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戏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制思,以污辱欺罔之事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奇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听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医微客只用于信息传递分享,并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百度浏览 来源 : 网络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