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医师建议:请废除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网评热议观点各异

临床医学

2021-12-22      

1803 1

2021年,国家卫健委通报多起医生学术造假事件,一批接着一批,前赴后继,千名医生因为学术论文折戟沉沙,甚至部分知名教授因为论文问题,声名狼藉。这,让笔者想起了几年前,知名学术出版商施普格林·自然旗下杂志《肿瘤生物学》撤销107篇中国作者的文章,称这些文章涉嫌伪造同行评审。此事沸沸扬扬,令中国医生颜面尽失。


如此大规模的论文造假,凸显了我国医生评价制度的缺陷。虽然医院声称对医生的考核是临床与科研并重,但实际上演变成“唯论文”,只问发表与否,不问质量如何。一名医生要想晋升职称,如果拿不出几篇像样的国际期刊论文,连参评的资格都没有。有的医生临床水平很高,但由于论文数量不足,头发熬白了还是个主治医师;而有的医生既不会看病也不会手术,却凭大量的论文获得各种头衔。难怪有人说:“做1000台手术,不如发一篇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在畸形的评价体系中,很多医生被逼无奈,走上了论文造假的邪路。

有人说,中国医生每一年给国外期刊贡献的论文价值,高达造就一搜航空母舰,此言可能过了,但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问题的严重性。当大家都在为了一个虚名而挤破脑袋花钱的时候,大家忍不住就要吐槽,当今的医师晋升制度是否合理。


但是,医生评价制度不合理,不能成为论文造假的理由。一名医生为了评职称,写不出论文就去造假,如同饿了就去偷面包、没钱就去抢银行,被警察抓住了还觉得委屈。其实,医学论文造假比制造假冒伪劣商品更可怕,后者只是图财,前者可能害命。因为医学研究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一旦形成论文,其数据和结论就会被广泛引用。如果医生写论文的动机不纯,弄虚造假,不仅败坏学风,而且误人性命。


当然,医生搞科研,必须以临床为中心,立足临床而不能脱离临床。凡是对临床有用的,就去研究;凡是对临床无用的,就不去研究。医生搞科研、写论文,一定要出于对科学的探索、对临床的热爱,其目的是让更多病人受益,而非为自己捞取名利。如果写论文的动机不纯,怀着一颗功利心去做人命关天的事,怎么可能结出“善果”?


国际医学期刊论文撤稿事件,揭开了中国医生学术造假的冰山一角,暴露了中国医生评价制度的弊端。为了避免类似事件重演,有关部门必须纠正“以论文论英雄”的导向,改革医生评价制度,降低论文在职称晋升中的比重。同时,建立论文造假惩罚机制,让学术不端者付出应有代价。惟其如此,医生才能成为论文的主人,而非论文的奴隶。


对此,牙医徐勇刚提出:请废除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他认为:

晋升正副高职称的评定机制,曾经一直以来都是唯科研、论文、专利为重要指标,同时造就了全世界最庞大的学术不端团体和个人,以及最密集的学术产业链,从上而下,从高层到基层,全面开花。关于这一点,本想写一万字,但想到全国所有医护基本都能心领神会,我觉得多写一个字都是污染屏幕,就略过去。

尽管不写,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阵阵咒骂声,其中也包括这种晋升评定机制的既得利益者,因为TA们付出了高昂的金钱代价;更包括广大的受害者,TA们无数次默默挂掉论文贩子们的电话,专注于平凡的临床工作中。TA们鄙视这种行为,也厌恶同流合污,还抱有对评定机制改革的幻想!无情的现实却一次次证明:Too young,too simple!


难道说所有的医学科研论文专利都是假的?当然不是。任何行业都有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引领医学向前发展,但实属太少。绝大多数医学科研,无论自撰还是抄袭,都是赤裸裸地以晋升为初衷,从立项到研究,既无临床实用意义也无推广前景,但基本上都会出“成果”,并最终冠以“国内领先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也让医护们对中国医学的国内水平有了相对客观的认知,医务人员对此都心照不宣。


大到国自然基金,小到基层科研立项,有背景的,浪费国家的钱;没背景的,浪费自己的钱。目的都是一样,每一个毛孔里都流着私利和肮脏的东西。更为无奈的是,大家都熟视无睹并已习以为常。


