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2 来源 : VIP说
国际顶级期刊《CA》发布的癌症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达到1929万例,癌症死亡病例达到996万例。同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预计到21世纪中叶,癌症将成为人类预期寿命增长的最大拦路虎。
但是癌症并非是不可预防的,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降低癌症的死亡风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癌症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AICR)、中国抗癌协会结合世界癌症研究会(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International,WCRF)的标准制定的预防癌症的建议吧!
图片来源:Pixabay官网
AICR与WCRF客观且全面分析了全球7000个符合其标准的科学文献,并根据相关研究中最强有力的证据,出版了一部极具权威性的专家报告——《食物、营养、身体活动与癌症预防》,提出了预防癌症的10条建议:
1.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无疑是预防癌症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否则体内的脂肪就会像“激素泵”一样,引发高于正常水平的胰岛素、雌激素和其他激素释放到血液中,促进肿瘤的生长。
研究发现:超重或肥胖可增加11种癌症风险。其中成年女性体重每增加5kg,绝经后发生乳腺癌的风险增加11%,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39%,卵巢癌风险增加13%;成年男性体重每增加5kg,其结肠癌风险增加9%,肾癌风险为正常体重成年男性的1.42倍。
图片来源:Pixabay官网
而一项纳入64000名女性的观察性研究则发现,BMI<25 kg/m2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降低20%,25≤BMI<29.9 kg/m2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降低30%。
因此,推荐在正常的BMI范围内(18.5-23.9),尽可能保持更低的体重指数。
2. 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
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帮助我们保持健康的激素水平、良好的新陈代谢能力,增强免疫力,能降低乳腺癌、结肠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而且相比缺乏锻炼的人,达到最低运动推荐水平(每周代谢当量7.5~15)者癌症死亡率可降低20%。
因此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都有助于降低癌症风险,建议每天至少60分钟的身体活动或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
3. 拒绝含糖饮料,限制高能量食物摄入
选择健康的食物和饮料,而不是那些添加了过多糖分和脂肪的高能量食物,这可以帮你避免超重或肥胖导致的癌症风险。
美国心脏协会(AHA)在Circulation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声明:2009-2012年期间,美国儿童和年轻人每日食用的添加糖含量平均达到80g,且摄入量的增高与儿童/年轻人的肥胖和疾病风险增加相关。
因此建议2-18岁的儿童/年轻人每日糖摄入量应不超过25g;2岁以下儿童饮食中不应含添加糖;不论成人或儿童,都推荐喝白开水为主,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4. 每顿饭三分之二的植物性食物
WHO声明:癌症发病因素中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而这60%的因素中,饮食习惯居于首位。
研究发现:蔬菜和水果摄入太少可导致口咽癌症、食道癌、肺癌和胃癌。每天进食水果100g以下的人,比每天进食超过100g的人胃癌发病率至少高2倍;而纤维摄入量低则容易导致结直肠癌,如果每日摄入纤维量低于6g,其直结肠癌发病率比摄入高于6g者至少高85%。
图片来源:Pixabay官网
因此建议,每顿饮食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植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全谷类和豆类),其中水果摄入量是每天300g以上;高纤维食物中,芹菜、苹果、胡萝卜、白菜、笋等都是日常易取得的果蔬,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是很好的钙质来源,可帮助保护体内的正常细胞不受损伤,从而减少癌症风险。
5. 限制红肉摄入,避免加工肉制品
猪肉、牛肉、羊肉等哺乳动物肉类为红肉。WHO将红肉列为IIA类致癌物,将加工肉类列为I类致癌物,它们主要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每天多吃50g加工肉制品,癌症的发病风险会升高11%。专家建议,每周红肉及加工肉制品的摄入不超过500g。
6. 严格限制酒精摄入量
欧洲肠胃病学会(UEG)发表的“饮酒与消化道肿瘤”为主题的调查报告中以强有力的证据表明,酒精可增加乳腺癌、肠癌、肝癌、口咽癌、食管癌和胃癌这6种癌症风险。
7. 保持低盐饮食
AICR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小于6g。在食物的保存上,应选择不需要使用盐的制冷、干燥、灌装和发酵等其他技术。
8. 尽量从饮食中获取必要的营养素
健康人群服用营养补充剂可以降低癌症风险?大错特错!
