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热点资讯

研究表明:医生平均少活13年,这个科室尤为艰难,熬到主任才活得久?

热点资讯

2022-05-12      

2911 0

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医生往往会比普通人更懂疾病、更懂健康。

但这是否也意味着,在健康上更加专业的医生更懂养生?比平常人活的更久?同样都是知识分子,学医的人会比学理工、金融、商法等其他人更有健康优势?

对于这些疑问,今年德国一项横跨 500 多年的寿命研究却交上了一份令人瞠目结舌的答卷。


参考文献 3


印度医师协会(IMA)曾针对印度的医生群体进行了一项寿命调研,发现医生的平均寿命仅有59岁,比普通人的平均寿命72岁差了竟有13岁之多。研究人员表示,大部分去世的医生死于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而活着的医生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 45-55岁和55-65岁这两个年龄组的医生健康状态最为脆弱。


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由于战争、饥荒和流行病的影响,学者们的预期寿命波动性下降。但到了18世纪中叶,和平的大环境下人们的寿命也稳步增长,到了20世纪,其预期寿命已比一百五十年前能多活7.5岁。


不同时期的学者预期寿命动态图。(图片来源:Demography)


作为救死扶伤的杰出代表,医学者的寿命是否也“水涨船高”了呢?


研究人员比较了在大学或科学院工作的医学者的预期寿命,却发现事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从统计数据来看,在大学工作的医学者们的预期寿命持续低于其他领域的学者们,即使在18世纪中期其他领域学者的寿命普遍增高的情况下,医学领域的学者的预期寿命却 “不为所动”,依旧低于平均值一大截,而这种情况直到19世纪末才逐渐有所改善。


与大学医学者相比,科学院的医学者们寿命情况稍微好点(这可能是当时的科学院工作者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精英待遇),但总的看来他们的寿命水平仍然难以超越科学院的其他领域学者。


医学者的预期寿命图。左,大学学者预期寿命;右,科学院学者预期寿命。(图片来源:Demography)

由此看来,“患者没好医生先倒”已经不再是一句笑话,究其原因,可能与医生的工作特点密切相关:久坐不动、长期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运动量不够致使多数医生的身体难承重担。而一旦摆脱了工作,医生们的身体状况则会得到好转——在前文提到的印度研究中,当接受调研的医生步入愉悦的退休生活以后,他们平均寿命超过了75岁!


穷尽 500 年,建立 3 万多学者的数据库


想要在时间长河中回溯人类的寿命密码,详实靠谱的数据是研究者必须跨越的第一关。

经过慎重考虑,他们选定了 15 世纪到 20 世纪初的 500 年时间范围。地域范围则圈定在神圣罗马帝国及周边。


研究者选定的研究范围


这种设置也是对可靠性的一种保证:相比于 19、20 世纪的数据,前几百年的人口信息更加琐碎隐秘。而神圣罗马帝国在 1806 年灭亡之前一直占据欧洲大量疆土,长期稳定的大帝国更有助于数据的收集与核验。


在调查对象上,研究者也是另辟蹊径,选取了那些在大学机构或科学院任职的知识分子。


一方面,相比于已经被历史淘汰的欧洲贵族和骑士,那时的学者既要研究也要社会工作,是后世医生、工程师、律师等职业的雏形。另一方面,大学和科学院先进文明,保留的生卒信息也更加完善。


在数据收集和质控上,研究者根据数据的完整性和来源的可靠性,研究人员将数据分为四个质量组,结合四个质量组的数据,去除重复,对数据进行分析。


而得到的结论,可以说是既合理也离谱。 


医生更短命,「主任」才能活得长

首先,研究者们用学者们的预期寿命和历史长河的时间绘制了动态图。发现在 1500s ~ 1700s 之间,学者们的预期寿命不升反降。他们认为这是当时几次战争、饥荒和黑死病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到了十八世纪中叶,学者们的寿命才开始稳步爬升。到了二十世纪,其预期寿命已比一百五十年前能多活 7.5 岁。


得到这个大前提下的结论后,作者又单独将从事医疗行业的学者们单独列出重新做图。但作者却发现了一个扎心的事实:


无论是在大大小小的大学机构,亦是在更高级的科学院,医疗从业者的预期寿命要一直低于其他专业的学者。


而当其他专业的学者寿命在十八世纪后开始爬升时,学医的同志们却还在拖平均寿命的后腿,一拖就是近百年。


社会地位、医学和预期寿命图


同时,即便是在医疗工作者内部,职级和地位的不同也在寿命上产生了差异。


研究者发现,虽然同样从事工作和医学研究 ,科学院学者不但地位更高,预期寿命也相对更长。约 1750 年开始,科学院学者均有更高的预期寿命,持续约 100 年,至1850年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科学院学者虽无法和现在的院士们相提并论,但他们多处于医院中高层或医疗顾问,相当于现在的大主任级别及以上。而大学的学者多为一线医护人员。