无论是老的标准还是新的评定标准,都客观上存在弊端,多所医院的同行们给我的信息中,我一次又一次感受到这种晋升体制对医疗行业的巨大伤害。

第一、破坏了干群关系。所有医院的领导,为了尽量做到公平公正而反复优化评定标准,仍然不能让全体医护满意,矛头与压力都推向了领导和人事部门。

第二、破坏同事关系。为争夺指标名额动用一切手段,表面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

第三,破坏上下级关系。科主任在调节晋职者工作与维持科室运转上,不得不艰难权衡,容易顾此失彼而导致关系僵硬。

在这样的模式下面,医生不能把精力集中于治病救人,却耗费弄虚作假搞投机拼关系上面,对患者而言意味着灾难。


为什么不废除晋职称呢?它存在的基础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控制岗位比例。


国家给到公立医院的正副高岗位是按人员基数划比例控制,这种控制模式对于医疗行业来说,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发展。


控制岗位比例并不能维持医院老中青结构及人才梯队建设!各医院的共同困境是:高年资医师越来越扎堆而退休慢,新入职者越来越少而辞职率居高,造成高级岗位紧张。解决的途径应该是多引进新人来扩充分母,而不是削减分子。


控制岗位也并不能形成择优上岗的局面,反而因职评体系的天然弊端滋生巨大的腐败和利益投机,岗位争夺白热化,医疗的本质严重偏离治病救人的宗旨,医务人员重心转移。


既然有如此多弊端,为什么一定要控制岗位?答案似乎只剩下一个,控制工资档。每多增加一个岗位就多增加一份支出,而且到退休后都会高一个档的工资。


那么,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一个话题上,该不该控制医生的工资。以前,不好说;现在,必须说,完全不应该!


近年来,全国公立医院开展了摧枯拉朽式的整顿,尤其是药械回扣空间基本消灭。其实,很多医生都在盼望这一天的到来,大家都希望拥有合理的阳光收入,希望用工资来体现劳动价值,疫情过后多数医院财务下降绩效发放减少,收入更是直接寄希望于工资,然而,工资并没有相应上调。


每个人都感觉到,公立医院的寒冬已经到来了。说轻一点,一片死气沉沉;说客观一点,已经处于要死不活的状态;说重一点,公立医疗体系已岌岌可危。哪怕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都没有出现这种苗头!


在这样的形势下,合理地上调工资是必要的。废除正副高岗位制,按医务人员的资历不设障碍地自动上调工资档,是一种最现实、可操作性最强,代价最小的方案,一方面稳定医疗队伍和情绪,另一方面让年轻医生能看到前景,减少离职,建立持久的职业归属感。


那么,一旦摆脱了晋职的压力,会不会让医生失去奋斗目标、得过且过混资历、缺乏科研创新动力而自甘平庸?不会!不仅不会,反而会让优秀的人才更容易出成果,因为不以晋职为目的的科研将会更加纯粹,科研项目会锐减至精,反而节省投入。优胜劣汰将发挥行业自我净化功能。


有实力有条件潜心做科研的人,要给他们更充分的动力,一旦做出真正对医疗行业有实质贡献的成果,给予更高的激励,职位、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副主任、或者物质奖励,很多顶级医院对于有价值的SCI,毫不吝啬地一次性给予几十万几百万资金奖励,很有魄力,这才是方向。


科研,是行业精英们做的事,应该走精英路线,而不应该以晋职称为目标,那属于自降身价,并且势必造成“全民科研”的假大空局面,乃至如今产业链固化难以割裂。而且,任何一个有眼光的医院,领导层识别真伪科研并不难,难的是能否抵得住动辄几百万的项目基金,难的是“科研兴院”的宗旨下比翼齐虚的体系能否自净化。


只要有职称评定机制存在,就不可能防止钻系统漏洞的人,而且随着时间进展就会成为主流。大禹治水,靠的是疏而不是堵。取消职评,精英更有发展通道,无论临床还是科研,有突出贡献的人都不会被埋没。这种借鉴自前苏联的职称体系,几十年来没有打破,沿袭至今,已经成为既不代表临床水平,也不代表科研水平,仅代表迎合投机水平的错构瘤。


如果废除规则取消晋升制度,保守预测一下,中国95%以上的医学科研、论文、专利将彻底消失,必然导致那条庞大的产业链瞬间崩溃,而它涉及的利益链错综复杂,既得利益者拥有制定规则的话语权,这是另一个维度下的搏弈。


