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8
医微客一站式医学科研服务平台,让您的科研成果事半功倍!
01
美国FDA:
2015年,“数字疗法”(Digital Therapeutics, 简称DTx)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定义为一种基于软件程序的疗法,它的作用是,预防、管理或治疗疾病。
但与传统药品和器械不同的是,数字疗法无需入口或介入,随时随地就能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使用,也更加安全。
目前,美国FDA对于数字疗法的审评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路径,2020年其相继批准多款数字疗法产品上市:
2020年3月,PearTherapeutics公司Somryst用于治疗22岁及以上慢性失眠患者,成为首款获批用于治疗失眠的数字疗法。
同月,Propeller Health的PropellerSensor For Symbicort获批用于哮喘,慢阻肺治疗。
4月,批准WellDoc的Blue Star Rx,用于I型糖尿病。
6月,批准全球首款“游戏处方药”EndeavorRx,用于治疗8至12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患者,首次实现了“治病不需要吃药”的新模态和处方场景。
此后,全球多家监管机构也蓄势待发,准备将数字疗法纳入监管决策和报销体系中。
简言之,利用远程监测等数字医疗手段进行患者疾病管理,可提高患者参与度,进而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获益。
02
疫情催化,国内数字疗法出现
在国内,数字疗法出现较晚,监管层面的态度更加谨慎,但在疫情的催化下,中国对数字疗法的态度也逐渐从保守转向开放。
疫情期间,许多无法正常到院就医的患者,不得不通过新途径获取必要的治疗方案,这使得数字疗法得以发挥作用,不仅可以使医生通过远程访问实施问诊或治疗,也可以针对患者病情演变情况实现个性化疾病干预和患者管理。
但其实在疫情之前,一些互联网医疗、医疗AI企业就已经进入数字疗法领域。
零氪科技在2020年成立了数字疗法子公司——数愈医疗科技(TriCHealthcare),提出以患者获益为中心,以价值医疗为导向,以医学证据为支撑,打造依托于数字疗法的一体化肿瘤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解决方案,并已着手打造国内首款针对早期肺癌患者的数字疗法产品。
其认为,随着大数据、算法的加持,数字疗法可通过不断升级迭代,提高自身的“疗效”,从而带给患者更好的预后。
从市场前景来看,数字疗法可以应用在疾病预防、治疗、院外管理等众多场景,从细分疾病领域、细分人群切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干预方案,提高患者依从性,实现更佳的治疗效果,使患者获益。
03
疫情催化,国内数字疗法出现
传统药企和医疗器械企业的合作,是另一个加速数字疗法发展的重要因素。
过去几年里,包括百时美施贵宝、诺华在内的多个跨国巨头,都已与相关平台合作展开针对肿瘤领域的数字疗法探索。
这是因为,在肿瘤领域,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临床对于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案的需求迫切,这不仅需要在院内,由医生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开展诊断、治疗领域的创新,也需要在院外,关怀患者,改善患者康复体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完善医疗支付方式。
几天前,在无锡“2021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上,零氪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天泽介绍,2016年零氪发布《中国肿瘤患者就诊迁徙图》显示,中国大多数肿瘤患者选择到北上广等“大城市”治病,初步治疗完成后便返回居住地,由于我国大多数医院没有自己的随访体系,医生难以开展患者的长期随访和管理,患者也很难与原来的医院、主治医生保持长期联系。
究其原因在于,随着疾病谱及治疗模式的变化,由医疗机构主导的传统院外管理方式呈现出多方面的局限性,缺乏精准化、个体化的跟踪,导致后续随访效果未如期所愿。
据张天泽介绍,零氪通过对6年多来所做的300万条随访电话记录,2000名患者症状自诉记录以及250例深度患者倾诉记录的回溯,统计整理出近50条肿瘤患者在院外严重未被满足的需求,包括康复信息、医患交互、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及诊疗支付,这些院外问题未被发现和及时处理,也将最终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零氪的相关随访研究还显示,患者主动参与到随访和院外管理,更能使其自身获益,且效果甚至不亚于一款创新药的疗效。
数字疗法作为一种新兴产品,在国内刚刚起步,但或许可以预见的是,2021年发布的《中国数字疗法行业白皮书:
百度浏览 来源 : 网络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