社会地位、医学和预期寿命图


作者认为一线医护要比「大主任」们承担更繁重的临床任务,也更容易感染致命疾病,导致预期寿命更短。这种情况也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随着无菌条件和医疗规范的确立,全体医务的预期寿命才开始稳步上升。


即使该研究设置了苛刻的纳入排除标准与严格的质量控制,但该研究仍然存在局限。比如该研究并不能确定社会地位或者医学专业而对于死亡率的影响,而只能反映相关关系。同时在那段时间里,外科手术长期被大学与科学院歧视和排斥。外科医生往往活在社会底层,其平均寿命也没有详尽的资料可以采用。


但即便如此,现在得出的结论也已经足够扎心。


五百年过去,学医依旧不寿

作为人口大国,中国医生的“境遇”不容乐观。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我国的医生密度仅为19.8/10000人,护士和助产士密度仅为26.6/10000人。巨大的人口基数奠定了医生们“苦逼”的生活基调。


中国医师协会曾资助一项研究报告了中国医生2013-2015年因过劳而猝死情况,发现过劳死的医生人数由2013年的6人激增到了2015年的24人,其中以30-39岁正值壮年的医生最多。在猝死发生前,半数医生已经持续工作了8~12个小时,更有11名医生持续工作超24小时。


(图片来源:Public Health)

而猝死比例最高的竟是麻醉科医生,达到了26%。据了解,发达国家的麻醉师通常每年仅管理500-1000例病例,而中国约为1500例。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过劳死最常发生在麻醉师身上。此外,麻醉师在从术前到术后的整个围手术期都需要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面对一台又一台手术的“持续输出”,麻醉师无疑成了整个手术室最疲惫的人。

(A) 2013-2015年猝死医生的年龄。(B) 2013-2015年中国各省过劳死病例分布。(C) 2013-2015年猝死医生连续工作时间分布。(D) 2013年至2015年按专业划分的医生过劳死病例。(图片来源:Public Health)

这些还只是新冠爆发前的数据,而自新冠以来,多少医护奋不顾身,令人痛心的消息就没有间断过——

2022年3月20日,山东省支援威海临床医学检验专家白晓卉主任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2岁;
2022年4月20日,深圳二院麻醉科主治医生潘传龙倒在日夜奋斗的工作岗位;
2022年4月23日,鹤壁浚县伾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张利强因心源性猝死离世,年仅45岁……

“关爱医生身心健康”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希望医生们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也可以给自己一点私心,好好爱惜身体——因为只有医生健康了,患者才能拥有更多的希望。


39% 医生带病工作,身体损害或从实习开始

2018 年 1 月 9 日,中国医师协会公布《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研究发现,本是「健康守护者」的医师群体,自身的健康现状却触命惊心。


调查发现,在自我身体状况的认知上,仅 19.2% 的医师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很好。在样本群体里,33.2% 的医师罹患一种疾病,5.9% 的医师罹患一种以上的疾病。


2017 年发布的《中国医生生存现状调研报告》则发现,大部分医生的身体问题都和长时间的临床工作脱不开关系:


如长期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肠胃炎,长时间伏案或手术工作导致肩颈炎、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或因精神压力导致的偏头痛、抑郁症等。


图源:《中国医生生存现状调研报告》


而美国在 16 年发表的一篇队列研究赫然发现,医生的身体问题从实习阶段就已经浮现,他们还找到了一个新的参考指标——端粒。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段特殊的 DNA 蛋白复合物。其长度会随着细胞复制周期而减少。一旦达到临界缩短,细胞就进入复制衰老状态。因此,端粒损耗可作为躯体疾病风险、一般衰老和死亡率的重要预测分子。


而该研究发现,医师的端粒长度在实习期间会显著缩短,平均消耗率是正常的六倍,损耗的大小也与工作量有关。


纵轴反映端粒长度变化,横轴将实习压力按工作时间分层

图源:参考文献 4


可以发现,无论是实习医生还是临床大拿。只要披上这身白衣,似乎都在和别人的健康休戚与共,却和自己的健康渐行渐远。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到了今天,似乎说「医门一入深似海,从此长寿是路人」也没什么毛病。


但是医生真就与长寿绝缘嘛?也不一定。


前面的研究就告诉咱们,当了大主任后可能就是另一片天地了~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梅斯医学、丁香园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超300篇中国学者论文一次性被撤..
  • 证据确凿!《柳叶刀》:酒精与癌..
  • 权威发布!恶性肿瘤患者新冠疫苗..
  • 张文宏等在权威期刊发文:上海正..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