这两年,很多医院晋升评定机制有所改变,原则上降低了科研论文的比重,在抗疫一线优先的前提下,同时增加了临床病案、个人业绩、社会评价、患者满意度等等方面,对于绝大多数医院而言,这是一个重大进步,也是无数人长期呐喊呼吁的结果。但是,这种机制由于缺乏侧重点与量化指标,实施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弹性,效果如何,现在还很难评价。从医疗的本质出发,真正最可靠的评价应该是患者满意度,最能真实反应医生的技术与服务水平,但是由于这个指标更加难以量化,弄虚作假的空间甚至可以超过科研论文,所以也无法在评定中参考,这是硬伤。




建议一出,很多网友纷纷发表议论:


医疗界人士发表观点:


@春秋:这个提议虽好,但不太现实。如果说仅仅是取消副主任,主任医师。那么对于大多数科室和医生都不是好事。可以修改评审和考核制度。但是没有这样的分级,仅仅一个夜班的排班和值班,就会影响到一个科室的正常运转。我们现在的考核制度我个人认为,已经不适应现在医院的发展,也无法体现出医生的能力和付出。我们都说,一个科室的是靠整个团队的付出。但是不能否认,有时候一个科室有一位大拿会提高科室的影响力,但是技术大拿拿到的收入和荣誉并不是最多的。
@云淡风轻:坚决支持取消所谓的副高,正高职称评定,一点意义都没有,却浪费了医生专心干好工作的时间,年年为了进职称忙的一团糟,有打理医院人际关系的,有忙着写不实用的所谓论文的,竟浪费人力物力,一点意思也没有,盼望早日取消,好让医生全心全意干好自己的工作。
@NATURE:没有标杆吃大锅饭,谁还做科研,临床技能三个月谁都会了,科研三年不入门,真科研很难。如果不给要求,那么绝对没人会去做科研,那么国家的科技发展马上就要倒退。大锅饭的弊病几十年前就出现过了,结局如何不用多说,各行各业必须分出层次,才能良性发展。至于职称评定,SCI依然是目前相对最公平的评聘指标,人得有压力才能有动力去往上走,但鉴于目前造假严重,有效的做法就是严查严管,而且不能是搞行政的去管,得是内行管内行,推行代表作制就是着力避免以低分凑数,推荐发好的发高分的,逐步改善目前的弊端。
@牙科黄医生:这个就像高考一样,尽管年年都有人说高考不公平,但年年都有高考,只因这是现行条件下最好的平台。现在的评级办法同理,只要你能找到更合理更惠及大众的考评办法,那就肯定能替换掉,关键是没有……
@陈恭健:其实作为医生这个职业,最重要的责任是治好病,所以一切与医疗相关的评价都应该基于治病的有效率!我国宋朝时的医事制度就是以治愈率为核心的。在现代社会中,疾病的治疗有效性评价主体是理化指标,其实还应该加上患者主观症状改善比例。此外相关性疾病发生率,中长期复发率等均应按比例加权算入。但是这样一来,有多少现在身居高层的医务人员还能有脸继续说:我是一名医生呢?!至于论文等其他衍生领域,设置有吸引力的专项奖励就足够了。
@雨花石:说要废除的,多数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任何一个行业的人,都要分等级,才能区分优劣。多年形成的职称评价制度对于区分人才功不可没,也形成了许多公认的人才评价标准,比如学历《必须有相关教育经历的晋升》,比如工作年限《必须有充分工作经验的人晋升》,比如跨省评审《尽量消除人情评审》。比如专业业务考试《必须专业知识临床技能够格》。
@冀:中国的工资体制太过复杂,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工资条目很丰满,工资数目很骨感。不如学学西方,实行年薪制!了却奖金和系数的分配不公。本人主治医师已经有二十年了,晋升高职并没有太心动的感觉,除了没有在刊物发表论文,也有写的论文没有发表。虽然接到不少代写代发的邀请,均没有走出这一步。写了不少科普文,在公众号也发了一些,总的阅读量上万。本人觉得,如果论文仅仅为了职称而发功利性太过突出,还不如写一些亲民的科普文。其实,许多晋升就是为了那份福利,多拿些钱,还有徒有虚名。也许退休前也晋不了高职,但我并不后悔,只是有点遗憾。一想到患者的信任和满意,看到那一面面红彤彤的锦旗,内心还是有不少欣慰和满足。
你怎样看待“废除废除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取消医师晋升制度!”的谏言呢?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魔术牙医、健康大河南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1)

医客

2021-12-22 11:58

1

不错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重磅!Science公布2021十大突破..
  • 注意!国家基金委多个学部发布“..
  • 人文社科期刊评价国家标准首颁布..
  • 又有多家医院停诊!世卫发出警告..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