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TCT 2007会议上,Kleiman向专家们介绍了抗凝治疗的风险--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 (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
HIT在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发生率为1%到5%,人们对这种抗凝治疗带来的潜在并发症尚认识不足。美国每年4-5百万接受肝素治疗,约10万病人会患有HIT,25,000 - 50,000患者出现血栓并发症。
来于教科书和医疗行业标准的对HIT的预防和了解知识少之又少。其诊断标准包括血小板计数下降50%,可能并发血栓性并发症。典型症状开始于肝素治疗5-14天后,常规使用肝素的剂量和类型的发病风险相似。1型HIT发病短暂、无免疫介导,肝素治疗开始不足4天即可发病,可无明显症状或自行缓解。2型HIT有免疫介导机制参与,发病严重,持续时间长,常于肝素治疗后4-14天发病,少数情况下治疗12小时后也可发病。2型HIT与血栓并发症有关。
接受肝素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有复发血栓的危险,而这些病人易于忽视HIT的发生,因此住院时间过短可使HIT诊断更加困难。 Kleiman总结道,肝素是20世纪最强大的抗凝药,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同时可使人们因抗凝过度付出生命代价。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