一项随机性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叶酸可增加癌症的发病风险,特别是前列腺癌和结直肠癌;β-胡萝卜素可增加肺癌和胃癌的发病风险;硒可增加非黑素瘤皮肤癌发病风险;维生素E可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
所以我们应当尽量从饮食中获取必要的营养素,只有在临床表现或生化指标提示营养素缺乏时,才需要考虑服用营养素补充剂。
9. 母乳喂养,让妈妈和孩子更健康
研究发现,母乳喂养对母亲和孩子都有好处。不仅能降低母亲罹患乳腺癌的风险,还能帮助保持婴儿健康的体重。
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坚持母乳喂养6个月。
10. 癌症幸存者的健康生活指导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帮助癌症患者更好的康复并预防癌症复发,癌症患者应遵循专业的癌症预防建议,形成健康的膳食习惯、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保持正常体重,以促进整体健康状态,改善预后,有质量地长期生存。
图片来源:Pixabay官网
中国抗癌协会与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在《食物、营养与癌症预防》报告的中文版上,从膳食和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对预防癌症提出了14条建议。具体如下:
1. 合理安排饮食
在每天的饮食中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谷类豆类占据饭菜的三分之二以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2. 控制体重
国人的平均体质指数[BMI = 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在整个成年阶段保持在18.5-23.9之间,避免过重和过轻。
3. 坚持体育锻炼
如果从事轻或中等体力活动的职业,则每天应进行约1h的快步走或类似的运动,每周还要安排至少1h的较剧烈出汗运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每天最好主动运动6000步。
4. 多吃蔬菜和水果
全年每日吃多种蔬菜和水果,每日达400g-800g,绿色蔬菜、胡萝卜、土豆和柑橘类水果防癌作用最强。每天5种以上果蔬,常年坚持,才有防癌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二分之一。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5. 淀粉摄入
每日摄入的淀粉类食物应达到600g-800g,如各种谷物、豆类植物类根茎,加工程度越低的越好。少吃精制糖,提供的能量应限制在总能量的10%以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6. 不提倡饮酒
如果要饮酒,成年男性应限制在25g以内,约2杯;成年女性在15g以内,约1杯(1杯的定义是啤酒250 ml,葡萄酒100ml,白酒25ml)。《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不应饮酒。成人如饮酒,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7. 肉类食品
红肉(指牛、羊、猪肉及其制品)的摄入量应低于总能量的10%,每日应不超过90g,最好选择鱼、禽类或非家养动物的肉类为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鱼、禽、蛋和瘦肉摄入要适量。每周吃鱼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类280-350g。
8. 控制油脂摄入
少吃高脂食物,特别是动物性脂肪较多的食物。植物油也应适量,且应选择含单不饱和脂肪并且氢化程度较低的植物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优先选择鱼和禽。每天烹调油25-30g,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g。
9. 限制食盐
成人每日从各种来源摄入的食盐量不应超过6g(约一啤酒盖),其中包括盐腌的各种食品,如腌白菜、腌萝卜。《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g。
图片来源:Pixabay官网
10. 减少霉菌污染
应避免食用受霉菌毒素污染或在常温下长期储藏的食物,尽力减少霉菌对食品的污染。
11. 食品储存
易腐败的食品在购买时和在家中都应冷藏或其他适当方法储存。
12. 慎用添加剂
食品中的添加剂、污染物及残留物的使用含量低于国家所规定的水平时,它们的存在是无害的,但是乱用或使用不当可能影响健康。
13. 烹调方式
不要吃烧焦的食物、直接在火上烧烤的鱼、肉和腌肉,熏肉只能偶尔食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和适宜的烹调方式。
14. 营养补充剂
大多数人在饮食基本遵循以上建议的前提下,不需使用营养补充剂。补充剂对降低患癌风险或许没有多少帮助。
除了上述14条建议外,中国抗癌协会还建议:不吸烟和不嚼烟草,不鼓励以任何形式生产、促销和使用烟草。
收下这份防癌建议,从可以预防的方式做起,降低癌症发生率,更好地健康生活。
本文章系转载至上海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文章及图片已获“医学界肿瘤频道、生物探索”授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